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接驳效果直接影响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由此形成公交接运线路的优化问题(FBNDP)。基于接驳公交线网的既有模型研究,综合考虑接运效率、乘客出行成本等因素建立接驳公交线网的数学模型;基于既有模型特点和求解方法,提出采用元胞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的方法。以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西关十字"和"省政府"两站周围的接驳线网布设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经典遗传算法和元胞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在迭代次数和求解目标函数上元胞遗传算法都要优于经典遗传算法,从而证明元胞遗传算法用于接驳线网优化问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TOD模式下的交通发展模式旨在构建与片区高强度开发建设相匹配的交通接驳系统,完善的接驳系统对于提升片区吸引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TOD模式下站点交通特性及周边道路结构形态配置,通过类型学方法,按照"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不同类别的TOD站点,解读相应的规划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以城市轨道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整体出行服务的综合效益与吸引力,结合深圳、佛山等城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接驳体系规划研究经验,对轨道交通与接驳交通一体化的规划设计、设施布局、实施组织、运营管理等进行研究分析.从研究阶段、用地保障、布局原则、换乘距离、实施落实、使用效果、出行便利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轨道交通与接驳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相结合的出行方式将成为城市缓解路面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应用Logit模型对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预测,以苏州轨道交通为例,通过SPSS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和检验,精度为85.3%.可见,Logit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对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东莞市TOD应用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新  伏海艳 《城市交通》2007,5(4):51-55
针对中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TOD策略对于人口密集、土地紧缺城市的指导意义及实践价值.以东莞市为例,介绍了《东莞市域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策略研究》的工作思路及主要结论.通过对轨道交通沿线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实现交通与土地协同发展,提升轨道交通综合效益.而作好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控制、储备以及一体化的交通接驳规划则是实施TOD策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万涛  高煦明  刘杰  郭鹏  李科 《城市交通》2021,19(2):112-120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可在提取轨道交通出行链信息的基础上获得各车站的客流来源空间分布,并应用于交通规划中.首先,提出获取轨道交通出行链信息和车站客流来源分布的计算流程以及其中涉及的轨道交通基站检测、出行端点识别、轨道交通乘车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其次,使用中国移动手机信令数据得到天津市轨道交通全网车站的客流来源空间分布.基于车站客流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对车站进行分类,根据各类型车站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接驳改善策略.选取典型车站,对与其接驳的公共汽车线路进行走向与站点的优化设计.研究表明,不同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来源的空间分布形态具有差异性,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可获取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来源的空间分布形态,为实现"一站一策"的精准接驳规划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布设效果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效率.为了探讨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的最优布设方案,以最少线路接运最大客流量为目标,建立了线路生成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求解该模型的改进遗传算法.以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和刘家窑站的接运公交线路布设方案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轨道交通站点布设6条接运公交线路能够使接运公交线路的载运能力最大,为205人/(km/h).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的换乘效率,本文考虑轨道交通出行者的个人属性、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出行属性等建立基于Logit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接驳选择预测模型。借助spss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者的家庭收入、接驳距离、接驳费用等因素对接驳轨道交通均有影响。模型的精度高达81%,接驳选择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对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在公交规划研究中,常将公交网络规划问题分解为公交路线设计和行车时刻表设计,并尝试运用非传统优化方法解决,但对于多种公交模式换乘背景下的公交线路与时刻表协调优化问题的研究较为缺乏.文中以直接服务于轨道交通的接运公交为研究对象,在实现接运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条件下,构建接运公交的路线选择与时刻表协调优化模型,并设计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接运公交路线与时刻表的协同编制,并通过实例分析检验模型.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分析并总结了轨道交通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各阶段轨道与常规公交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存在的接驳性和竞争性关系,并据此针对常规公交线路具体情况,分别提出了城市轨道接驳性线路和竞争性线路规划模式。最后以深圳市轨道接驳线网优化调整为例,对上述理论方法进行了实例阐述.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