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南纪门轨道专用大桥横跨长江,其P2墩与已建九龙坡—朝天门航道整治工程猪儿碛滩段的Z1~#丁顺坝以及后方挡墙距离较近。文章通过测图分析和数学模型两种方法研究了大桥右桥墩对猪儿碛Z1~#丁顺坝和后方挡墙的影响,并提出了联合守护的方案以及守护方案的效果预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长江中游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大量的生态护岸技术,且取得较大生态效益,但是经过现场调查发现在生态护岸岸坡存在一条明显的青黄线.针对此问题,以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新厂护岸工程和桃花洲护岸工程为例,以青黄线为界将岸坡分为青绿带和青黄带,分析岸坡上青绿带和青黄带狗牙根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通过统计水位累计频率...  相似文献   

3.
孙涛  朱长青 《水运工程》2012,(10):162-168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抛石主要有护坡、护脚、护底、筑坝等几种用途,属于典型的隐蔽工程,主要作用是加强岸坡及河床的治理与防护,防止岸坡遭水流冲刷引发的崩岸、岸坡及河床水土流失等,增强河床的抗冲刷能力,稳定河势与河床结构,以及通过抛石筑坝改善水道的水流条件来达到优化主航道通航条件等。以长江下游黑沙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为例,探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并对块石材质选择、级配控制、抛投工序、收方计量、质量检测等质量控制环节进行介绍,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长铃 《水运工程》2016,(6):130-134
在分析水平排水管对岸坡稳定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水平排水管结构。通过在斗湖堤水道江陵高滩守护工程中开展的复杂地质条件下水平排水管的试验,说明水平排水管可消除岸坡中地下水以及渗流现象的存在,从而减弱岸坡中地下水对岸坡的稳定危害。深层排水技术水平排水管首次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可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游荆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应用雷诺护垫进行坡面防护,有效地防止对坡面的冲刷,同时在平均水位以上可以进行植草,对长江沿岸的绿色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本文对天星洲护岸的雷诺护垫坡面铺装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护岸工程作为航道整治工程的重要部分,岸坡的稳定性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航道的通航安全,甚至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岸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对涉水岸坡的稳定性进行有效分析,前期需查明岸坡的物质组成、滑动面位置、形成条件及形成机制.以某航道整治岸坡坍岸区为研究对象,对坍岸区后缘、中部及侧壁外侧开展了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  相似文献   

7.
牯牛沙水道为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水道之一,整治其水道对畅通长江中游航道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研究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特点,针对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初步设计中原护岸加固工程的平面布置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护岸加固工程平面布置优化方案将护岸加固长度减少200 m,将加固抛石量减少至7. 3万m3,平顺式护岸岸坡满足整体设计稳定要求,可为顺利实施二期航道整治工程和保障通航安全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并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于受连续降雨影响而产生渗流破坏的粉质航道岸坡,通常应采取设置反滤层、防渗墙等措施。针对苏北地区某航道护岸工程现场,提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墙作为防渗墙,并对防渗墙在不同位置时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护岸挡墙后一定距离设置一定入土深度的板桩防渗墙,可有效延长渗径,大幅降低降雨入渗导致的坡面位移,保证了岸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岸坡稳定问题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经常遇到但尚未很好的解决。文章对虎跳门航道整治工程中堤岸滑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治理措施进行了总结,也对岸坡失稳的预防提出了几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凯 《中国水运》2016,(4):60-61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国务院对长江航道建设提出的新高度、新要求,长江航道局也提出了"6米水深到武汉、4.5米水深到宜昌"专题研究整治方案,目前长江中游宜昌至昌门溪河段已经进行了第一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由于该河段距离三峡大坝及葛洲坝大坝非常近,河段内水情变化、河床地质、岸坡演变等情况与其他河段有所不同。在近坝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中,应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开展,达到整治目的。  相似文献   

11.
长江干线航道里程长,水位落差大,大部分江面较窄,主航道距岸较近。考虑尽量减小对长江河势、行洪及航道通航的影响,长江上的码头结构型式较多采用高桩直立式。本文根据长江沿线多个码头的工程实例,列举长江上几种常见的高桩码头靠船结构型式,并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拟建南纪门轨道专用桥桥墩距离下游整治建筑物最小距离仅24 m,桥墩建成后将对整治建筑物自身稳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该河段航道整治效果和既定整治目标的实现。采用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桥墩建成后水沙条件变化,并对提出的联合守护方案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建设对工程河段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影响较小,但会造成桥墩、直立式挡墙前沿和丁顺坝坝头等区域产生局部冲刷,影响桥墩、挡墙及Z#1丁顺坝自身的稳定性;联合守护方案实施后,局部冲刷范围明显减小,冲刷强度显著减弱,保障了整治建筑物和桥梁的稳定性,确保航道整治工程原设计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3.
谭昆  何传金  周生利 《水运工程》2012,(10):169-175
长江航道变化复杂,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受到诸多不定因素的影响,因此进行项目动态管理,是航道整治工程内在的必然要求。针对动态管理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结合动态管理在3个航道整治工程应用的成功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动态管理在长江乃至其他流域航道整治工程的运用具有较高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护岸工程在航道整治工程中被广泛用于抵御水流冲刷和维持岸线的稳定。由于护岸工程通常布置在原有岸坡易发生崩岸和垮塌的部位,易受水流冲刷而发生损毁,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采用实测资料对长江中游新洲—九江河段蔡家渡护岸损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蔡家渡护岸水下护排头部损毁严重、上游侧出现崩窝,损毁原因主要是大水作用下水流贴岸及大江侧主槽摆动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维修的必要性,并提出采用“补坡+镇脚”的维修方式,旨在为长江中下游类似护岸建筑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理论分析、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联锁生态护坡砖,创新设计出一种新型联锁生态护面砖用于淤泥质岸坡,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工法。该工法丰富了护坡施工工艺,在长江下游马当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得以成功应用,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沙枕袋可以有效防止水流冲刷河床底部,是稳定河床及岸坡、防止冲刷的主要加固措施。结合长江中游荆江段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介绍了抛沙枕进行护底补坡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点,重点介绍沙枕袋在长江水流影响下的抛投质量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了考虑稳定渗流和波浪力作用下内河航道岸坡的稳定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上游那吉库区岸坡整治工程数值模拟研究项目的要求,分别对岸坡在稳定渗流、波浪力和两者共同作用下的情况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岸坡的稳定性;并采用强度折减法求得安全系数,将结果与基于传统极限平衡理论的Morgenstern-Price法进行对比,来验证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河道运输压力增大,航道整治工作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航道整治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益明显,生态护岸开始在国内外推广。本文主要以某航道生态型岸坡建设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内河限制性航道生态岸坡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其中,重点针对路径设计问题、水位设计问题以及植物选型问题等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分析。此外,按照实践经验阐明芦苇特点以及管理方式,以期可以为内河限制性航道生态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内在驱动力,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家影 《中国水运》2014,(1):142-143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江,流域内航道复杂多变,对其进行航道整治所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也纷繁复杂。为了提升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效率和质量,采用动态管理的模式对长江航道整治工程进行监管显得势在必行。基于上述背景,文中对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动态管理的必要性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动态管理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流程和效应。论文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管理绩效的提升给出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长江界牌航道整治工程实例介绍土工织物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