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商船船队总运力达1.9亿t,约占全球总运力的11.8%,排名世界第三,是当之无愧的航运大国。然而,在"航运大国"这一称号的背后,却隐藏着2组数据:第一,在1.9亿t的总运力中,方便旗船的运力约为1.23亿t,而五星旗船的运力仅占1/3;第二,由国内船舶承运我国进出口货物的总量仅占1/4[1],而五星旗船承运比重不到5%。这些数据显示了我国航运企业在本国航运市场的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港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6.53亿t,约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上海港的年货物吞吐量也连续4年超过纽约、伦敦、鹿特丹等国际知名大港,蝉联世界第一。在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及货物吞吐量排名里不难看到中国港口已占据半壁江山以上,可谓之世界"大港"了,可是,中国港口地区的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等航运相关产业还是相  相似文献   

3.
刘玮 《中国船检》2013,(9):112-113
当今世界,所谓航运大国,屈指可数。而其中强者,首推希腊。举凡航运大国,莫不有所凭籍。或以实业立国,如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均是当代制造业实力最强的国家;或资源丰沛,如挪威,油气资源富足,原油出口世界第五,天然气出口世界第六;或地当要冲,如新加坡、香港,以地利之便汇聚商脉资源,在航运业占得一席之地。独有希腊,其维系世界第一航运强国地位所凭依的,似乎唯有希腊式的航运商业文明。  相似文献   

4.
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船队规模世界第三、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占7个,无论从港口规模还是实际吞吐量来看,中国已然成为国际贸易和航运大国。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和航运业的发展,近年来,涉及中方企业的海事纠纷越来越多。海事仲裁是解决世界航运贸易纠纷的重要途径,世界海运贸易纠  相似文献   

5.
<正>一、亚洲在海运相关行业中占世界总量百分比分析许多亚洲国家在世界集装箱航运及大部分相关行业领域保持并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图1显示亚洲地区在世界集装箱航运及相关行业的市场份额。当然,并非所有国家在每一个领域的参与程度都是均等的,一般地,不同的国家专注于不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一航运大国和造船大国.特别是国家以重庆为中心、全方位辐射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步伐快速实施,长江这一贯穿中国东、中、西部,促进经济发展不断跃升的黄金水道地位更加凸现。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航运大国,我国港口货运吞吐量已经连续16年居于世界首位,2017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占世界28%的份额高居榜首。航运经济繁荣的同时,我国的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占比也很高,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害和其他环境危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船舶大气污染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航运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也确立了自己航运大国的地位。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实现由"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是航运业的一次战略调整,也是航运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我国具备了成为航运强国的实力在航运基础设施方面。我国的航道、船舶、港口等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了成为航运强国的基础。在航道方面,我国内河航道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基础,构成基本航道网。在港口方面,港口建设与布局基本建成,并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迈进。在船舶方面,也向大型化、标准化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我国已拥有运输船舶17.8万艘、  相似文献   

9.
数字     
第一 国防科工委对我国船舶工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经过10到15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综合竞争力接近日本、韩国,在造船总量上,到2015年达24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在吨位方面达到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0.
《航海》2014,(1):34-35
航运保险协会在沪成立 我国第一家专业性航运保险社团组织——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于2013年12月26日在上海正式成立。目前包括航运保险中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及保险公估公司等31家会员单位。  相似文献   

11.
数据与预测     
全球商船保有量达6.64亿DWT据ISL统计,世界航运大国前十名依次为希腊、日本、德国、中国、挪威、美国、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英国。这十个国家(地区)可控商船队保有总量达到6.64亿DWT(统计船舶为1000GT及以上吨位),占到世界已知商船队总量的72.2%。其中,相当大的份额为方便旗船队,占到其总量的72.5%。据悉,以DWT统计显示,总量的90%  相似文献   

12.
钟彩 《珠江水运》2013,(20):29-31
过去,中国内地港口在世界港口中默默无闻,现在它们却正在改变着全球港口业的格局,全球港口业迎来了中国时代。一直有观点认为,我国是航运大国,而非航运强国;我国是造船大国,而非造船强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是港口大国,也是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的大幕启开,我国造船、航运、港口业踏上了突围之路。为世界造船,为全球航运,拥抱万国巨轮,造船大国、航运大国、港口大国的轮廓日  相似文献   

14.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日前表示,我国要实现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就必须致力于航运软实力的提升。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无论是从船队运力还是港口建设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海运船队运力规模已超过1亿载重吨,位居世界第四位。中远集团船舶总运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中远、中海集装箱船队运力位居世界十强。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5个港口进入世界前十位,拥有亿吨大港14个,集装箱运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造船产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5.
建国60多年来,我国交通水运行业书写了奇迹般的辉煌。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航运大国和集装箱运输大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翻天覆地,举世瞩目"。"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航运要发展,引航要适应,人才是关键。本文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怎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入手,诠释培养引航团队合作精神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正>9月16日,全球最大的航运保险协会组织——国际海上保险联盟(以下简称"I-UMI")迎来了新会员。在德国柏林举办的IUMI2015年年会上,经投票通过,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代表中国加入IUMI。IUMI主席Dieter Berg表示,中国市场的加入意味着IU-MI具备更全面的代表性,同时也践行了IUMI对于亚洲航运保险市场持续的关注和承诺。"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代表中国加入IUMI,符合我国建设国际航运保险中心的战略定位,是我国航运保险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上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是世界航运大国,已第15次连任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目前,中国拥有全球第三大规模的船队,船舶入籍登记数,居全球第八。中国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 317个,亿吨大港数量达到3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余年居世界第一。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中国占有7席。蓬勃发展的航运经济,需要一个安全畅通的水上运输环境。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作为我国水上交通安全主管  相似文献   

18.
1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颁布施行,这使得已经跻身于世界航运大国行列的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全面调整有关海事海商关系的法典。这是我国民商事法制建设的一颗硕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港口、航运的基本情况 中国是海运大国,也是港口大国。我国拥有优越的航运条件,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长江、珠江、黑龙江以及京杭大运河,为航运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运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现有年吞吐量万吨以上港口2000余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91个,对外开放港口120多外,每年接纳世界400多外国家和地区的般舶36000多艘,内河通航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航运业和造船业热点与难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我国航运业和造船业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业与造船业均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航运和造船大国,同时也是海员劳务输出大国,但与世界航运强国和造船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航运业方面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92万艘、21264.32万载重吨,其中远洋船舶2494艘、6703.86万载重吨,以载重吨位计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93%和75%。按1000总吨以上商船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