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唤醒希望     
<正>近期,打开电脑总能看到两种意见向左的文字以及所散发出来的迥然不同的能量极在交锋、杂糅、酝酿、发酵、弥散。中国正在经历"艰难时刻",这毋庸置疑。中国经济需要新的增长点,这也是大家正在探寻的路径。在国际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支独秀"的奢望正在渐变成希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唤醒这种希望。这也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发展的轨迹上,摈弃与之相伴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港口行业自身发展不仅面临着新特点也面临着一些老问题。例如:船舶大型化所带来的问题;区域间港口存在的低价无序竞争造成企业正常利益受损的问题;在枢纽港、喂给港总体布局建设上以及港口行业整体结构不甚合理的问题;港口价格、安保和港口物流信息化等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港口行业和港口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未来,中国港口行业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3.
入世在即,WTO将给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运行现状带来冲击和震荡,对中国的经济,贸易,服务等很多相关行业带来影响。文章针对中国修船企业在这种洪流之中如何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浅谈了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王晨阳 《中国港口》2007,(2):44-44,47
<正>一、安全教育,务求实效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为中心。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安全作保障,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效益。但是,现在有些企业对于安全管理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安全管理在一些地方难以落到实处。针对这种情况,台州市港航管理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  相似文献   

5.
朱汝敬 《船艇》2000,(7):6-15
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有人惊呼“狼来了”,为企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忧心忡忡;而有人则为加入WTO带来的发展机遇兴奋不已。综观国内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反应,真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片欢欣鼓舞,股价飚升;而汽车、通讯、化  相似文献   

6.
<正>各地政府无疑都将本地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毋庸置疑。问题是,地方利益和行业利益并非对立和此消彼长。不过是少点"迫切",多点"和谐",便可皆大欢喜。各省水运如何发展,他们有话要说。上海:"做深"自贸区上海无意成为大哥,却总是大哥。作为中国自贸区尝试的首战地,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2015年在全国的两会上,上海区域的代表有一个共识,就是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 ,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势必会增加产品和资源的流通量 ,从而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集装箱运输作为安全、高效、经济的运输方式 ,无疑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9月22日,在上午的中国港口协会第八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闭幕后,下午,中国港口协会组织了港口行业的多位专家进行专题演讲,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展示港口行业发展的盛宴我国港口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港口行业转型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港口企业——如何行之有效?2017年9月22日下午,中国港口协会组  相似文献   

9.
其东 《中国港口》2012,(4):I0001-I0001
<正>在中国港口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上,陈戌源会长指出,当前中国港口发展很快,中国已成为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国家,港口行业要增强自己的话语权,中国港口协会在这方面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话语权,中国港口行业应有哪些话语权,我们应如何做,做些什么?行业话语权不是某些行业的霸王条款,而是行业内企业实力、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10.
吕航 《中国船检》2002,(2):15-16
如果说,“入世“让我们国企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的话,那么对跃跃欲试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则充满了机遇和利益.这种论断显然对那些保险、电信和铁路等垄断行业适合.而对于早就和国际市场接轨的造船、航运和船检等行业来讲,毋庸置疑是一厢情愿.因为从70年代开始,我国的造船、航运和船检部门就已经摸索着参与国际竞争,直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了.反过来,这些行业的外国企业则始终也没断了和我国市场的接触.如今影响这些外企在华业务开展的更多的是国际经济形势(比如“911“事件),而非“入世“文件打开了多少壁垒.近日,记者走访驻沪的各国船级社代表处,更加坚定了这样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物流在中国近四、五年来是业界的热点之一。从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到各地方政府,从相关行业的企业到大学、研究机构,在政策、规划、实践、认识上进行了许多探讨,此举大大推进了中国物流的发展。1交通运输业及相关的仓储业、货代业、IT业等是提供社会物流服务的主力军物流涉及了许多行业,目前主要是制造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与此相关的仓储、货代、IT等行业。从社会分工讲,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在他们的生产销售活动中对于物流管理理念的应用,和提供社会物流服务的需求市场;而交通运输及相关的仓储、货代和IT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以及国内外航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船舶代理行业也早已形成多家代理公司并举、竞争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在即,国外航运业借此纷纷要求在中国设立船代机构,这将对国内船舶代理企业形成新的竞争压力。因此,我国船代企业希望尽早组建一个能维护船代企业利益,保护企业正当权益,加强企业间联系,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船代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全国性社会团体。适应形势,顺应潮流,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作为政府施政重点,交通建设和施工行业受惠于此政策支持,进入并保持新一轮增长高峰,建设施工企业处于难能可贵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提升发展质量,增强企业跨越发展动力,抢抓历史机遇,推动经营结构战略升级是企业的当务之急,而档案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和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合法权益,体现工程建设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沿海各省份地方政府及企业极力热捧的又一增长动力,各地发展海洋经济热情十分高涨,由此带来的围海造田、向海洋要资源等开发行为也呈现扩张之势。  相似文献   

15.
于汝民 《中国港口》2009,(11):6-9,18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国际间的贸易、投资和产业转移进程受到了阻碍.这给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港口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妥善应对危机是各港口企业当前的紧要任务。同时.我们更要考虑面向后危机时代港口行业如何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实现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据称,由于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并得到大量信贷支持,部分中国航运公司正在以过快的速度进行扩张。杨先生表示,随着一些新军的加入.大量现金涌入了航运和物流业。他指出.中国经济在发展模式上与日本相似.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本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而出现了暂停。未来三到五年,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在中国出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船舶行业正处于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文章结合船舶行业的特点和船舶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这种重大变革中企业如何凝聚企业员工的问题.分别从维护职工利益、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危机管理、增强内外沟通,明确发展目标、制定企业计划,再建企业文化、重塑企业精神几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企业重大变革过程中凝聚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黎勤 《珠江水运》2004,(3):30-30
贵港贮木场码头充分利用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地方优惠政策,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做强做大港口业务,发展成为贵港市港口行业货物中转业务的主要企业.  相似文献   

19.
1、应形成产业"准入"制度。海洋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海工装备制造的热潮。船企以及其他各类装备制造企业都在进军海工。一方面,从业者增加有助于这一战略产业迅速做大。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盲目进入也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海工业界人士呼吁,希望国家制订出台海工装备生产行业准入的强制性标准,形成产业"准入"制度,保证产业的发展质量,提高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竞争能力,切实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以前所未有速度变化着的世界。这种加速度的变化不断地给我们的经济载体——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个时代永久的“临时性”,变化成了惟一不变的主题,不会变革的企业将在这个时代里迅速陷入困境,只有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断变革的企业才能成长为行业领袖。在素有“国际贸易晴雨表”的国际航运界,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性兼并和重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国际航运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对鼓励公平竞争和反垄断的重视;船舶大型化与专业化推进了运河的拓宽和港口的扩建;航运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