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船艇》2008,(4):48
韩国造船业巨头韩进重工集团(Hanjin)计划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建设一座造价20亿美元的造船厂。该投资计划将为菲律宾创造3万个新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2.
韩国知识经济部部长Jungkyung Choi在会见韩国造船业执行董事时,承诺未来10年将投入2.647亿美元开发绿色船舶技术。该计划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将成为影响造船业发展趋向的主要因素。同时,该计划也积极响应了IMO减排规则,当规则被实旋后.能效船舶建造和营运成为准绳.  相似文献   

3.
《船艇》2006,(3):68-68
日前,由南通亚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与日本中西机械工业所、昭和浪冷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的南通日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落户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南通日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1080万美元,目前主要业务是船舶分段建造。  相似文献   

4.
在大西洋航线和亚欧航线上早已出现了6 000TEU的大型集装箱船;一些船公司计划订造的集装箱单船运载量达到9 000TEU或10 000TEU;中海集团已经宣布计划订造9 200TEU集装箱船;英国铁行渣华公司前不久宣布,正在寻找合适厂家设计制造10 000TEU的集装箱船.全球投入运营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与日俱增,船舶大型化的趋势更加强劲,港口面对船舶大型化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法国勒阿弗尔港将投资48亿法郎改善港口设施;刚建成16米水深泊位的日本横滨港南本牧码头,设置了世界上最大的装卸桥,能装卸1.2万标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堆场能力1.7万标箱;印度尼西亚计划将巴淡岛投资2.4亿美元的港口扩建项目进行国际招标.船舶大型化对港口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化》1994,(5):27-27
据日本报道,台湾长荣海运公司和立荣海运公司计划投资8000万美元在大陆建造集装箱码头,将在5月7日两股东大会上就要作出正式决定。长荣计划投资5000万美元.在上海周边建造港口设施;立荣投资3000万美元.投资候选地有上海、青岛、广州等。由于台湾当局禁止岛内企业向大陆投资,他们将通过在巴拿马的子公司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6.
杂志     
日本造船业:风光依旧,后继乏人2005年,全球新增船舶订单量达到4901.5万总吨,保持较高水平,但同比2004年下降3.6%。当年,日本赢得的新增船舶订单量为869.8万总吨,占全球的17.7%,同比2004年下降43.9%;韩国下降3.9%;中国增长47.8%;欧洲造船协会(CESA)成员增长50.8%。继2004年的新增货船订单到达顶峰之后,2005年日本造船业、船舶修理和改装及船舶机械制造业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5年日本赢得的2500总吨及以上级的新增货船订单为354艘、1258.7万总吨;2006年6月的手持订单量为493艘、1854.6万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7月31日,三井ES控股宣布与常石造船达成一致,计划将负责商船业务的子公司三井ES造船部分股份出售给常石造船。双方计划在今年12月底之前签署最终合同,目标是在2021年10月完成交易。三井ES造船在2018年5月与常石造船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联合双方在商船方面的资源,协作进行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研发技术合作,旨在通过缩短设计周期、扩大产品范围、交换设计和制造相关的技术信息来提升双方的手持订单。  相似文献   

8.
业内动态     
《机电设备》2005,22(6):19-20
随着中国造船业蓬勃发展,不仅与近邻日本、韩国并称世界造船大国,更以巨大潜力影响着全球造船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船舶设备制造商纷纷转而将中国作为主要市场,争相来华拓展业务。今日,全球船舶设备业巨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上海宣布开设新工厂,为造船厂供应船舶设备,近距离服务于中国以及东北亚迅速发展的造船业。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船舶业务总裁苏兰亚多表示,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令人振奋,它的无限潜力吸引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理所当然首选中国、首选上海作为其拓展亚洲市场的中心,从而更大范围推进亚洲这一全球最大的商业造船市场的业务。据介绍,目前每年亚洲造船市场价值一百九十亿英镑,约占全球全部造船业总值的百分之八十。二○○四年,亚洲造船市场的新订单量和交货量都创下了历史新记录。谈到中国业务的发展,苏兰亚多一脸自信,他告诉记者,从长远发展看,上海的新工厂无疑将成为公司在亚洲的重中之重。此外,他认为中国近年来造船业的迅猛发展让人看到其广阔的前景,尤其上  相似文献   

9.
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造船业成本剧增 由泰国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亚,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造船国韩国和日本的货币先后大幅度贬值,前者由1美元兑换800韩元贬至1美元兑换1400—1700韩元,后者由1美元兑换132日元下跌至1美元兑换145日元,仅日本一家的造船成本就几乎降低10%。与此相反,在人民币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世界第三大造船国——中国造船业原有的低价位优势已丧失殆尽,船东订船意愿大幅度下降。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1998年6月1日起将船舶出口退税率由9%提高到14%,1998年底时又将出口退税率由14%上提至16%。据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测算,船舶出口退税率  相似文献   

10.
《船艇》2001,(3)
2000年韩国造船业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世界造船业霸主的日本远远地抛在其后。据克拉克松统计,2000年韩国船厂获得的造船订单为1610万总吨,而日本仅为1130万总吨。世界三大造船企业——韩国的现代、三星和大宇目前所建造的船舶占世界总量的25%。而中国的接单量约为430万总吨。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6月11日,中国船级社(CCS)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朱恺在舟山秀山岛出席了日本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新建81600DWT散货船"AGRI OCEAN"轮命名和交船仪式,并向船东颁发了船舶证书。"AGRI OCEAN"轮是常石集团为希腊船东"Erasmus Bulk Shipbuilding Ltd."定制建造,中国民生信托参与融资的散货船。常石集团系日资企业,本次交付的"AGRI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运》2006,29(2):9
据英国克拉克森日前公布全球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字,中国造船业近年发展迅速,2005年接获船舶订单达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已成功超越日本,晋身全球第二大造船国。目前全球最大造船国的前四排名顺列为韩国、欧盟、中国和日本。韩国造船厂在2005年接获的船舶订单总计1450万修正吨,远超过名列第二的欧盟所接获的850万修正吨,而中国造船厂亦接获700万修正吨的船舶订单,轻胜日本的620万修正吨。  相似文献   

13.
海外来风     
《中国船检》2006,(7):12-13
欧盟批准法国造船投资担保计划据悉,欧盟委员会现已批准法国政府加速船舶工业发展的投资担保计划。根据计划,法国政府将担保费提供给为法国船厂融资建造大型船舶(订单金额超过5100万美元)的金融机构。法国政府将造船贷款担保的上限定为80%。担保费将根据风险大小按不同的比例收  相似文献   

14.
《机电设备》2005,22(6):I0011-I0011
2005年11月2日,全球船舶设备业巨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上海宣布开设新工厂,为造船厂供应船舶设备,近距离服务于中国以及东北亚迅速发展的造船业。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令人振奋,它的无限潜力吸引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理所当然首选中国、首选上海作为其拓展亚洲市场的中心,从而更大范围推进亚洲这一全球最大的商业造船市场的业务。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上海南汇的新工厂投资额近一千万美元,是迄今为止该公司在中国的最大投资, 工厂面积九千平方米,将生产或组装方向舵、操纵、甲板机械和转向系统等重要设备。面对全球化趋势,中国造船业开始采取开放体系,以多种模式引进国外技术和制造商,建设大型设备配套基地,推动着国内船舶设备业发展。罗尔斯·罗伊斯能落户上海,对中国造船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机电设备》2006,23(4):I0017-I0019,I0021
随着中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国内船舶设备配套业发展瓶颈愈发凸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投资船舶设备业,而国外尤其是设备业发达的欧洲、日本和韩国企业也开始在中国投资设立相关企业。  相似文献   

16.
北京华铁置业公司和天津港保税区服务开发总公司等联手与日本字德运输公司近日在北京签订了合资合同,三方在天津港保税区内成立“华铁宇德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拥有资本金400万美元,其中中方占55%。该合资公司将在天津港保税区内投资800万美元修建货运码头,计划96年年中完工,并从7月份开办代理通关等业务。此外该公司将有效利用横槟、东京至天津港的水路和联接天津、河北、内蒙古、甘肃、新缰等地的铁路开展多式联运业务。  相似文献   

17.
正曾经的造船巨擘,缘何走到如今这步田地?其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近日,日本第四大船厂常石造船(TSUNEISHI SHIPBUILDING)和第八大船厂三井ES控股(原三井造船)宣布正式敲定合并事宜,持续了一年多的合并大戏终于落下帷幕。此后,三井ES造船将彻底退出船舶建造市场,转型成为"无工厂"的工程设计公司。合并后的常石造船商船建造量总计将超过川崎重工,成为仅次于今治造船株式会社、  相似文献   

18.
史婧力编译 《中国船检》2011,(3):I0008-I0009
据预测,新造船价格4年内或将恢复到2008年水平。此外,日本或因其高价位而被挤出主流造船业,使得中国和韩国的造船厂更具备价格竞争力。在海洋货币船舶融资伦敦论坛上,Arrow Shipping经理称.4年内VLCC新造船价格或许能回归到每艘1.5亿美元.好望角型每艘1亿美元。当日本退出传统造船领域,大量并购现象将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洋航务》2008,(4):14-16
关于加大我国船舶制造业宏观调控力度的建议(节选) 近几年,我国造船业高速发展,产能不断扩大,规划外造船项目大量上马、外资无序进入的问题相当严重.各省市规划能力大大超出国家规划目标,如全部完工,2010年我国造船产能将达4000万载重吨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受航运费率下行、新船价格高位、投资需求减弱的影响,日本新船订单量有所下降。为了提升竞争力,日本造船业仍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上游配套企业整合重组、推进船舶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低碳和零碳船舶领域持续发力等,此外,政府出台了第一个针对船舶供应链发展的政策,确保本国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