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大秦线实施“V”型天窗以后茶坞站供电方式改造方案及方法,茶坞站所处供电臂为木林-茶坞-下庄供电臂,由于该站交接口较多,机车换挂,车辆转线作业频繁,加之上下行股道不均衡,不可避免地存在上下行股道混接列车的情况,如果木林一下庄供电臂上行(或下行)天窗停电,就势必影响该站的作业,为了既保证木林-茶坞及茶坞一下庄2个区间的供电设备能进行“V”型天窗作业,又不影响该站的接发列车,对该站的供电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具有单独的停,送电功能。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接线方式及接触网故障判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接触网供电除在供电臂末端实现常规并联外,还在供电臂中间进行并联,直接供电方式设置并联点,通过网上开关实现上、下行接触网并联供电,AT供电方式在AT所设置并联开关,实现接触网并联供电。对客运专线接触网采用并联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及分区所、AT所接线方式,以及相应的接触网故障的判定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有AT供电方式的结构分析,提出应用2×27.5 k V户外模块化电器、集成式AT所,克服现有方式的不足,实现上、下行供电臂分开按AT方式供电以及供电臂分段供电的牵引供电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针对同相AT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一种采用全并联AT的双边供电(或多电源供电)的牵引网供电方式,对其电能损失在理论上与现有的AT分区所并联的单边供电系统进行了比较,优越性显而易见,并进一步对其供电臂的保护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该牵引网供电方式能使负荷在上下行以及多个供电臂内进行均衡,有较好的供电质量,满足高速、重载的牵引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机械加工作业智能化的需要,设计了一款六自由度四履带双摇臂机械加工机器人。介绍了其移动平台机械结构设计,该移动平台能够满足移动、转弯与越障等功能并承载刀具中心换刀机构;介绍了其机械臂的模块化设计,该机械臂可以实现钻、铣、镗等机械加工作业。对机械臂正逆运动学进行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中的Robotics Toolbox功能进行仿真;对机械臂采用拉格朗日方程计算方法进行动力学计算,使用SolidWorks Motion功能对机械臂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宜万电气化铁路供电臂末端电压偏低的问题,对供电臂末端电压低落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在供电臂末端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法来提升网压,探讨了在供电臂末端进行补偿的优越性。该补偿装置由晶闸管相控电抗器(TCR)和固定电容补偿装置(FC)组成,并对该方案的原理、功能特点及实施策略进行了论述。投运结果表明,重载时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能有效地将供电臂末端电压提升了2.5 kV,同时系统功率因数保持到0.99。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在复线电气化铁道供电臂末端设置分区所进行上下行并联供电,能有效提高牵引网电压水平和降低牵引网电能损耗.如何合理选择分区所的电气设备容量,确定电气设备的负荷能力,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分区所最大负荷电流和等效电流的计算方法,为合理选择电气设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分区所最大电气负荷出现在重负荷行车方向列车按追踪运行,同时轻负荷方向无列车运行的情况下;分区所的最大负荷电流和等效电流均与供电臂追踪间隔数呈线性增长关系; 当供电臂追踪间隔数较少时,分区所最大等效电流可近似按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重负荷方向首端等效电流的30%取值,当供电臂追踪间隔数较多时,分区所最大等效电流可取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重负荷方向首端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8.
云台山牵引变电所是东陇海线最东端的变电所,现有的越区供电方案无法实现对其东侧供电臂的越区。通过必要的设备改造,实现故障情况下云台山所东侧供电臂的越区供电,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汉宜铁路浩口变电所馈出供电臂内牵引回流不畅问题进行检测分析,确定了牵引回流不畅的供电臂及存在问题的设备,并制定了针对性整治措施,整治后达到预期效果,对含综合接地系统的直接供电方式牵引回流问题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以供电臂为单元的传统保护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高速铁路供电臂保护新方案。在该方案中主要讨论并用MATLAB仿真软件验证了当供电臂发生短路故障(T-R、T-F、R.F)时,如何通过牵引变电所、AT所、分区所内的电气量的特征来判断故障所在的供电臂,并通过光纤以太网实现故障信息的共享,从而准确、快速地判断故障所在的供电臂,以此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对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断线接地故障时变电所出口处的测量阻抗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结合接触网实际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给出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各种短路、断线接地故障的测量阻抗—距离特性曲线;最后针对全并联AT供电方式供电臂以负荷开关进行并联的接线形式,给出供电臂保护配置方案,以期为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馈线保护的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全并联AT分段供电方式下基于供电臂的纵差保护方案,该方案可选择性地切除供电臂的故障区段,提高牵引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电气化铁路直供全并联方式通过在供电臂上下行接触网之间设置并联点使得牵引网电流分布更加均衡,从而全面提高供电质量,特别适用于单向负荷性质的山区长大坡道电气化铁路.目前多采用在供电臂中部设置并联点的方案,但尚未见到并联点设置方案的分析结果.本文从单个列车电流在直供全并联供电臂中的电流分布出发,对供电臂各处及并联点处的载流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我国200km/h及以下客货共线铁路中广泛采用。随着运量的快速增长,复线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能力已按满足同型列车以最小追踪间隔时分连续追踪运行进行设计,从而使牵引网电气负荷呈现出周期性。本文从周期性负荷的等效原理出发,对复线牵引网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与计算,求得牵引网负荷合成的内在规律,为提高设计效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复线直供牵引网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追踪间隔数与上行(或下行)列车平均电流的乘积;并联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分开供电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的3/4加上分开供电下行(或上行)等效电流的1/4;上下行并联供电对供电臂载流能力的改善程度,随上下行电流的差距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改善程度为单面坡负荷条件下降低1/4;分区所等效电流主要与上下行列车电流的差距有关,当上下行列车电流大小相等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小,当有一个行车方向无车或列车电流为零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大并近似等于有车方向分开供电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15.
石磊 《成铁科技》2004,(4):10-13
本文根据成都枢纽龙潭寺站现有供电方式,对两供电臂间仅单组分段绝缘器隔断,危及供电检修人员人身安全,从安全、技术、抢修等方面进行对策措施分析,可供供电检修人员、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不同变压器接线方式下所产生的两供电臂电压相位差对关节式过分相感应电压大小的影响;并通过仿真模拟机车进入和离开中性段时所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中性段上可能由于操作过电压激发铁磁谐振,铁磁谐振情况下右侧供电臂通过受电弓接入中性段所产生的操作过电压是造成放电间隙击穿的主要原因;用实测和仿真结果证实了分析结果。指出通过装设谐振抑制装置可以将操作过电压限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避免引起变电所跳闸。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度超过8 m的大型隧道依靠人工清除浮岩排险作业,针对其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安全性差、排险作业不彻底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隧道排险作业设备的研制和应用进行调研,采用可双向驾驶的轮胎式底盘承载工作臂结构,并通过工作臂尾端的液压镐进行排险作业的方式,研制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新型地下工程排险车。该新型排险车具备双向驾驶、先进的行走系统、全液压驱动的工作臂、独特的臂架回转滑移系统和无级调速的液压镐等功能,可实现一次移车完成4.2 m隧道内的浮岩清除排险工作,满足了安全、高效的浮岩清除排险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开闭所的作用 开闭所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缩小事故及停电范围。开闭所有多种类型,有缩小事故和停电范围用的开闭所、增加馈电线用的开闭所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用的开闭所。如缩小事故和停电范围用的开闭所,它主要采用在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区段。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的供电臂长度一般在40公里左右,比一般直接供电方式的供电臂大约长1倍。当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气化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的特点及其控制、保护集成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必要性,阐述了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牵引供电臂内控制、保护的特点及其相互配合关系.提出了以牵引变电所两个供电臂为单元构成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配置及结构模式,同时讨论了系统网络配置及组网方式,并简要描述了软件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大准线供电臂接触网末端电压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大准线运营及改造规划,提出提高供电臂接触网末端电压的方案,并进行详细计算分析,方案实施后供电臂接触网末端电压得到了显著提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