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汕头疏港铁路主要解决粤东地区港口货物集疏运困难,区域内部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而其线路总图方案如何布置急需规划。因此,在既有广梅汕铁路能力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文中基于案例分析方法提出3种备选接轨方案,并从线路长度、征地拆迁、工程投资、接轨条件、城市规划及地方意见等方面综合比选,最终确定将疏港铁路引入汕头站、调整汕头站的总图布置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窑监河段为依托进行概化水槽试验,对有和无边滩条件下,弯曲分汊河段河床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边滩和无边滩条件下河道深泓线的变化规律相同,有边滩时河床平均高程比无边滩时略低;对于分流区,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右岸,断面的最底点也相应偏向右岸;对于分汊区和汇流区,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左岸,江心洲右沿冲刷幅度较无边滩时大,断面的整体形态也相应偏向左岸;边滩对江心洲的演变也产生影响,有边滩时的江心洲体积比无边滩时要小。  相似文献   

3.
工程概况某大桥桥位地处河道蛇弯,蜿蜒于宽阔的草原湿地上,属平原区蜿蜒型河段,左岸为河漫滩,建有人工的江堤,右岸为高漫滩,河床坡降小,河床土质为低液限粘土、细砂、中砂。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最早的高架铁路是英国在伦敦市区修建的旱桥式高架铁路。1836年,格林威治至伦敦的铁路动工兴建,线路穿过市区,涉及许多住宅和庭院的拆迁。同时英国议会规定,不允许铁路与公路在市内平面交叉。为了提高车速,减少车祸,降低污染,铁路部门想出了铁路向空中发展的方案,建成这条长六公里的旱桥式高架铁路。这是世界高架铁路的雏形。  相似文献   

5.
以国道341线李子坪至梗壁公路改建工程典型路段路线比选为例,贯彻“绿色和谐”设计理念,从建设条件、技术指标、安全运营、征地拆迁、环境影响及工程规模造价等方面对路线方案进行比选分析,最终合理确定路线方案,供类似工程路线方案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南化勇  张文学 《交通标准化》2014,(11):178-180,183
根据鱼卡(红柳)至一里坪铁路线的主要货流方向、线路走向及沿线地形地貌,并结合在建敦格铁路的车站分布情况,分别从工程地质条件、引入接轨站条件、对生态保护和环境的影响、工程投资等方面对各接轨方案进行了比选分析,最终确定红柳车站接轨方案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情况多变,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制约因素较多,通过济广国家高速公路平远至兴宁段的典型路段选线实例,从安全、地形、地质、经济、拆迁、占用耕地等多方面分析比较路线方案的优缺点,初步阐述山区高速公路选线要点。  相似文献   

8.
郁江湴滩是西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南宁—西津航道整治工程的重点滩险,也是一个典型的水库回水变动区浅滩。针对湴滩的成因和碍航情况,介绍在航道选线的设计中采取靠左岸与洪水主流一致开辟新航道,用一系列丁坝来固定右岸淤积区边滩等整治措施,总结了滥滩航道的淤积碍航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08,(4):14-14
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通车,掀开南京铁路发展的第一页。100年后的3月25目,京沪高速铁路南京枢纽站征地拆迁实施协议签订,南京城市建设进入以高铁为主的新纪元。未来五年内,十条线路汇聚,通向六大方向,直接投资超过450亿元,间接投资1000多亿元,南京将成为全国铁路重大枢纽。  相似文献   

10.
曲线地段框构桥与线路斜交情况下,运用TJB型28m便梁架空轨道尚没有经验可循。TJB型28m便梁主要由纵向的主梁、横梁、梁体支座及联接构件组成;框架桥斜交角度大,便梁采取错位架空,错位长度达4m;架空时用横梁取代轨枕、用主梁取代道床;钢轨所受的荷载通过横梁及横梁与主梁的联结件传至主梁、至墩柱、至地基。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案确实可行,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的优点。通过详细介绍TJB型28m便梁架空线路结构、方案检算以及施工关键点,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强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处繁华市中心的地铁换乘车站,往往周边环境复杂,控制条件较多,对车站设计要求高。以徐州市地铁1、2号线换乘站彭城广场站为例,在站位和路由确定的前提下,结合地铁施工不能影响主路机动车道和交叉路口下方时尚大道商业拆迁困难等情况,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个方案。从建筑功能、换乘便利性、与周边商业建筑物衔接、区间线路条件、工程风险、工期和施工成本等角度对比分析3个方案,最后确定采用明-暗-盖挖结合分离岛式站台方案,以期为其他位于繁华市区的地铁换乘车站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江山港岩溶区某段河道内可能存在的隐伏溶蚀体,提出了采用拟地震化供电方式且同步采集海量数据的并行电法为主要探测技术手段,并结合钻孔揭露资料,分析了岩溶体在河道两岸下方的平面展布,进一步预测河床底部区地层的构造特征。试验研究表明:二维视电阻率断面揭示出整个测线控制区域的岩溶体的二维分布,有效地勾勒出溶蚀洞体在垂面上的埋深、大小及规模等信息;考虑到两岸溶洞在河床底部的关联性问题,提取不同深度的电阻率立体化切片,直观地显示出河道两岸溶洞在垂向上分布高程不一、大小差异明显以及右岸溶洞在河床内延展但并未贯通至左岸的特点,研究成果为流域综合治理以及后期运行维护提供科学地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归纳和总结了铁路线路智能优化与三维空间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OSG技术对空间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组织,加工处理与信息输出为一体,建立了三维空间信息模型,为铁路三维空间线路智能搜索提供可视化地理信息环境。以平面交点坐标、交点半径、纵面变坡点里程、变坡点高程为设计变量,充分考虑了空间线路平面约束、纵断面约束、平纵组合约束和环境影响约束条件,深入分析铁路三维空间线路优化费用目标函数,建立了铁路三维空间线路综合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浮点编码方式,以交点偏移距、交点曲线半径、链式变坡点高程为基因序列,针对多约束条件构成的优化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生成线路方案群;基于多目标排序矩阵方式对每代中线路方案进行适用度计算,设计了选择、交叉和变异三类遗传算子,逐代遗传进化,实现了线路方案向最优线路方案群自动搜索,完成了铁路三维空间线路智能寻优过程。以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基于vs.net、OSG、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铁路三维空间智能选线系统的开发,结合实际工程对本文的理论模型与算法进行了验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铁路选线工作复杂程度较高,涉及面较广,因此,在铁路走向方案的选择方面,必须充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然条件以及工程条件等因素。对此,本文将以织金至纳雍铁路线路走向方案选择为研究实例,详细探究在铁路线路走向选择中需要考虑的诸多方面,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包西铁路建设项目点多、线长,征地拆迁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问题复杂。为保证征地拆迁进度,按时完成工程目标,文章分析了包西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包西铁路征地拆迁工作的成功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快速公交(BRT)在公共交通中,因其快捷、舒适和高运量的特点,以及建设周期 短、投资低和见效快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然而,如何合理布设BRT线路并 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方法.本文对BRT线路规划尝试建模,以站点服务人口最大为目标, 站点及路径须满足站距、费用、线路不重复,以及几何条件等约束.模型为单目标线性0-1 规划,采用枚举法求解模型,最终给出以不同备选站为起点的多条可选线路方案,并从中 选取最优方案.此外,本文还结合非直线系数这一指标对一定区域内BRT线路站点数量 设置进行了评价.本文提出的线路规划方法可为规划人员提供一个科学规划BRT线路的 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点建设项目,其线路的基本设计和走向由城市建设规划决定,而线路具体的运营模式、系统选型、行车组织等因素则影响了线路最终的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如何选择与客运需求相适应的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保证线路运输能力能够满足城市客运初期、近期、远期的需求,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广州地铁11号线规划设计为环线,以11号线为背景讨论环线的运营模式方案。在介绍国内外现有环线线路情况、运营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广州地铁11号线可能的3种运营模式方案,并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方案进行比选研究,得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李根  汪臻 《交通与运输》2021,37(6):44-48
宜涪高铁宜昌至五峰段是沿江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为稳定该段线路方案,通过采用高分2号遥感解译及大场景识别、工程及水文地质测绘、无人机勘测、物探、钻探及示踪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深入研究沿线不良地质特征.结合线路走向、经济据点分布提出3组比选方案,综合评价各方案工程、地质、环保、吸引客流、车站、线路长度及工程投资等方面因素.研究表明,经渔洋关沿柴埠溪北侧方案和经渔洋关沿宜来高速公路方案穿越岩溶区段施工及运营期间风险可控、对地方经济推动作用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小,予以推荐.  相似文献   

19.
江门至罗定将建一条“江罗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筹备工作和线路方案初步研究从去年底已开始进行。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踏勘推荐的线路起点为鹤山市共和镇,终点为罗定市华石镇,总长143.1公里,项目投资估算总额118.44亿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咬合桩从国外引入,主要用于市政建筑项目,在桥梁深基坑中应用较少,常见咬合桩平面布置为矩形。结合岷江特大桥沐川岸拱座基坑开挖工程,咬合桩平面布置优化成拱形,较好地解决了周边房屋多拆迁阻力大、工期紧、周边水位高等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案基坑支护效果好,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工艺成熟,可为类似支护结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