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超级电容电动汽车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超级电容器特点,阐述了超级电容器在混合能源电动汽车上的作用与应用的情况。评述了以超级电容器为唯一能源的电动汽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研发情况。认为:超级电容器作为辅助能源在混合能源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得到重视;以超级电容器为唯一能源的电动汽车,也将成为在我国北方城市、作为固定路线运行的城市公交车而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氢能源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氢能源的研究和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主要的氢能制取和储存技术,针对当前氢能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各国汽车业氢能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探讨了加快氢能源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郑俊 《车时代》2021,(1):32-33
当前氢能源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被广泛提及。本文主要介绍世界首条商业化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的车辆概况和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并结合氢能源有轨电车的实际运营情况从建章立制、人员取证、作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从专业、政策等方面对后续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思考,提出重点关注氢能源与有轨电车结合后车辆的安全性、适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清洁能源是港口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对于港区可用的清洁能源形式以及相关自然资源禀赋缺乏统筹规划和合理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港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中国港口实现“双碳”目标,解决港口能耗大、碳排放量高的用能结构性问题,对国内外港口与清洁能源融合的发展现状与不足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目前中国港口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清洁能源应用模式单一、清洁能源渗透率低、多能源并网技术存在瓶颈、绿氢制储注供一体化应用欠缺等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港口自然资源禀赋,分析港口用能形态和用能模式特征,提出在“源-网-荷”这3个方面形成多能源融合局面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发展模式,形成碳减排的港口能源融合体系,增强了港口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和自洽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发电与耗能制氢相结合的港口与清洁能源融合场景,明确了以发电/储能系统-电网-港口装备/在港船舶用能为主体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拓扑结构,提出了包括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示范试点在内的多项发展路径。以宁波舟山港为对象,规划建设了以能源层、控制层、电网层和负荷层为核心的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集成应用系统架构。依托于港区的自然禀...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高速运转的过程中,能源的损耗量正在不断增加。由于大部分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建立在资源耗竭之上的经济发展难以持久。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使能源应用走上了循环环保的道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能源可持续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胡强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14-215,220,M0023
能源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能源危机问题,这也让国家对于能源节约十分重视,要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城市建筑集中供热供暖会消耗很大的能源。所以,当前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就需要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提升供暖效率,确保供暖的效果。基于此,现就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应用作若干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混合能源控制器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多种能源混合供电的工作流程,并对混合能源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8.
随着《格拉斯哥气候大会》的落幕,各国都承受气候治理的压力,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天然气作为首要的减碳工具,在碳达峰的欧美,交通能源的碳排放逆市上扬,才有了LNG减碳之争。通过欧盟论碳的结论分析,深入探讨替代能源的参数,指出欧美的碳达峰之路不可复制,对电动车与氢燃料车的应用研发进行点评,明确目前的技术与市场的成熟度尚不足以支持长距离重卡运输的需求,提出中国碳达峰过程中应加大LNG在交通能源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交通能源的减碳,而且能够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赢得时间,是不可多得的过渡能源,LNG重卡也将成为减碳的主力军,为发展中国家的碳达峰引路。同时指出,LNG重卡行业面临严重威胁,LNG价格涨跌无序,亟需政策加持,要求将LNG与柴油价格挂钩联动,稳定产业利益相关者的信心,鼓励LNG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能源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社会,开发和应用新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解决能源问题不仅要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更要着眼于环境,文中论述了氢能用于汽车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器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居民电器的逐渐增多,我国的电气能源提供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电气能源供给不足,老化的电气设备还在继续使用,已经限制了我国能源的有效发展。节能设计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强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节能效率。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液化天然气这一低温清洁能源在商用车上的应用,根据技术开发的深入和供气系统的不断升级,分别经历了饱和蒸汽压阶段、自增压阶段、低温潜液泵主动供气(LPP)阶段及高压直喷(HPDI)阶段,阐述了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的发展,并针对每一阶段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最后提出了清洁能源在商用车上未来发展的方向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南宁市公共交通清洁能源应用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南宁市发展清洁能源公共交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及目前南宁市公共交通清洁能源的可能选择,最后提出了南宁市发展清洁能源公共交通的步骤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晓华 《商用汽车》2012,(17):60-62
100多年来全球汽车应用的传统能源是柴油和汽油,而汽车已是石油消耗的重点领域,是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源头.如今,节能环保成为席卷全球的风潮,在多种汽车书能方案中,使用替代能源逐渐被大家所接受,而大力推广使用汽车替代能源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方向.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名誉会长姚明德在日前召开第9届客车市场研究会上对道路运输领域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详解.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太阳能集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上化石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人类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是无限的。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法和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是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能源和环境两个根本问题的主要途径。由于黑色沥青路面具有很强的吸收太阳能的能力,利用沥青路面吸收太阳能成为了一项新型的能源利用技术。基于我国在能源需求和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等方面的现状,归纳了沥青路面太阳能集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总结了沥青路面太阳能集热规律。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数值及试验研究太阳能的转换、沥青路面集热器的优化和能量的跨季节存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舍弗勒充分利用公司在材料技术、成型技术和表面处理等方面的传统核心技术开发了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金属双极板。此外,舍弗勒还发挥自身在工业和汽车行业的优势,从能源生产到能源在车辆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到能源链的各个环节之中。据介绍,双极板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通过薄层金属板的精确成型  相似文献   

16.
<正>"移动能源+"解决方案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不但可以使出行得到绿色能源的保障,还可有效降低排放,带来可观的环保效益。2015年4月13日,中国新首富李河君带着旗下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关于移动能源解决方案的发布会。会上,汉能正式推出了集电气设计、系统集成、储能、智能化控制和精准电力配送为一体的移动能源解决方案,并与汽车制造商启动了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能源大国,我国拥有着丰富的风能、水能、潮汐能和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支持。鉴于我国的风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实际状况,加强对风力发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就成为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必然。区域人口分布的不均匀也使得地方用电需求差异较大,对此需要促进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本文就风力发电并网技术以及电能质量控制对策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中国能源服务网》(www.edsm.cn)推出的EDSM1000能源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节能环保中的表现分析,较祥细介绍了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和性能,阐述了该系统对于节能环保事业方面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22,(24):44-45
<正>可持续发展、能源转型、能源安全等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中国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支持政策,氢能有望获得加速发展,在未来几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所谓地下区域能源管廊,即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多种能源管线的隧道及其附属设施,具有节约地下空间、方便管线检修、避免道路重复开挖等优点。能源管廊在我国多个城市中已有应用实例,技术日渐成熟,规模逐渐增长。但城市中各项工程施工,为管廊的保护带来诸多问题。以某地下区域能源管廊保护性监测工程为例,简要介绍了地下管廊监测方案,综合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能源管廊的各项参数的变形规律,总结了地下管廊的监测要点,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