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协同设计是对工程建设行业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全面革新,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BIM技术在水运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点日益凸显。本文立足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Bentley平台应用经验,对项目在设计阶段BIM应用情况进行了科学性分析与积累,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BIM建模实施方案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了初步研究成果,为BIM技术在水运工程项目中应用推广积累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山区内河散货码头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BIM技术对工程进行实体建模及协同设计。对BIM技术在大型散货码头设计中应用方法和流程进行了探索和总结,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部分难点问题,为BIM技术在水运工程行业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三期工程翻车机房项目,详细介绍了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表明,从建模到碰撞检测和优化设计,BIM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并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传统水运工程设计中二维图纸无法直观统计工程量和指导施工,而采用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的协同共享、碰撞检查及工程量统计,其建模过程与BIM模型的信息集成适用于造价管理中的各个阶段。依托湘江二级航道二期工程中大源渡航电枢纽二线船闸开展三维实景及水工建筑物的BIM建模,应用BIM技术复核工程量,使造价师从繁琐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对水运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综合管理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桥梁建设项目具有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通过BIM技术信息化手段,构建数据模型对项目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降本增效。本文通过BIM软件(Revit)在实际项目桥梁建模中的应用,为同类项目的桥梁建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家华  杨彪  许鸿贯  梁庆 《水运工程》2022,(10):217-222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中参与专业多、设计精度高、工程周期短以及BIM数字化交付要求等问题,进行了BIM技术在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依托钦州7#~10#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在设计阶段开展BIM技术应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基于三维可视化场景和数据结果,深入探索BIM应用价值,通过三维化的虚拟方式呈现自动化码头的装卸工艺。同时,结合业主方对项目BIM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在设计阶段BIM应用过程中考虑了施工阶段应用的分段和编码要求,推动了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为BIM技术在类似项目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码头工程BIM技术应用实例,介绍、总结了参数化建模、模块化协同设计、模型与有限元分析的融合应用等设计经验以及基于BIM模型进行虚拟建造、模块化建造、可视化技术交底等施工经验。结合施工管控平台的初步应用,对运维阶段的延伸应用提出展望,为实现BIM技术在码头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玲君  陈璐 《水运工程》2019,(6):147-151
针对传统结构设计的局限性,结合秦淮河洪蓝船闸工程,将BIM技术应用于三角闸门施工图设计,从协同设计、碰撞检查、可视化、工程量统计与出图4个方面介绍BIM技术的应用思路。研究表明:BIM技术有助于解决各专业之间协作深度不够、"错漏碰缺"频发、二维图纸不直观等问题,实现曲面异形空间结构的三维建模,达到优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面积场地复杂地基处理方案中算量难、施工工序复杂等问题,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研究设计与施工全生命周期中地基处理的BIM应用方案;利用BIM技术协同、三维可视化等方面的优势,采用Civil 3D、Navisworks和Revit等软件,通过三维建模和施工模拟,实现地基处理过程的信息化与精细化,能够有效预防设计算量的错误,同时为优化设计方案、保障施工质量提供参考。通过分析BIM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航道整治工程二维设计准确度不够、方案研究时间仓促支撑不足、工程量统计繁琐易出错等问题,以长江中游新洲—九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设计为例,引入BIM技术,详细阐述航道工程BIM三维建模技术,进行全河段的三维协同设计,总结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实现了航道工程三维可视化、参数化、协同化、智能化设计,优化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设计精度,为类似工程提供可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海外某新建集装箱码头工程为实例,通过对软件平台和协同方法的对比分析,选用以Autodesk平台为基础的软件开展BIM设计。并且通过成功的实践,对全过程BIM设计流程、港口工程模型建模流程进行了梳理;对数据交换问题进行了整理;对BIM模型应用点进行了介绍。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港口工程全过程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为该领域的BIM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春祥  王闯  王超 《水运工程》2021,(10):358-362
针对装配式工程电气专业系统多、施工精细化要求高、预制构件及施工中易暴露设计缺陷等问题,进行电气专业的BIM建模与研究。采用一套信息化、精细化的BIM建模方法对电气系统进行分层管理,在提高建模的专业协同设计和完善装配式产业化生命周期等方面做了有效探索。工程实践表明:基于BIM的建模体系更适合装配式工程电气设计,能够指导施工和预制构件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某大型码头项目设计为案例,搭建云端协同平台开展各专业的BIM协同设计,基于三维可视化的场景,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设计优化。各专业模型通过云端协同方式实时链接进行总装,项目协调员根据设计成果进行碰撞检测,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同时,针对BIM在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的需求,对BIM设计软件中的部分功能进行了二次开发,拓展BIM应用价值,更好地推动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结合BIM技术在本项目的研究与应用,本文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为BIM技术在码头设计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俊  杨艺平 《水运工程》2019,(10):181-186
针对传统集装箱港区电气室外管线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新设计方法。依托实际集装箱港口工程项目,结合集装箱港区室外管线的设计要点,采用基于BIM的三维设计方法,利用Revit等三维设计工具,详细阐述了整个设计过程,并对BIM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BIM设计方法的优点。据此,为集装箱港口工程中的电气室外管线详细设计提供一种新的三维设计方法和相应的技术路线,以改善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水工结构中BIM技术建模技术有其特殊性,常用的Civil3D软件不能完全满足建模要求。本文在对某流域水利工程总体规划环节所需的三维可视化与仿真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BIM技术,指出以参数化建模和可视化仿真为依托,快速、精准地构建水利工程BIM模型的方法和步骤,让水利工程达到高度信息化的目标。应用BIM核心模型Revit对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进行参数化建模,可实现复杂水工结构的仿真计算,为水工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桁架式叠梁闸门是水运水利工程之中常用的金属构件,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通常是分开进行的,该种设计手段已不能满足BIM技术在水运行业的应用。依托船闸工程实际,结合桁架式叠梁闸门的空间结构特征,以BIM系类软件中的INVENTOR为基础,对其进行建模,得到BIM建立模型的基本元素,并通过其结构分析模块得到其应力和变形分布图,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设计参考;将软件计算结果与传统手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丰富了船闸工程之中金属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气建模存在的问题,应用BIM技术,提出了三维电缆敷设解决方案。结合珠海港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BIM技术全过程顾问服务项目,将自主开发的BIM电缆敷设工具应用于港口工程电缆敷设,解决了BIM电气建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环保疏浚项目在工程数字化与设计精细化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有效变革与升级设计手段,开展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地质建模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依托雄安新区白洋淀内源污染治理试点工程实践,利用基于MicroStation平台研发的MR-Geo系统开展地质三维正向设计,创建带有土体属性信息的地质模型,实现疏挖方案比选、图纸输出、地质剖切分析、疏挖工序模拟等应用,体现BIM技术在环保疏浚项目中对于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方面的价值,为疏浚工程行业进一步推动BIM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海事码头结构设计模块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基于两项在建海事码头工程,采用BIM建模技术进行结构设计,建立构件和设施模型,赋予设计参数,进行结构配筋,检验构造和功能,输出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方案,获得模块化的设计成果,实现"实体工程"和"数字工程"的双移交。结果表明:BIM建模技术能以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显著提高海事码头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成果共享,但建模标准尚未统一,行业内未能形成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0.
BIM模型的碰撞检查是BIM技术十分重要的应用,特别是航运枢纽工程能检查设计中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在航运枢纽工程的碰撞检查应用中,由于缺少碰撞检查的应用标准,导致碰撞检查的应用效率不高。本文结合BIM技术在某航运枢纽工程中应用,总结了一套碰撞模型的分类标准和建模中心文件的结构划分规则,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