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林志忠 《中国航海》2011,34(3):59-63
船舶搁浅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海洋环境污染是台湾海峡水域主要危害之一.为减少搁浅事故的发生,使台湾海峡水域的船舶航行更安全、海洋环境更清洁,以台湾海峡水域搁浅事故为例,在统计分析船舶搁浅事故特征的基础上,选用方差分析法对搁浅事故因素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台湾海峡水域搁浅事故中人为因素所占比例最高,水深不足...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了解长江口水域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采用IWRAP MK Ⅱ软件对该水域的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该水域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频率为21.05起/a,发生搁浅事故的频率为2.298起/a,与该水域2010~2015年发生船舶碰撞和搁浅事故频率的平均值21.8起/a和1.8起/a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该软件可用于评估港口水域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为评价水域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及附近水域海难事故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分别分析了所有船舶和300 gt及以上的船舶在台湾海峡及附近水域中发生的海难事故,并对碰撞、触礁或搁浅、触碰、失火或爆炸、机械故障、倾斜或倾覆等六类海难事故,进行了灰色关联矩阵运算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域海难事故以300 gt以下的小船所占比率较高,同时该水域海难事故类型以机械故障具较高关联性;当排除300 gt以下的船舶后,该水域海难事故类型则以碰撞具较高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作者由于工作原因执行救援保障任务所在水域主要为南海水域,南海水域的特点是多岛礁浅滩,尤其是西沙与南沙水域.在岛礁救援中,大多数遇到的险情是船舶搁浅或触礁,在救助此类险情船舶时,由于搁浅船舶的类型不同,搁浅点地形的复杂性,涌浪、水流、潮汐及天气的变化,搁浅的情况需要经过系统的测量和探摸才能掌握,使救助搁浅或触礁船舶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作为运输工具的船舶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吨位上都有很大的增加,使船舶密集程度增大,使受限水域(如港口,航道,狭水道)成为事故的多发地,其中搁浅就是这些海事的主要事故之一。搁浅不仅危害船舶和船员,而且对生态环境也有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作为运输工具的船舶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吨位上都有很大的增加,造成船舶密集程度增大,使受限水域(如港口、航道、狭水道)成为事故的多发地,其中搁浅就是这些海事的主要事故之一。文章对造成搁浅的各因素,从人、船、环境的角度加以定量分析和研究,并对船舶的搁浅危险度做出预报,以期对船舶的航行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高速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江海联运综合大通道建设,内河航道交通流增大,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内河水域通航环境复杂,航道弯曲狭窄,水深浅、滩涂多,受潮汐和天气影响水位变化大且流速急。位于珠海、澳门交界的十字门水域经常发生船舶搁浅险情,制约着西江流域、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介绍珠澳十字门水域水文特征,分析船舶交通流特点,梳理船舶搁浅案例,深挖事故原因,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仙水 《天津航海》2010,(4):4-5,17
随着海运事业的迅速发展,船舶的数量激增,船舶搁浅事故在海事中的比例达40%。为了减少船舶搁浅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预防船舶搁浅事故的发生,文章提出并探讨了船舶发生搁浅的原因,船舶搁浅应急措施,脱浅后的工作,船舶搁浅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吕青 《珠江水运》2010,(8):68-69
甬江(口)水域,历年来船舶靠离泊期间碰撞、触损和险情多发;内航道频发搁浅事故。本文基于船舶流量实测数据,经统计分析,并借助大型操纵模拟系统实现船舶交通模拟,对该水域的通航安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10.
船舶搁浅事故是指船舶搁置在浅滩上,造成停航或者损害的事故。船舶搁浅的位置通常是住航道附近或港区水域,船舶损坏的部位和损坏程度不易确定,可能会造成船体、螺旋桨、舵的损坏;可能造成燃油或其它污染物的泄露;可能会因为危险货物的泄露而引发污染、火灾、爆炸等连带危险;受潮流或风浪、底质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船舶断裂或倾覆;在航道或港区可能会影响其它船舶的安全航行和作业,导敛连锁事故的发生。对船舶搁浅事故所引起的危险或潜在危险,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或消除可能带来的对人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3日,“SN NO.1”轮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附近水域搁浅,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此文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重申驾驶人员应履行的职责,旨在吸取事故教训,加强船舶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2.
天津港海河河段水域,尤其是海河外运新河库至北海粮油河段近年来发生了多起船舶搁浅事故,从事故调查入手,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船检》2008,(12):85-85
欧洲海事安全局(EMS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欧洲水域762艘船舶发生了715起事故(沉没、碰撞、搁浅、火灾/爆炸及其它重大事故),虽然多数事故并未导致重大损坏,但事故率比2006年(535艘船舶发生505起事故)有明显上升,升幅超过40%。  相似文献   

14.
建立沉船打捞责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旷日持久的难题 我国每年都发生多起船舶沉没和搁浅等海难事故,其中大量的事故发生在航道、港口、锚地或其他通航水域,对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都构成损害或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作为一个海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船舶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其中船舶搁浅是船舶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研究我国近10年间南海海域的船舶搁浅事故,抽取其中40起事故作为样本并提取相关信息,将船舶搁浅致因分类研究。利用贝叶斯网络的基本理论,建立起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船舶搁浅致因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对搁浅事故致因的概率分析和实际中事故发生概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沿海水域航线设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水域往往交通流复杂,水道和岛礁众多,暗礁与浅滩密布,常航行于沿海水域的船长们都会感受到保证航行安全的压力。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基本措施中,安全航线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也是最基本的措施之一。本文结合引起船舶触礁、搁浅和蹲底事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长江下游整治建筑物水域通航环境复杂,时有船舶误入整治建筑物区域造成船舶搁浅、翻沉事故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整治水域辨识度,在长江航道首次提出设计、使用了一种新型25m警示标志船,介绍了该型25m警示标志船的设计特征、使用效果以及各项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8.
船舶软搁浅是指船舶搁置在由较软粘土构成的海床或者在柔软的浅滩上的事故。航运业的发展与船舶的大型化趋势使船舶发生软搁浅的风险大大增加,研究船舶的软搁浅性能对船舶设计与制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选取典型的软搁浅场景,以12,000DWT油船舱段结构为分析对象,研究舱段结构在搁浅过程中的变形、吸能、加速度响应等性能参数。通过系统分析不同速度对船体结构的搁浅性能的影响,全面分析其搁浅性能。本文的相关结论可以为分析船舶软搁浅事故及设计抗冲击舱段结构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型船舶在受限水域内航行,周围的安全物理空间小,加上受浅水效应、岸壁效应和船吸效应等影响,其操控性能会显著下降,同时驾引人员的工作压力和疲劳程度也会明显增大,这些不利因素都极易导致航行事故发生。以"长赐"轮搁浅事件为例,分析事故发生原因,进而对受限水域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要素进行分析,供驾引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南北贸易往来频繁,海船进入广东内河水域增多,珠江三角洲内河水域发生了多宗海船碰撞、搁浅事故.为了强化对海船进珠江的安全监管,中山港口海事处于今年4月对从横门东水道进入珠江的海船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有船舶基本概况、船舶助航设备、装载情况及船舶驾驶员对航道熟悉情况,问卷内并要求驾驶员提出对航道及通航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