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LNG(液化天然气)码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系数大、人员管控要求高、安装难度高、工期进度紧等问题,开展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平台的研究与应用。通过采用建立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的智慧工地管理方法,深化创建施工BIM模型,结合相应的智能化设备,实现模型与现场数据接入和集成的应用,解决了施工过程管控难、数据信息源集成多、劳务人员现场管理难等典型LNG码头工程施工问题。通过将BIM技术与智慧工地平台在施工阶段融合应用,有效提升了LNG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研究旨在为LNG码头领域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推动智慧工地平台在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秋楠 《水运工程》2022,(10):223-227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工程体量大、地下综合管网复杂、交叉作业面多且干扰大、施工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依托钦州港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9#、10#泊位工程实例,进行施工阶段“BIM+智慧工地”的应用研究,挖掘BIM技术可视化、模拟性、参数化等特性的应用优势。结果表明: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阶段方案模拟及技术交底、智能沉箱生产管理系统和智慧工地系统等方面,有效提升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水平,BIM技术推动港口建设向智慧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水道港口》2022,(1):79-84
长江干线航道工程建设规模大、点多线长、内容复杂,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管理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和提升工程品质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要素与控制关键,提出其智慧工地系统的四层级架构体系,基于BIM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化智慧工地建设方案并开发了平台,为航道工程的智慧管控系统建设与应用提供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4.
针对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水上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内外部不确定风险隐患和管理协调难度大等问题,本文基于BIM、GIS和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出智慧工地技术方案,并依托浙北某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进行应用,实现对依托项目人员行为、船舶设备、环境监测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关键数据采集、可视化和监测预警。实践表明,应用智慧工地技术有效支持了现场作业协同和管理工作,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为类似项目的智慧工地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协同设计是对工程建设行业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全面革新,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BIM技术在水运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点日益凸显。本文立足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Bentley平台应用经验,对项目在设计阶段BIM应用情况进行了科学性分析与积累,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BIM建模实施方案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了初步研究成果,为BIM技术在水运工程项目中应用推广积累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玉龙  尹航 《港工技术》2021,58(1):85-88
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应用越来越多,各企业开始探索适合于本企业的管理方式.本文通过BIM技术在团结岛水环境整治南河畅通工程中施工中的应用,总结了适用于桥梁工程的应用方式,可供企业在未来项目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推广应用加以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工程建设行业都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为了提高建设的质量与效率,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推广应用BIM技术。BIM技术涉及诸多行业,在航道整治工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航道整治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可以实现项目生命周期中不同参建方之间的数据互用,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纪宇阳 《集装箱化》2017,28(11):20-23
正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主要的大型港口企业之一,其管理水平与世界一流港口企业相比差距明显。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将三维模型与工程信息相结合,为天津港的信息化管理带来新思路。本文着眼于将天津港庞大的建设项目信息资源与BIM技术相结合,借以开发天津港特有的BIM管理系统。BIM技术在天津港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为天津港基建行业管理带来巨大便利,产生显著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钻孔灌注桩是航道整治工程构筑物的基础结构形式之一,具有承载力高、强度刚度大、桩身变形小等优点,但作为隐蔽工程却存在施工监测难、信息化管控水平较低等问题。依托京杭运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基于北斗定位技术、接触式仪器组合法、谐振音叉传感技术、BIM技术以及智慧工地管理云平台,应用相应的施工智能化设备,实现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测放桩位、成孔检查、泥浆监测、混凝土浇筑及质量溯源的智能化管控。通过一体化管控平台集成各类监控设备,形成灌注桩施工全过程的智能化监测模式,实现工地施工及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结合228国道乐清乐成至黄华段工程,设计了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开发了BIM模型、实名制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VR安全体验、环境监测系统等应用模块,为公路工程打造全方位、智能化的施工管理模式,辅助管理决策和行业监管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目前智慧工地现状的深入研究,结合航道建设工地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信息交互不畅等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各子系统的信息采集网分布、数据储存及计算、综合平台管控的问题,基于信息协同管理理论关联各系统,通过BIM可视化技术展示工地上各模块功能。并结合武安I标工程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践,将VR安全体验系统、交互式宣传交底系统、视频监控系统、BIM系统等集成于管控中心平台,从而实现对航道建设工地进行准确、实时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BIM技术主要通过工程项目管理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于项目施工中,可为施工提供信息化和可视化的管理,近年来的船闸工程BIM技术正逐步应用。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在BIM技术上的应用为案例,介绍BIM技术在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等模块的内容,总结BIM技术对施工项目管理发挥的作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亦瑞 《珠江水运》2023,(17):13-15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由于水运工程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它所牵涉到的内容和过程都比较复杂,因此,在对水运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时常会有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发生。BIM技术具有比较强的先进性,在水运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将会对水运工程的项目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将从BIM技术的构成开始,综合分析以前水运工程施工管理中使用BIM协同平台的具体情况,结合水运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应用情况,展开了有关讨论,以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重点环节.本文面向建设方和EPC总承包方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信息化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的功能界定和功能要点,并研究BIM技术和GIS技术与施工业务管理的融合集成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平台的选型和开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软件使用方式存在使用成本高、效率低,安装时间长、移动端设备无法使用等不足。考虑到云服务具有按需服务、使用方式灵活、资源使用率高等特点,尝试将BIM软件与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层云服务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Revit的BIM云服务构建方法。该方法综合应用Revit二次开发、文档数据库、消息队列等信息化技术,建设港口工程钢筋BIM模型应用云服务,在某港口工程码头项目中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Revit软件部分功能以云服务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拓展了BIM软件的使用方式,可为类似BIM软件云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信息化程度不够,建设各方不能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出现建设效率低、返工成本高、技术落后等问题,为提高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效率,保证航道整治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中的萌生及其优势,该技术能够解决当前航道整治工程所面临的建设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更能够适应于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筑业信息化大力推进,BIM技术应用障碍问题也越发突出,针对这一现状,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对影响BIM技术成功应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描述各因素间的层级关系,根据模型结果,提出了在建筑技术创新中技术成功融合的关键是创新负责人对融合技术的掌握程度,为解决BIM技术成功应用障碍提供可靠依据,也为新技术成功引进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帅  杨林虎  蔡伟 《水运工程》2021,(10):323-327
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正在推动港口建设向智慧化转型升级。针对海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质量要求高、多语言环境沟通效率低、交叉作业面多且干扰大等难题,依托工程实例,开展EPC模式下BIM技术在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一体化应用研究,挖掘BIM技术在直观性、协同性、优化性及信息完备性等方面的应用优势。结果表明,BIM技术能够为高质量建设海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在提升工程质量、提高沟通效率、积累数字资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家华  杨彪  许鸿贯  梁庆 《水运工程》2022,(10):217-222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中参与专业多、设计精度高、工程周期短以及BIM数字化交付要求等问题,进行了BIM技术在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依托钦州7#~10#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在设计阶段开展BIM技术应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基于三维可视化场景和数据结果,深入探索BIM应用价值,通过三维化的虚拟方式呈现自动化码头的装卸工艺。同时,结合业主方对项目BIM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在设计阶段BIM应用过程中考虑了施工阶段应用的分段和编码要求,推动了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为BIM技术在类似项目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20.
BIM、GIS、倾斜摄影作为独立技术在工程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缺乏融合应用的实践经验.BIM技术聚焦于工程尺度上的建筑信息,GIS技术关注城市、流域尺度上的资源信息,倾斜摄影旨在高精度反映特定区域的真实景象.技术融合将有效拓展工程建设信息的辐射范围,辅助工程决策,优化建设方案,提升工程建设品质.对BIM、GIS、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