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1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分析(1)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断升级,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从2009年开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以来,在国家及地区政策中,“新能源汽车”这一词汇频繁出现。经过多年培育,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我国打造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根据《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国家将投资10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中500亿元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2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100亿元支持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推广;另有50亿元用于支持试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有100亿元用于支持试点城市新能源车零部件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整个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策略,而产业政策的制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着直接导向作用。文中介绍了中国近些年出台的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各类政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以往政策引导下所取得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政策体系的建议,以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为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信息专递     
<正>头条新闻苗圩:T10企业要引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部讯,2010年3月20—21日,2010年中国汽车T10峰会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出席会议。会议就中国汽车T10企业共同研究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等问题形成了共识。苗圩围绕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形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汽车产品质量与安全等问题发表了讲话。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9月11日,2019年第4届中国(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峰会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广东省电源协会承办。峰会以"5G@智慧出行"为主题,聚焦5G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技术、安全等热点,共同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也经历萌芽期及初步探索期,进入了快速成长期。随着科技力量的涌入,品牌、车型、区域等细分领域不断调整,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初步形成,产业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跨越。1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加快汽车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向和破解能源环境约束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9年国际汽车电动化浪潮处于起步期,我国便抓住战略机遇,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建立了全面的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对抢占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制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适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是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支撑。本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历程进行系统阐述,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部件测量、更换为主的传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文章以上海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背景、以溯因推理逻辑为理论依据、以模糊分层分析法为数据分析方法,构建了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维修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汽车领域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新型评价机制,助力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切实提升上海市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姚兰 《汽车纵横》2023,(6):106-107
<正>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以及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不断提升等因素拉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尽管年初受到补贴政策退出、降价等因素影响,但随着后续各地购车补贴发放,车企纷纷推出新品、实施促销政策,前期压抑的需求逐步释放,以及五一假期用车需求的增长,进一步带动了消费者购车热情,4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回归快速增长的节奏。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配件》2024,(5):40-45
<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快速迭代的数字化、规模优势和丰富的产品矩阵,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欧洲是除中国外的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且率先提出于2035年禁售燃油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欧洲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全球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正式出台,该计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绿色交通能源体系加速实现,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50%;网联化智能化应用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持续优化;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汽车污染与能源问题。传统汽车产业融资方式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汽车金融公司以及财务公司等方式,但是并不能够完全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各个供应链中,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加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通过保兑仓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融资方式,逐步解决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融资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正>时至如今,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原因,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汽车产业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及新能源汽车需求成为了最受人们关注的方面。众所周知,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而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各个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也在迅速发展。研究机构尼尔森从2012年开始,就对新能源  相似文献   

14.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将会遇到的种种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详细剖析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这对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异军突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产业,新能源汽车企业亟需包括工程设计、试验维护及售后维修等在内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因此,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适应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高职院校应有的义务。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高该专业人才综合职业素养的重要前提。但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仍缺乏科学性,并存在滞后性。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正公安部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8月1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工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为什么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有什么背景和意义?答: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并明确对新能源汽车实行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为贯彻国务院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新能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53.3%。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50%以上。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了成长期。中国已形成了基本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球市场50%以上。全国共建成公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专递     
<正>宏观国内4部委出台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9]138号)。通知指出,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现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优化技术指标,坚持"扶优扶强"(要点);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灵敏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激烈的汽车行业竞争,汽车产销商要满足用户要求的同时节省成本,以提升市场竞争力。汽车疲劳耐久试验是汽车制造研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有显著作用。故需加强对汽车研发体系的相应试验,以准确客观地评价新能源汽车的疲劳耐久及安全可靠性,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确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官俊 《汽车与配件》2014,(48):54-56
<正>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在技术研发、税收、补贴等方面提供支持,积极促进各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外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处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动态调整扶持政策,其目标是使电动汽车产业顺利实现由政府推动过渡到市场推动中。全球主要汽车工业国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美国在政策杠杆倒逼市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