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120客位高速客船为例,分别以ZC法规和IMOResolutionA.749(18)以及ZC高速船安全技术规则(初稿)中有关对完整德性密准的条款,计算了该船在各种装载情况下的稳性,及在规范要求下的极限重心高度曲线,通过对改变进水口高度和加批龙骨分析,比较极限重心高度曲线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工信部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介绍5种失效模式薄弱性衡准和直接评估的最新进展,有助于将新衡准在实船设计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建造和设计委员会(SDC)4次会议把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直接评估方法提上议程,本文针对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的五种稳性失效模式——参数横摇、纯稳性丧失、骑浪/横甩、瘫船稳性和过度加速度,分别给出了直接评估的水动力原则性要求,然后针对这些水动力要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数学模型.最后结合已有的计算结果对直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为二代稳性直接评估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起重船稳性衡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重船在各种载况下必须具有良好的稳性。结合7 500 t"蓝鲸"自航全回转起重船的稳性分析结果,对IMO和各船级社的起重船稳性衡准准则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了起重船稳性衡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海事组织正在研究制定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根据已经提出的参数横摇和纯稳性丧失的第一层薄弱性衡准建议方案,对我国5艘客滚船、5艘集装箱船、5艘油船和5艘散货船进行实船验证,对第一层薄弱性衡准的建议方案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出必要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以完善新的国际完整稳性衡准规则。  相似文献   

6.
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在制定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并计划于2019年开始强制实施。作为海上救助船舶,其稳性应好于其它船舶,论文采用实际运营的3艘海上救助船对最新草案中参数横摇和纯稳性丧失的薄弱性衡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3艘海上救助船都能通过参数横摇和纯稳性丧失薄弱性衡准,具备良好的稳性性能。  相似文献   

7.
8.
正随着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在未来几年内的强制实施,将对我国造船工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所有海上船舶而言,完整稳性是船舶安全性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船舶设计建造的强制性法定要求,船舶设计,特别是新船型的开发与之密切不可分。作为强制性法定要求的船舶稳性规范,对船舶安全航行至关重要。随着第二代  相似文献   

9.
齐绍江 《世界海运》2008,31(2):30-32
介绍IMO完整稳性衡准中气象衡准评估方法及程序,以及通过模型实验办法的替代程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针对国际海事组织(IMO)目前正在制定的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中的骑浪/横甩稳性失效模式展开了研究,详细阐述了最新的衡准草案规范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以一条远洋渔船为例,开展了静水阻力拖航试验,研究了规范中所涉及的输入参数对于衡准校核结果的影响,包括静水阻力、螺旋桨推力系数等。结果表明,静水阻力数据对于校核结果的影响很大,而螺旋桨推力系数等的影响则较小。本研究对于IMO确立该衡准规范具有参考价值,对于船舶设计人员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滚装船的稳性衡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月22日,滚装客船“辽旅渡7号“在渤海航行至山东长岛县附近海域时,因机械故障失去动力,当时海面风力达7~8级,渡船只能任由风浪吹打,摇摆剧烈.  相似文献   

13.
国际海事组织(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工作组目前正在制定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针对IMO船舶设计与建造(SDC1)第一次会议草案及会议期间提出的草案,论文对最新草案中的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船型在不同工况下的参数横摇薄弱性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值的修改方案,为IMO船舶参数横摇衡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介绍近几年SLF会议及最新的SDC会议上关于第二代完整稳性中失效模式之一的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的发展进程,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深入解读第一层和第二层薄弱性评估中各个参数的确切含义,可供船舶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IMO分舱、稳性和载重线小组委员会特设工作组工作报告(IMO STAB 27/WP·3)第3·1节的提议,我们按照该报告中所述的IMO气象衡准W_3(极限角取为50°)和W_4(极限角取为40°)以及IMOA·167决议要求,在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电子计算机上完成了一些不同类型及不同尺度船舶的试算,以探讨IMO气象衡准(草案)的可行性。试算结果表明:以50°为极限角的气象衡准W_3尚不足以改进A·167决议对船舶压载状态的稳性要求,而且80%的试算船舶的极限动倾角都不超过50°。考虑到船舶横倾大于40°时,可能引起船中货物移动和甲板上浪等,使船舶发生灾难性的危险,我们认为极限角取为40°较为合适,也就是说,最大允许极限角应为: θ_L=min(40°,θ_f,θ_c) 式中θ_f——进水角θ_c——最大动倾角为了进一步探讨IMO气象衡准,我们还按照两种修改的衡准W_1′(即STAB/95提出之气象衡准W_1中的极限角改为40°)和W_4′(将W_4的横摇角计算公式中之系数C=0.76更改为0.64)进行一些补充计算,并与W_4进行比较。结果看出,对于船舶压载状态,气象衡准W_4仍不够合理,似乎系数C=0.76代之以0.64更好些。本文之要点,已作为我国政府的提案,提交给国际海事组织稳性、载重线和渔船安全分组委员会第28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正>船舶稳性是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根本技术指标之一。我国现行的国内航行海船技术法规提供的完整稳性衡准解决处于瘫船状态时的船舶稳性安全问题,是基于事故经验和高度简化力学模型的技术要求。但海事事故统计分析表明,船舶实际遭遇恶劣风浪条件后还可能出现包括参数横摇、纯稳性丧失和过度加速度(谐摇)等模式在内的波浪中动稳性失效风险。  相似文献   

17.
风浪中船舶稳性衡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船舶在突风及规则波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横摇运动方程,应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和实用稳定性理论,讨论了方程的稳定性,由稳定性条件,假定复原力矩曲线为5次函数,导得了GZmax对应的ψ和初稳性高度GM的最小值,并将ψ作为衡准船舶安全性的指标,通过船模试验验证本计算衡准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随机稳性理论,研究建立舰船稳性监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实时数值分析和自适应识别技术处理舰船横摇运动的水动力系数,提出舰船动稳性衡准指标,进行舰船在风浪中稳性的实时计算及预报研究.通过算例,说明应用随机风浪中航行舰船的动稳性预报方法,可以估算舰船的稳性储备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的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对第二代完整稳性中的参数横摇、纯稳性丧失、瘫船稳性、骑浪/横甩以及过度加速等五种稳性失效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给出了该五种稳性失效模式的第一层薄弱性衡准、第二层薄弱性衡准以及直接评估方法,可供船舶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用随机稳性理论,研究建立舰船稳性监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实时数值分析和自适应识别技术处理舰船横摇运动的水动力系数,提出舰船动稳性衡准指标,进行舰船在风浪中稳性的实时计算及预报研究。通过算例,说明应用随机风浪中航行舰船的动稳性预报方法,可以估算舰船的稳性储备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