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建设珠江口煤炭储运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未来广东省建设的能源需求,通过对珠江口建设煤炭储运基地的必要性分析,结合建设基地的四大原则论述选址需求,对广州港南沙港区龙穴岛作业区、虎门港长安港区和珠海港高栏港区进行选址介绍,认为上述3处港址均能满足建设珠江口大型煤炭储运基地在岸线、土地、市场需求、集疏运等方面的要求,就在珠江口选址建设煤炭储运基地给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煤炭物流靖江基地项目为例,介绍了在场地受限、功能众多的前提下煤炭物流基地的工艺系统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及堆场、进出作业线布置,针对地形特点满足各项功能要求,并使煤炭物流基地与装卸船泊位、电厂有效衔接,各环节生产能力匹配、工艺流程简捷顺畅.  相似文献   

3.
张华 《珠江水运》2006,(11):8-10
分析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煤炭供应、消费、运输和煤炭港口资源情况、广州港煤炭中转储备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和在广州南沙建设煤炭中转基地的优势和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提出加快建设广州港南沙煤炭中转储备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江下游地区江苏、上海等地煤炭产、运、销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建设大型公共煤炭中转储运基地、整合长江下游地区港口煤炭码头资源,以提高该地区煤炭运输均衡性、经济性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设想,并根据中转储运基地建设条件的分析和长江下游煤炭运输系统的论证,探讨煤炭中转储运基地的选址思路。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煤炭储运基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小军 《中国水运》2013,(12):75-77,11
本研究通过分析重庆市煤炭生产、消费状况,预测未来需求量。重庆未来为煤炭净调入地区,主要来源于西北地区,部分来源西南地区,少量来源海外。为承接外来煤炭,保障重庆市煤炭供给能力,重庆市急需建设一个集煤炭存储、配送、中转、交易于一体的煤炭储运基地。通过分析煤炭储运基地的建设条件,提出了涪陵龙头山为最佳建设场址。煤炭储运基地的建设应由政府统一规划,企业主导建设和运营管理。政府在建设和运营期给予企业相关优惠政策。本研究通过分析重庆市煤炭生产、消费状况,预测未来需求量。重庆未来为煤炭净调入地区,主要来源于西北地区,部分来源西南地区,少量来源海外。为承接外来煤炭,保障重庆市煤炭供给能力,重庆市急需建设一个集煤炭存储、配送、中转、交易于一体的煤炭储运基地。通过分析煤炭储运基地的建设条件,提出了涪陵龙头山为最佳建设场址。煤炭储运基地的建设应由政府统一规划,企业主导建设和运营管理。政府在建设和运营期给予企业相关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围垦满足绿色石化基地整体开发用地需求的前提下,针对具有高含沙量、大流速特点的大小鱼山海域围垦平面布置问题,在充分掌握海域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潮流泥沙模型研究成果,对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近、中、远期围垦不同平面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应结合用地需求充分利用岛屿流影区浅滩水域,平面形态宜顺应海区涨落潮主流向,秉持生态优先理念的围垦平面布置要求,可为外海岛礁地区围垦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浙江沿海地区依托其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港口资源优势、腹地优势、市场优势和集疏运优势,成为长三角区域煤炭储运和物流基地的最佳选址。从长三角地区及长江沿线煤炭需求出发,在研究分析区域煤炭需求和煤炭运输大格局的基础上,探索浙江沿海地区煤炭储运基地、运输系统及物流市场建设,有效保障区域煤炭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建设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作用,蒙西至华中煤炭新运输通道对湖北及中部地区煤炭供应格局的影响,提出了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的细分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9.
《水运文献信息》2006,(4):29-29
未来5年内,青岛港口从煤炭、油气、铁矿石、集装箱等四个方面同时进发,着力建设煤炭进出口基地、矿石进口中转基地、石油进出口中转基地和集装箱运输基地,港口发展实现“四轮驱动”。争取到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110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10.
湄洲湾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具备建设煤炭储运基地的优良条件。文章阐述在莆田湄洲湾建设煤炭储运基地的重要意义和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沿海港口煤炭专业化运输系统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国煤炭生产消费及调运情况,分析北方煤炭下水港布局、后方铁路通道规划建设及煤炭下水趋势对专业化煤炭下水港未来发展的影响,研究南方煤炭接卸港码头布局、外贸进口煤炭和煤炭中转基地建设及接卸港发展趋势对接卸港布局及建设的影响,对全国沿海港口煤炭专业化运输系统分区域、分结构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并提出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京生 《港口科技》2009,(3):45-45
日前,山东海港煤炭储配物流中心项目通过省国资委批复,一期工程龙口煤炭储备配送基地投资5.3亿多元,可形成年运营煤炭1000多万t,远期目标5000万t规模。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基本保障胶东半岛50%以上的用煤量,并成为构筑山东省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能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随着规划火电厂的陆续建设,一次性能源——煤炭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浙江建设大型煤炭中转基地的重要意义和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浙江沿海处于长江黄金水道与我国东南沿海的“T”型交汇处,在交通运输中的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深水岸线资源丰富,建港条件优越,具备建设大型煤炭中转基地的优良条件。  相似文献   

14.
阳文宣 《珠江水运》2006,(10):23-24
满足燃煤火电厂的建设条件主要是电力市场、煤源、运输、水源、环保,因此,火电厂一般建在沿海、沿江等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华南沿海电源点日趋饱和,同时,贵州省作为国家重点煤炭基地正在大力开发,利用泛珠区域内资源互补,在珠江流域布点火电厂就成为华南地区必然的选择。在内河建电厂,冷却水的温排放影响水环境和航道,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是我国煤炭、矿石、石油等大宗战略物资重要的中转、储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现状提出了长三角煤炭运输格局发展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根据"符合规划、满足需求、安全环保、交通便利、条件良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选址原则,按照按照"确定需求、初步筛选、重点比选、征询意见、确定选址"的选址思路,通过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对比分析、沟通协调等对海洋科考船基地码头进行平面选址论证,并最终确定初步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炭市场及港口运输形势现状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煤炭是我国大宗散货运输量最大的货种,也是港口吞吐量最大的货种。因此,煤炭市场及港口运输状况一直是港口界密切关注的对象。煤炭港口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实际上是市场问题,是受港口提供煤炭码头能否满足煤炭运输装卸船舶的需求所制约。港口需求就是煤炭需要运输的量,煤炭需求要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受到价格效  相似文献   

18.
中西部地区货运干线铁路近年的大规模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陕煤长期存在的"以运定销、以销定产"局面,大幅提高了陕西煤炭东向运输和销售的便捷性,在此背景下,陕煤化集团拟在华东港口选址设立海港物流基地,通过铁海联运辐射华东和华南沿海煤炭消费的广阔市场。文章采用枚举计算的方法,通过各条运输路径费用的分析比较,得出陕煤化华东煤炭下水基地运输经济性最优的港址为日照港岚山港区,次优为青岛港前湾港区。研究结果可为陕煤化集团投资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浅析了炼焦钢产业链围绕炼焦煤使用的矛盾,阐述了沿海港口新建焦煤配煤基地的积极意义.沿海港口配煤过程已成为煤炭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自动化配煤控制系统有利于保证煤炭掺配精度,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本文结合山西焦煤煤焦销售有限公司日照配煤基地项目,总结了自动化配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原料焦煤进仓配煤流程、堆场自动堆...  相似文献   

20.
<正>一、江苏沿江港口海进江煤炭运输现状江苏沿江港口在长江沿线地区的海进江煤炭调运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2013年,苏、皖、赣、湘、鄂地区通过海进江共调入煤炭约2.37亿t。其中,江苏沿江港口完成海进江运量约2.25亿t,占五省海进江煤炭运量的95%。江苏沿江港口完成的海进江煤炭运量主要是满足江苏省需要,同时兼顾皖、赣、湘、鄂沿江地区、浙北水网地区部分转运任务。其中,满足江苏本省通过海进江调入煤炭1.8亿t,占江苏省总需求量的份额由2005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