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串行数据和换挡模式开关(图1)换挡模式开关:允许驾驶员选择2种不同的换挡模式,运动模式和经济换挡模式。在变速器控制模块(TCM)中对运动模式编程后,提高了变速器管路压力并扩展了换挡点,增强了车辆操控性能。在经济模式下,变速器控制模块使用标准编程,允许正常管路压力和换挡。运动模式开关是位于或接近电子PRNDL总  相似文献   

2.
汽车转向组合开关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岩睿  夏群生  何乐 《汽车工程》2004,26(3):336-340
确定了换挡力、换挡力的平均下降梯度、换挡位移等体现组合开关结构的力特性参数以及总分、力感、位置感等体现人操作组合开关时感觉的主观评价指标,通过力特性参数的测量结果与主观评价试验的数据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力特性参数的确立是有价值的,对组合开关的设计和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换挡电磁阀(SS1和SS2) 如图320所示,换挡电磁阀1和换挡电磁阀2(SS1和SS2)是电一液执行器,断电时关闭油路,通电时接通油路。PCM通过决定何时接通或断开各换挡电磁阀来影响换挡阀的位置,从而控制变速驱动桥在1、2、3或4挡的工作。如果SS1或SS2中有一个不能接通或断开,就会导致换挡错误,具体与故障模式和手控杆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某上市车型售后市场反馈换挡困难问题,对售后故障件数据分析,得到主要影响因素有离合器、换挡操纵机构及离合总泵。通过对售后故障件的检测,确定故障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改良装配工艺、优化从动盘材料、增加散热槽数目、改良花键毂倒角及表面处理提升了离合器换挡稳定性;优化焊接工艺保证了换挡操纵机构的可靠性;改良清洁及装配工艺及运输方法解决了离合总泵漏油问题,最终解决了换挡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AMT换挡品质,通过对换挡过程理想的发动机速度和转矩特性曲线的分析,将换挡过程发动机控制分为转速控制模式和转矩控制模式,制定了基于CAN总线的换挡过程发动机控制策略,并在Unimog U4000车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满足实时性要求,有利于缩短换挡时间,减小车速损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在电动AMT换挡过程出现堵转时通过位置自调整实现换挡的方法。该方法在满足换挡冲击度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先恒定占空比然后通过正负斜率的控制方法冲破堵转位置,若该方法失效,则控制执行机构进行位置回退自调整,以缩短再次重新进入整个换挡过程的时间,并提高换挡单次成功率和AMT换挡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锁销式同步器是汽车变速器中常见的一种总成,以其换挡可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式汽车变速器中,是汽车换挡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变速器能否实现换挡。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2006,(10):48-50
安例一 故障现象:一辆CL125—2春兰豹摩托车行驶43600余公里,因换挡轴组件中的动板断裂,维修工更换复装时操作不慎,将换挡齿轮鼓用于紧固换挡凸轮的M6螺纹拧坏,无法修复,只得分解曲轴箱更换换挡齿轮鼓。重新复装发现,发动机在冷机状态下换挡困难,摩托车行驶5km后,热机时换挡情况有所好转,维修工检查了换挡凸轮及止动器扭簧以及换挡轴组件,未能排除故障,其冷机换挡困难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美国和日本自动换挡变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时至今日,在欧洲一般的手动换挡变速器,还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然而,使用者们也期望着对于手动换挡变速器操作的舒适性,进行不断地改进。本文讨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温度对换挡性能的影响,其在低温时,对换挡力-时间-特性曲线的影响是可观的。本文特对由此而造成的原因和影响,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轿车换挡规律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TU3.2电控发动机的稳态特性、变速器设计参数和富康轿车整车参数,设计了该车动力性换挡规律和经济性换挡规律,在转鼓试验台上进行了ECE15工况下的换挡规律优化试验,并对换挡规律台架优化试验方法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经济性换挡规律使得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动力性换挡规律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换挡前后加速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电子换挡器的换挡性能,基于英飞凌TC234微处理器设计了电子换挡控制器的硬件平台,利用AUTOSAR工具建立了电子换挡控制器,包含基础软件、运行时环境和应用层软件的层次化软件架构,并在MATLAB/Simulink中完成应用层核心控制算法的图形化开发和代码自动生成,最后在变速器总成上对系统功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较好地实现了系统目标,挡位角度自学习结果偏差远小于0.5°,换挡电机的位置控制偏差小于0.35°,挡位角度自学习算法与换挡电机位置控制算法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控制精度,系统性能满足电子换挡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换挡过程通常是根据发动机的负荷及车速信号来决定换挡时刻的,具体而言,其控制模块TCM(PCM)根据发动机转速、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及车速传感器所传递的信号,综合分析之后驱动换挡电磁阀动作,进而使液压系统的换挡阀将变速器切换到所需要的挡位。在常规的维修过程中,对于不能自动换挡的故障,通常只需要确定上述几个传感器的信号是否异常及控制模块所驱动的电磁阀能否正常动作,  相似文献   

13.
车辆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对换挡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小客车上进行的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技术应用研究。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系统由电控汽油机、4速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组成,利用I^2C总线实现两个电子控制单元的信息共享与动力传动系统的协调控制。重点研究了在1-2升挡过程中采用不同一体化控制策略对换挡冲击的影响。试验表明,对于由电控汽油机和电液式自动变速器组成的小客车动力传动系统,通过推迟点火的方式减小升挡惯性相的发动机输出转矩可以达到减小换挡冲击的目的,同时,采用发动机转矩控制 主油压控制的控制策略,可以大幅度地减小换挡冲击。  相似文献   

14.
道路试验是诊断、分析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故障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检验各制动器、离合器是否打滑,并观察换挡情况。道路试验的内容主要有:检查换挡车速、换挡质量,以及换挡执行元件有无打滑。进行路试之前,应先让车辆以中低速行驶5~10分钟,让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都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然后对自动变速器进行基本检查,确信没有问题时再进行路试.在路试中注意检查以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动变速器控制换挡的两个最主要的参数是节气门开度(TPS)信号和车速(VSS)信号,在一定的节气门开度下,达到一定的车速范围时,变速器应该处于某一个特定的挡位,自动变速器维修手册一般以表格或图形的形式给出该自动变速器的换挡点,如果自动变速器实际所处的挡位不符合换挡点图表的要求,说明其换挡点不正确。  相似文献   

16.
开发了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测试仿真台及电控单元,通过试验分析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影响轿车换挡品质的主要因素,即换挡过程中作用在结合元件上的油压突变及换挡电磁阀动作时间长短。指出,液力变矩器的闭锁控制也对换挡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町以更好的改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7.
4T45E自动变速器使用两个换挡电磁阀控制各前进挡的换挡,这两个电磁阀结构相IN,只有ON或OFF两种状态,是开/关式电磁阀。两个电磁阀以ON、OFF的顺序组合形成控制1—2换挡阀、2—3换挡阀和3—4换挡阀的油液,不同挡位两个电磁阀的状态如表30所示。  相似文献   

18.
<正>一、测试目的变速器换挡性能主要指标有换挡频率、换挡成功率、不同挡位的换挡时间和换挡时机等,AMT(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性能指标参照驾驶员熟练操作手动挡变速器的换挡性能,所以,测试手动挡变速器换挡性能在AMT的开发过程中对于AMT换挡性能的改进、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测试手动挡变速器的换挡性能目的就是将AMT的换挡性能提高到手动换挡性能的水平。本次试验是在福田重卡上对手  相似文献   

19.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换挡品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换挡品质控制。详细介绍了换挡品质控制的主油压控制、发动机断油控制方法。最后给出了换挡品质控制试验结果。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换挡品质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系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是基于手动变速器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变速器挡位按奇、偶数分开布置,分别与两个离合器连接,通过离合器的交替切换完成换挡过程,以实现动力换挡。它综合了AMT的优势和AT动力换挡的优点,具有很好的换挡品质和车辆动力性、经济性,比较适合我国目前以手动变速器占主导地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