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55年到2015年,中国海事测绘事业已走过了峥嵘60载。60年里,历经几代海测人的艰苦奋斗,中国海事测绘从刚刚起步、百废待兴发展到今天的朝气蓬勃、欣欣向荣。让我们跟随着时间的足迹,一起去见证中国海事测绘创业、发展、跨越的60年。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中国海事测绘60周年。1955年5月,交通部在广州成立了我国第一支海港测绘队伍——海港测量队,由海军海道测量部转业的15名专业人员组成。当年用仅有的1台WILD T2型经纬仪和5个六分仪、4个三杆分度仪打水砣等设备,完成从了广州市到珠江口150公里航道10余幅航行图的测绘任务,谱写了中国海事测绘历史的开篇之作。60年来,海事测绘部门作为中国海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服务我国海洋开发、助力航运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代又一代的海测职工转战祖  相似文献   

3.
1955年5月,交通部在广州黄埔港成立了我国第一支海港测量队,揭开了我国海道测量事业的新篇章。经过五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海事测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支人才辈出,装备精良,实力雄厚,享有崇高声誉,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海洋测绘队伍,为我国海洋开发和航运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回顾中国海事测绘五十载的风雨历程,值得深思,值得回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正>回首中国海事测绘60年的奋斗历程,既有第一代人的筚路蓝缕、开山启林的艰苦卓绝,也有海测后来人的厚积薄发、锐意进取的奋发有为。目前,海事测绘队伍已经具备了综合海洋测绘能力,正由港口航道走向海洋,由浅蓝走向深蓝,编织着中国海事测绘的深蓝之梦。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陈爱平表示,"到2020年,海事测绘要构建以海洋空间地理信息为基础的海事测绘产品与服务框架,测量范围由港口航道扩展到近海,实现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海事测绘成立五十周年.9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在广州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交通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洪善祥在庆典仪式前接见了海事测绘的老同志,刘功臣常务副局长在庆典仪式上回顾和总结50年来我国海事测绘工作取得的光辉成就,并明确了我国海事测绘事业未来发展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以及来自海洋测绘、海洋工程及航运界的同行和专家共20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是我国海事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充满挑战的一年,海事人为实现交通强国目标加速前行,一幅幅宏伟的海事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回望2018,有哪些中国海事的大事件值得深深回味?哪些中国海事的大事件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值此年初,《中国海事》杂志特别盘点2018年中国海事十大亮点,回望这砥砺前行的一年,期许新时代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点亮航程     
8月28日,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体委员大会在津召开,期间还举办了航测发展30年成就展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中国海事航标测绘事业发展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由海军管理的海上干线公用航标划归交通部管理,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海事测绘60年的发展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海事测绘生产力的每次跨越都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科技的不断进步又为海事测绘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从最初的六分仪目测、微波到卫星定位,从人工点测深、单波束到多波束面扫测,从手工绘图、机助制图到电子海图,从人工测绘到自动化数字测绘,中国海事测绘的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数据采集效率和数据精度不断提高,已具备了从沿海港口到远洋的综合海洋测绘能力。  相似文献   

9.
2010年8月8日,惠风和畅,秋意渐浓,<中国海事>迎来公开发行五周年的日子. 眼前的<中国海事>杂志,依然是沉甸甸的一本本,依然是色彩谐调的一页页,内容丰富的海事大事小情……忠实记录着中国海事事业的成长、壮大、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王娟,自2006年9月进入中国海事测绘大家庭至今,"80后"王娟秉承"精心、精工、精品"的核心价值理念,弘扬"绘海领航,乐创笃行"的海图精神,深耕中国民用海图事业第一线,由一名普通的海图编绘员迅速成长为东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她用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业务技能绘就了一幅幅海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矢志描绘最精准的海图  相似文献   

11.
领导贺词     
值此杂志公开发行五周年之际,向<中国海事>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谨以一名老海事工作者的身份,对<中国海事>杂志为中国海事事业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结合近年我国海事测绘的工作实际,从海事测绘装备能力、海事测绘技术应用等方面客观分析了目前海事测绘发展现状,对现阶段我国海事测绘与国际海道测量发达国家在管理理念、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中国海事测绘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航海》2022,(6):1-2
<正>陈正伟,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测绘师,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测绘中心“探海先锋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头人。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他长期奋斗在国家海洋测绘一线,曾参与第31次南极科考、中国海事南海巡航、渤海湾超大型航路扫测以及上海港多项重点工程,参与编写了《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为促进海洋测绘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获“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十大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事>杂志立足海事,服务航运,经过五年的发展和完善,以明确的定位、严谨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为我国海事界构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然而,随着近几年我国航运业的蓬勃发展,海事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取得积极成效,中国海事的社会地位稳步提升,社会影响与日俱增,这也对<中国海事>杂志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五十多年来,在中国的南海边一直活跃着一支海事测量队伍,正是他们用“宁愿一队人的辛苦,换来所有行船人的安全保障”,也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劳书写着中国海事南海海域测绘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10,33(1):80-80
<正>中国海事服务网(英文简称CNSS)成立于2006年,是集行业资讯与用户应用体验于一体的海事行业综合门户网站。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完善,目前中国海事服务网已实现全方位覆盖整个海事行业,设有船员、船舶、航运、港口、游  相似文献   

17.
征文启事     
孙加宝  望作信 《中国海事》2010,(7):F0003-F0003
2010年盛夏,《中国海事》将迎来杂志正式公开发行五周年。五年以来,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天津海事局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心支持下,杂志随着海事事业科学发展而迅速成长,这期间有成长中的坎坷和波澜,更有发展中的创造与辉煌。值此公开发行五周年之际,本刊特举办“我与《中国海事》”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8.
2018,如期而至。在祖国辽阔的水域上,随着"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一幅幅宏伟的海事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回望2017年,我们每个海事人,都是海事发展的见证者。哪些中国海事的大事件值得深深回味?哪些中国海事的大事件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值此年初,《中国海事》杂志特别盘点2017年中国海事十大事件,回望去年变化,期许新时代的海事变革。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运》2009,32(9):80-80
《中国海事》杂志是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其宗旨是着眼促进“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大力宣传国家海事政策法规,积极传播国内外海事重要信息,着力弘扬海事先进文化理念,认真探讨海事执法和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树立中国海事主管机关在国内外的良好形象,促进中吲海事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页 《上海造船》2006,(2):12-15
1 航运、港口业——中国海事发展的亮点 航运和港口,作为海事传统主业,吸引了中国海事业发展众多的关注,汇聚了中国海事发展众多的资源和优势。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中国航运和港口业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