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汽油发动机废气中的CO、HC及NOx的排放量除了与发动机的结构设计、运转条件、燃料品质以及气缸内的物理——化学过程等多种因素有关外,还与发动机的调整质量有关。影响汽油发动机排放的调整因素主要有化油器的怠速调整、点火系统各参数的调整以及气门间隙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采用Horiba OBS-2200便携排放测试仪对一辆柴油乘用车进行实际道路车载排放测试,研究其燃用国Ⅳ柴油(D100)及其与10%其它替代燃料的混合燃料,包括生物柴油(B10)、煤制油(C10)、天然气制油(G10)和丁醇(Bu10)时在不同车速和加速度下的CO、THC、NOx和CO2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纯柴油相比,1车速高于20km/h时,混合燃料的CO排放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u10的THC排放增加16.3%;中低车速时Bu10的NOx的排放较低,高车速时Bu10、B10的NOx排放高10%左右;2中低车速(20~50km/h)加速时,混合燃料的NOx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减速时,B10、C10的NOx排放略有升高;3高车速(80~110km/h)时,Bu10的THC排放较高;B10、Bu10的NOx排放在加速时升高20%~30%,减速时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4.
5.
6.
曲轴箱漏气所含的碳氢化合物,约占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中的20%~25%。美国自1963年起,要求在加州出售的美国汽车必须装有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1965年起要求进口车也装有这种装置。日本自1970年要求新车必须安装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欧洲于1970年开始执行ECE151号法规时,试验方法中第Ⅲ型试验规定,曲轴箱漏气中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要小于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汽车的废气排放在城市中的分担率不断增加。根据国内外经验,制订合适的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措施之一。详细分析了国家机动车分类对我国轻型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的影响,并就等同采用ECE汽车排放法规所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影响在用汽油车有害排放的因素,讨论了汽油机排气污染的技术控制措施,提出了在用汽油车降低有害排放的综合实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使用无铅汽油将为汽油机全面使用闭环电控加三效催化系统铺平道路的话,那么低硫柴油也将为柴油机使用催化技术做好准备工作。换言之,在完成汽油无铅化进程后,下一步的目标应是低硫柴油。 尺寸小于2.5μm的颗粒物质(PM)是柴油机最主要的排放物之一。其中含有致癌性很强的聚合多环碳氢化合物,它易沉积在人体的呼吸道和肺泡上,而且其上常粘附苯并(a)芘等有致突变作用的有机物,容 相似文献
11.
坡度对隧道通风分配与布置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得隧道内风量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布局,本文依据白茫雪山1#隧道工程展开坡度对隧道通风分配与布置方式的影响,按照坡度的不同将隧道分为2段,分别计算出各种工况下相应的需风量,并在此基础进行单位长度隧道需风量的对比,选出最大需风量,并进行风量分配与布局。 相似文献
12.
柴油汽车的尾气排放及危害柴油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包含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具气、液、固等3态。有机物(主要是碳氢)来源于未燃烧的燃油和机油,也有一些是未完全燃烧的产物;无机物包括硫化物、碳粒和含氮的化合物。气态排放物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气态碳氢;固态排放物是微小的球状碳粒(直径10~80微米),称为固态物,一般也称作碳烟;液态排放物是碳氢(HC)和硫氧化物(SOx),其中碳氢的氢(H)、碳(C)原子比例从2:1到9:1,包括醛、烷烃、稀烃(直链或支链)和芳香烃(单环和多环)。在碳粒表面吸附有… 相似文献
13.
14.
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及炭烟等。在相同工况下汽油机排放的CO、HC和NOx的排放量比柴油机大,因此目前国家标准中对汽油机主要限制CO、HC和NOx的排放量。而柴油机由于其燃烧时混合气形成的时间非常短,在空气不足或混合气不均匀的情况下主要是产生炭烟污染,因此排放标准中主要限制柴油机排气的烟度。 相似文献
15.
滴灌技术是保证植物生长效果的有效手段,这种方式具有节水效果显著、不破坏土壤结构、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为研究公路边坡坡度对滴灌渗流及滴灌喷头间距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Richards方程的有限元软件HYDRUS,对不同坡度的边坡滴灌渗流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浸润线不对称的趋势增加;坡度小于35°时,平均浸润增长幅度小于0.097cm/(°),当坡度大于35°时,浸润范围随坡度增加而快速增长,其平均增长速率为0.7cm/(°)。基于曲线拟合和归一化方法建立了以滴灌时间和边坡坡度为变量的壤土浸润函数。 相似文献
16.
17.
隧道内路面坡度和车速对车辆烟雾排放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发动机台架和柴油车道路排放测试,研究公路隧道内路面坡度和车速对车辆烟雾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内路面坡度的升高,车辆烟雾排放量增加;坡度每升高1度,烟雾排放量增加40%-125%;3%的路面坡度导致烟雾排放急剧上升225%-650%。在隧道内行车速度越高,烟雾排放量越大;车速提高10km/h烟雾排放量增加20%-25%;超过70km/h的车速将导致烟雾排放量的急剧升高。研究结果为公路隧道设计和隧道内行车速度调控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轿车发动机起动怠速工况排放物的特点,介绍了国际上目前降低轿车发动机起动怠速工况有害排放物所采用的最新技术措施,即采用高能点火与2次,多次点火技术,电加热催化转化器和二次空气泵联合技术,碳氢吸附器,二段燃烧与反应式排气管,REPO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20.
第二代车载诊断系统(OBD Ⅱ)能检测出燃油蒸发排放物控制(EVAP)系统中比针眼还小的泄漏。然而,要查出具体的泄漏之处却需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及合适的仪器和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