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迟宝璋 《中国铁路》2006,(12):20-24
烟大铁路轮渡项目是一个集铁路、港口、渡船、栈桥、海上安监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强化管理,全面实现了质量、工期、投资、安全、环保“五控制”的目标。项目建设坚持技术创新,在客货滚装渡船上第一次采用了第三代电力推进系统,铁路栈桥采用了技术成熟的“一对五”滑动道岔技术,主要技术装备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选用适用的施工工艺,解决了因海况复杂可能对工期造成的影响,保证了工程质量;制定了确保渡船安全运行的14条措施;强化“以人为本”理念,为旅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2.
长交路轮乘制条件下,对内燃机车燃油消耗的考核因无科学依据,导致机车燃油消耗大大增加,为此研制了一套油耗统计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每名乘务员用油数量的准确记录和各级应用、管理部门燃油消耗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3.
列车牵引能耗对铁路运输成本和行业能耗有着重要影响,机车燃油消耗包括牵引运行燃油消耗和惰力运行、制动运行或空转时燃油消耗。在燃油消耗分析基础上,对一度停车办法额外能耗进行计算。在编组站到达场,内燃机车担当牵引任务时,采用一度停车办法会占用线路有效能力,产生额外燃油消耗,因此,此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列车牵引能耗对铁路运输成本和行业能耗有着重要影响,机车燃油消耗包括牵引运行燃油消耗和惰力运行、制动运行或空转时燃油消耗.在燃油消耗分析基础上,对一度停车办法额外能耗进行计算.在编组站到达场,内燃机车担当牵引任务时,采用一度停车办法会占用线路有效能力,产生额外燃油消耗,因此,此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津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2):36-37,56
车载燃油监测系统是一套对运用机车和非运用机车的燃油消耗进行精确监测的系统,现对车载燃油监测系统的功能、构造、技术要求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调车内燃机车燃油消耗远景自动计算系统的结构和主要部件,列出了对各部件的基本要求,论证了燃油自动测量的间隔性(周期性),分析了根据可卸式模块和数据解码自动化系统实现的几种换班时燃油总消耗量的计算算法,这些算法能保证司机换班时燃油总消耗量的计算并且在计算中考虑了整备作业时的加油,能减除与列车牵引无关的未按指令发生的燃油消耗,还能在计算消耗量的基础上做出燃油节约或过耗的评价,分析了内燃机车燃油箱中燃油密度自动测量对司机换班(运行)时燃油消耗计算精确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全俄铁道运输科学研究院开发了一种供调车内燃机车燃油消耗统计、检测和分析用的试验型自动化系统。文内介绍了这一系统的结构及其特性,分析了在各种型式调车作业时柴油机在主要工况下的工作时间和燃油消耗。  相似文献   

8.
文章为俄罗斯东南铁路局Tамбов机务段机车司机В.И.Николаев的经验总结。作者通过分析燃油系统的结构、燃油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燃油的基本特性,总结了影响燃油经济消耗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减少燃油消耗的实际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T.  Hasegawa日  T.  Kuno日  K.  Kita日  A.  Kai日  Y.  Takemura日  O.  Yoshii日  T.  Okazaki日  H.  Miyazaki日  孙丹红译 《国外内燃机》2014,(1):44-47
近年来,由于对工业用发动机运行平顺性和低燃油耗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要求农业、园林及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用发动机具有高功率、低燃油耗和低噪声的特点。此外,即使是小型发动机,其电子控制装置的发展趋势也需保持一致。基于这些背景,开发了采用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新型非道路用直喷式柴油机,以满足上述要求。评述了在小排量非道路用柴油机上采用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以及优化燃烧系统和喷油特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的任务是在燃料燃烧期间将其化学能经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发动机发明至今,人们一直在追求高效而洁净的能量转换过程和方法。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协调发动机、燃油和燃油喷射系统之间的关系。燃油喷射系统负责将燃油注入发动机燃烧室并促使其燃烧。虽然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甚至利用了电子装置,空气与燃料的均匀混合以及完全燃烧的理想仍然尚未实现。近十二年以来,在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和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研发过程中,虽然完全燃烧的问题仍未解决,污染物的成因仍不十分明确,但大量工作仍是围绕降低污染物排放进行的。作为整个能量传递系统的组成部分,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和所有参数非常重要,对其充分了解有助于提供理想的清洁能源。DUAP燃油喷射系统的开发重点是高效高质量地进行燃油的喷射、雾化和燃烧,以及在各种发动机负荷条件下和燃用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燃油时的运用灵活性。沿着这一方向去思考,传统的机械式和现代的燃油喷射系统(诸如共轨系统,包括压电陶瓷技术),在燃油雾化和在整个燃烧室的分布方面,均仍有很大潜力。这两个参数决定着燃油的燃烧效果和清洁能源的最佳化传递过程。必须对高性能材料的使用和生产-测量-试验过程进行不断改进。也就是说,重新设计流程,包括技术、商业和社会层面。利用这种系统化再造过程,遵循工程规范,井井有条,就可以使燃油消耗和喷射系统组件的寿命提高一个档次。一个实例就是:在一台采用传统机械式喷射系统改进型发动机中燃油消耗降低了3.5%;用共轨喷油器,运行寿命超9000 h。DUAP公司的燃油喷射系统适用各种燃油,通过燃油的高效燃烧可提供清洁能源。为生产最优化的部件需要对设计和工艺进行深入了解。具备这种能力,是全面满足制造方、购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