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停车发展思路停车系统作为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一部分,要符合综合交通发展总思路,旨在促进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小汽车交通的协调发展。园区停车系统发展的基本思路为:一是坚持结构引导,注重供需统筹。结合园区公交优先发展政策,重视交通结构导向,构建与交通发展相协调的停车供应系统;推进需求管理政策实施,统筹考虑泊位供给与需求管理,有效控制停车设施总量。二是坚持分区规划,注重差别调控。实施差别化停车政策,在核心区降低停车供给、提高停车收费价格、提供优质公交服务,体现区域差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区域动静态交通协调平衡发展,实现停车有度。三是坚持互联共享,注重以静制动。借助"互联网+",促进智慧停车的发展,着力提升停车信息化管理水平;开放共享,盘活既有停车资源,加强泊位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交通拥堵、机动车乱停乱放、交通污染排放是城市交通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运行状态分析系统为拥堵点筛查、拥堵原因分析、交通拥堵预报、交通拥堵治理及政策效果分析提供有力支持.制定完善的停车法律才能实现停车问题的根本解决.严格停车执法、规范停车管理、提高停车设施利用效率,实现停车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基于OBD能耗计量器具和交通大数据平台,深入分析机动车污染排放形成机理,研究掌握能耗排放感知、能源计量数据质量控制、能耗排放建模等核心技术,建立交通节能减排检测统计平台,提高交通能耗排放数据核算精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用户均衡条件下3类停车设施收费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模拟多类停车设施运营(收费定价)竞争以及出行者的反馈行为,建立了基于用户均衡条件的路外、路内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等3类停车设施的收费定价模型.上层优化模型模拟停车运营者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停车费定价决策,下层用户均衡条件描述出行者以个人出行成本最小为原则的旅行选择行为,包括方式、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该非线性规划问题.设计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多类停车设施运营竞争对停车收费定价最优解有显著影响,并且可能导致较低的停车收费水平和较好的交通需求管理效果,如人均出行的交通拥挤成本降低,停车换乘方式分担率提高等.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精细、精准量化评估分析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实施对城市综合交通运行状态的影响,研究面向主动需求管理的交通模型评估技术.首先,系统性分析需求管理评估分析模型的研究现状,总结需求管理评估分析的重难点;其次,研究面向主动需求管理的交通模型构建方法与技术细节,构建层次化、综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最后,以深圳市道路交通拥堵收费为例,利用EMME/2构建交通需求管理模型,多层次、多维度量化评估分析需求管理政策实施对于居民出行选择及出行服务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路内停车秩序管理、提升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深圳市在试点片区实施了路内停车收费管理。依托深圳市路内停车管理系统、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系统、交通排放检测系统等平台,结合交通调查,构建以交通为重点,经济、环境和社会为补充的试点片区路内停车收费政策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评估体系以路内停车的利用率、周转率、违法停车规模以及道路行程车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站客流量等为核心指标,以商业点客流量、机动车碳排放量、市民使用体验等为辅助指标。对深圳市试点片区路内停车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综合得分为2.32分,说明收费政策总体实施效果良好,具备向全市推广的条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停车相关技术、政策,优化区域交通环境,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4S店为研究 对象,通过对停车设施的数量及利用率的调查,分析4S 店区域的停车现状。从4S 店区域停车需 求多样性入手,分析其内部停车需求与外部停车需求,考虑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场、停车管理 政策及公共交通问题,统筹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方面,协调供需发展关系,提出4S 店区域停 车问题的解决对策:挖掘停车潜力、建立立体停车库、施划路内停车、扩大停车设施供给,以满 足内部停车需求;实行车位共享,规范路内停车,推进区域信息化,以满足外部停车需求;优化 停车管理政策、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加大违法停车处罚力度、提高合法停车意识,以引导交通出 行者;各种措施应相互配合,以缓解4S店区域停车压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模拟多类停车设施运营(收费定价)竞争以及出行者的反馈行为,建立了基于用户均衡条件的路外、路内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等3类停车设施的收费定价模型。上层优化模型模拟停车运营者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停车费定价决策,下层用户均衡条件描述出行者以个人出行成本最小为原则的旅行选择行为,包括方式、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该非线性规划问题。设计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多类停车设施运营竞争对停车收费定价最优解有显著影响,并且可能导致较低的停车收费水平和较好的交通需求管理效果,如人均出行的交通拥挤成本降低,停车换乘方式分担率提高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城市综合体分类的停车收费政策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评估停车收费政策在不同类型城市综合体中产生的效果差异,基于辐射范围、居民出行距离及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三项特征指标,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城市综合体分成市域型和区域型两类。与区域型综合体相比,市域型综合体辐射范围更广、所吸引的人群活动出行距离更长、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更具竞争力。构建城市综合体居民行为选择模型,利用RP/SP融合数据标定模型参数,以消除意愿调查产生的偏差。该模型综合考虑停车收费政策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关联性,能有效分析停车收费价格上涨幅度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对市域型和区域型城市综合体居民方式选择行为影响的贡献程度,为区域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乌鲁木齐市停车行为调查数据,根据logit模型理论,建立基于不同停车费率条件下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研究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与停车费率变化间的关系,分析不同停车费率条件下的私家车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的变化趋势。研究得出停车费率的变化对于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停车收费政策进行交通需求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之七:多管齐下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形态等各不相同,解决交通问题没有“一招鲜”.随着机动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城市相继实施了一系列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来综合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如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保有(车辆指标配额、车牌税、轮胎税)、使用(拼车、尾号限行、社会班车、拥挤收费、燃油费)、停车(停车位控制、停车收费、停车换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