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6年以前,包头车辆段由于受工艺装备限制,车钩缓冲装置不能整体拆装,需使用千斤顶压缩拆装缓冲器,方法繁琐,劳动生产率较低。另外,25型客车安装了G1型缓冲器,该缓冲器的环簧改用60Si2CrVA弹簧钢,刚度增大,使用千斤顶压缩G1型缓冲器容易造成缸体损坏,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改进车钩缓冲装置拆装工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国外客车缓冲器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国外四种客车缓冲器的基本结构,应用、维修的优、缺点及其发展趋势。建议在我国大力开发性能优良、造价适中、检修周期长的弹性胶泥结构缓冲器,为我国客车向高速化、高档化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货物列车向提速重载方向发展,新型大容量ST缓冲器得以广泛使用,逐步替代了3#缓冲器和MX-1型缓冲器,成为我国铁路货车的主型缓冲器.但是ST缓冲器被装车使用后,车钩低头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平板车装用ST缓冲器时车钩低头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货车缓冲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比较了国内外在产品材质和制造工艺上的区别,对我国现有货车缓冲器的铸造生产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指出了通用货车缓冲顺材质和铸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际重载列车缓冲器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冲器是用于缓和列车运行及调车作业时车辆之间的冲撞,吸收动能,减小车辆相互冲击时所产生的动力作用的重要货车部件之一,发展重载运输必须研制性能良好、质量可靠的缓冲器。文章在分析目前国际重载列车缓冲器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介绍Mark 50缓冲器、复式缓冲系统和前苏联Щ-1-TM型缓冲器,并对弹性胶泥缓冲器及其性能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地铁客车橡胶缓冲器参数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徐滨 《铁道车辆》1994,(12):13-16
从多年使用的情况来看,我国地铁客车橡胶缓冲器,普遍存在刚性冲击,间隙冲撞等现象,橡胶片破损严重。本文通过对地铁运用工况和该缓冲器结构,参数的分析,探讨造成刚性冲击的原因,进而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交流电动车组牵引缓冲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樾林 《铁道车辆》1993,(11):16-20
分析了国内客车和地铁电动客车的牵引缓冲装置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地铁电动客车的牵引缓冲装置为基础进行改进结构,加大断面的设计方案,设计,试制了适用于交流电动车组的牵引缓冲装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CRH2型动车组用中间缓冲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了复式橡胶缓冲器参数的设计原则:复式缓冲装置中一侧缓冲器在受到压缩变形时,另一侧的缓冲器在预压缩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并能充满由于立板移动而产生的空间;最大限度保证复式缓冲器零初始压力的特点,提升动车组车辆的运行舒适性。仿真分析和现车检测验证了中间车钩缓冲装置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地铁客车橡胶缓冲器参数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地下铁道电动客车采用的DK4型橡胶缓冲器在目前的运用状态下,满足不了地铁运营的需要,存在有刚性冲击、间隙冲撞、橡胶片严重破损等故障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地铁运用工况和缓冲器结构和参数的分析,探讨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为新干线列车开发的高性能缓冲装置的结构特点,以及试制缓冲器的装车特性试验。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HN-1型缓冲器的结构,并对不同吸能模式缓冲器的性能特点、可靠性和缓冲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橡胶缓冲器在机车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橡胶缓冲器运用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橡胶缓冲器的发展方向,得出了橡胶缓冲器的我国机车车辆上有很大发展前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以某城轨车辆用车钩缓冲装置为例,介绍了其结构组成,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建立了多编组列车模型,并进行列车的碰撞及坡道救援仿真分析,最终得到了车钩缓冲装置在碰撞及坡道救援过程中的作用力、缓冲器变形量及其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碰撞过程中,碰撞连挂面的车钩力及缓冲器变形量最大,沿列车纵向向两端面不断减小,车钩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依次逐级吸收冲击能量;在坡道救援工况中,制动速度对车钩缓冲装置的动力学性能基本无影响,增加车辆载重,其制动过程中车钩作用力变大,缓冲器行程增大。  相似文献   

14.
指出机车缓冲装置的板座、车钩外形、缓冲器等部位存在的缺点,对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外第2代单元列车的车辆连接特点及其对降低列车纵向力的作用;对无间隙牵引杆的曲线通过性能与传统车钩缓冲装置作了对比;分析了第2代单元列车用缓冲器的型式及指标;对我国重载列车用无间隙牵引杆的参数选取及缓冲器的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指出机车缓冲装置的板座、车钩外形、缓冲器等部位存在的缺点,对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的液气缓冲器调车冲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用于铁道车辆的新型液气缓冲器的工作原理,根据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对一调车冲击计算模型和仿真计算模型.通过研究4种不同工况下缓冲器动态特性曲线的变化,分析了运行阻力、缓冲介质黏度变化对缓冲器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运输危险货物的罐车将在2010年之前安装公司碰撞缓冲器,而根据UIC标准要求在油罐车上使用的能量吸收缓冲器是在2005年1月1号之后生产的。为了满足尽可能简化翻新现有车辆的需要,DurelGmnH公司可提供由DSM Engineering Plastics公司生产的ArnitelTPE—E人造橡胶的缓冲器和缓冲装置。通过提供一系列以前由位于Halle的ELH公司供应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引进的内燃机车上使用的是102型钩缓装置,装用的美国NC390型橡胶缓冲器,但其不适合我国的线路。改进的缓冲器采用环形弹簧并联结构,通过静压及落锤试验与NC390缓冲器进行对比,验证该结构可以满足国内的使用要求,而且避免了橡胶片结构反弹力对车体造成的第二次冲撞,提高了车体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周政  何忠韬 《铁道车辆》2011,49(5):11-13,47
从机械振动学的角度分析了机车车辆多孔式液气缓冲器的结构模型,并建立了单自由度振动模型,然后运用动力学基本知识建立了运动方程,通过方程的求解明确了多孔式液气缓冲器缓冲过程的运动轨迹以及影响参数,为此类缓冲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