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际航运中心内涵 现代国际航运中心就是国际航运船舶流、国际航运信息流和国际航运资金流集聚规模位于世界前列的国际化港口城市(即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国际航运信息流中心+国际航运资金流中心),是港口城市在国际海运服务业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0,33(3)
<正>国际航运中心解析现代化的海港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基地,货物海陆联运的枢纽,国际商品贮存、集散和分拨中心,贸易、加工业和相关服务业的聚散地,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很多港口城市在发展战略中  相似文献   

3.
井艳 《中国港口》2008,(5):51-52
<正>一、文化认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新指标禀赋差异和竞争优势决定了各国际航运中心的不同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世界公认"的标准是,国际港航业人士对于一个国际航运中心文化精神、价值观、发展模式、发展水平、国际地位和对国际港航业贡献度等内容的综合评价。它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心理认同,是客户对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精神面貌等的直接感受,表现为关注程度、满意程度和信心期待等,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中国航运经济发展不错的几个港口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某国际航运中心的奢侈目标,似乎吞吐量翻个番,集装箱量突破一个数,便可以坐稳国际航运中心里的交椅了。有些城市则谦虚一些。提出未来几年加大航道、港口建设,争取形成某种规模的航运中心。此现象套用一句广告语今年,你建(国际航运中心)了吗?  相似文献   

5.
<正>广州市长陈建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广州打造为"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国际航运中心和华南交通枢纽",后来在报告修改时又把"国际航运中心"的位置提到第二位。至此,"国际航运中心"首次进入广州市正式的城市定位,而且,是四个城市定位中最大的亮点。相比较而言,"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都没有相关的认定标准,世界上符合这些提法的城市多得很,很难体现出广州在世界城市坐标体系中的地位。华南交通枢纽则广州早已是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航运经济发展不错的几个港口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某国际航运中心的奢侈目标,似乎吞吐量翻个番,集装箱量突破一个数,便可以坐稳国际航运中心里的交椅了。有些城市则谦虚一些,提出未来几年加大航道、港口建设,争取形成某种规模的航运中心。此现象套用一句广告语:今年,你建(国际航运中心)了吗?  相似文献   

7.
马硕 《珠江水运》2011,(1):97-99
国际航运中心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对那些以国际流动性为特征的服务型和知识型航运业务具有竞争力,从而在这些领域里市场份额大、国际排名领先的城市。上海需要一个完整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建立应基于两点,即对国际航运业和今后发展方向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上海本身优劣势的充分了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航运贸易格局不断发生变化,"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沿线国家和港口城市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2016年,宁波—舟山港跻身准全球型航运中心之列,向国际航运中心又迈进了一步。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国际航运中心,其发展经营模式位居世界领先地位,有许多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研究学习。本文主要从区位优势、政策扶持、人才引进、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新加坡港,总结其成功经验,并对宁波-舟山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部分领先港口已经向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其中东京、伦敦、纽约、鹿特丹、中国香港、新加坡在向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转型中走在前列,他们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国际航运中心的运行轨迹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经历了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进而从大西洋沿岸向亚洲太平洋区域的转移,形成了目前"西欧板块""北美板块""东亚板块"三足鼎立的格局。近年来,世界海运需求重心正向中国转移,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我国经济政策的支持引导均为中国部分城市确立国际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10,33(3):13-15
<正>国际航运中心的演变与发展世界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演变轨迹。从空间上分析,这条轨迹与世界经济发展重心转移的轨迹是一致的,并形成了几个"板块";从时间上分析,国际航运中心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世界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变化,其功能也在相应地调整与变化。国际航运中心的兴衰  相似文献   

11.
《航海教育研究》2013,(1):72-72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上海中心于2013年2月25日在浦东揭幕。作为全国首家由国际性行业组织设立的民办非企业组织,该中心的成立既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事件,也是我国社团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创新和突破。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是一个具有100多年历史,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运营最多样化的国际航运组织,一直致力于提升国际航运政策和法规的公正和平衡。目前国际海运和相关行业中有将近3/4的交易采用了该公会的标准合同和条款。截至2011年,公会已拥有2500多个会员,包括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的船东、船舶代理和经纪人、保险公司、保赔协会和其他航运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成立上海中心,将对上海航运产业带来更大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2.
俞彤辉 《中国港口》2012,(11):15-18
<正>广州港口由广州港(海港)和广州内河港组成,地处珠江入海口处、珠三角中心地带,海运、河运发达,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条件优越,是广东省能源、原材料和外贸物资的主要中转港,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随着港口的持续发展与功能的完善,广州港口正逐步成为广州市拓展城市功能、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托,以及华南和华中地区广泛连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支撑。因此,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强化广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1995年底,国务院决定以上海为核心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加快实现把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战略目标。集散功能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先导功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则是集散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沟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主要通道和腹地进出口货物的中转枢纽,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通过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成立上海组合港、长江口拦门沙外深水港区选址前期工作等措施,加快建设步伐。这些措施都是十分必要的。但  相似文献   

14.
当代的国际航运中心是指在某一国际性区域范围内,取得众所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并以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纽带,带动所在和相关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合理布局,实现相关资源最佳配置的港口城市。在世界主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中,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1 国际航运中心定义的发展 由于国际港航界对国际航运中心至今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而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样有如此多的城市将建设航运中心作为发展目标,因此,我国学者对国际航运中心定义的争论最为热烈。从1996年1月国务院领导在沪正式宣布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来,关于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已经出现多种定义和解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6.
吕航 《中国船检》2003,(8):32-36
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每天迎来送往着数以百计来自世界各国的船只。一个世纪前,上海就曾是世界著名的商港和东亚地区航运中心。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上海再次成为各国航商核心运营机构汇集,全球船东开辟跨洋班轮航线的首选大港。而这归功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作出的一个英明决策——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这是继上海的金融、贸易、经济三大中心战略决策后的又一宏伟构想。把一个充满怀旧与浪漫、现代与时尚的国际都会,推向了世纪与世界的焦点,去迎接扑面而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3月12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在大连海事大学挂牌成立.此举对促进大连港航和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港口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港口城市更体现出外向型集聚经济的特征,是参与世界分工的核心区域。港口是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商流和信息流等各种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平台,使各种资源不断得到优化配置,形成了诸多具有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等功能的国际著名港口城市。水运具有占地少、运能大,能耗、污染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长期发展的战略,发挥港口优势是港口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一、舟山港是上海国际 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世界著名的香港、新加坡、鹿特丹、汉堡、伦敦、纽约等国际航运中心,虽没有统一的模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却有着明显的标志和共同的功能; 一是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转口贸易的航运枢纽,腹地经济发达,拥有充沛的进出口货源,尤其是集装箱的运量; 二是拥有深水航道、深水港口; 三是区位条件优越,靠近国际航线,集疏运能力强; 四是设有国际航运交易市场,航运市场发达;而且与世界主要港口,建立和应用EDI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20.
洋山港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严 《水运管理》1999,(8):2-5,40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既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政治斗争和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意义重大。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当代国际海运业的主流,集装箱运输出现了船舶大型化等一系列新趋势,因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是要建设具有15米水深的集装箱枢纽港。鉴于上海不具有满足上述要求的深水岸线资源,选择离上海最近且具15米水深岸线的港址就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一项紧迫任务,邻近上海的浙江嵊泗县洋山港具备上述条件。经多方案的比选论证,确定洋山港为上海建设集装箱深水枢纽港的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