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船级社这一组织形式始终与行业保持共同发展,并与技术变革方向息息相关,在评估海事风险,帮助各国政府实施监管、维护安全及环保要求的同时,也为保险等金融工具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成立于1956年的中国船级社虽是这支队伍中的"年轻人",却保持着旺盛的成长"加速度",近10年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上半年,通过珠江水运行业各部门和企业广大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保持了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使命重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我们务必要把确保珠江水运行业安全稳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在我们省际危险品水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做到"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3.
正绿色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总是难以协调,保持绿色-牺牲发展-进行发展-牺牲绿色,仿佛恶性循环一般,束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愈发重视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逐渐提高,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绿色"与"发展"这组词语已经不再难以调和,而是逐渐完美融合,变成"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被提升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重视高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09,32(3)
<正>策略一:信心是金在恶劣的企业生存环境中,民企要生存,企业经营者需要"望梅止渴"式的"思考力",只有这样才能重拾信心,树立民企经营者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企业才有存活下去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正>水运经济发展需要理性,也必须理性。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水运发展也曾无限风光过。即使是在六年前航运衰败迹象显现之时,也仍然有无数的投资者,砸锅卖铁地一艘艘买船、跑船,一路高歌猛进,兴致盎然。据说当时,但凡有条能动的船,家里都是经济状况一片大好,似乎"有船即意味着有钱"。有钱就是任性。任性的代价是,船舶猛增,运能过剩,再遭遇接连的经济危机,"极速"很快变成了"停滞",一夜之间,拆船行业反而逆市火爆起来,如同丛林秃鹫一般,且等着行业的暮年和衰败。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造船行业飞速崛起,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造船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造船是劳动、技术、信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今天,各国造船企业在技术、性能、质量和服务等范围内展开了全方位的角逐。中国造船行业虽然在"量"上领先,然如何从"量变"到"质变",并针对与国外造船技术主要差距采取应对措施,真正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很值得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2003年下半年起,航运业经历了五年的蓬勃发展。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航运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也处于艰难时刻,并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在这经济动荡的时代,我想提醒所有行业参与者,我们需要信心克服现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从2003年下半年起,航运业经历了五年的蓬勃发展。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航运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也处于艰难时刻,并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在这经济动荡的时代,我想提醒所有行业参与者,我们需要信心克服现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广西梧州市举行首届文明市民标兵颁奖,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100名文明市民标兵受到表彰,梧州海事局马东林同志喜获"文明市民标兵"荣誉称号。学标兵、见行动,让我们去感受榜样的风采。马东林,于1985年8月出生,2009年6月本科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8月进入梧州海事局工作,现任梧州海事局船舶监督处科员。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和新时代雷锋精神,服务着梧州航运经济的发展。2014年他荣获"全国海事系统优秀安检员",2017年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8年获"广西海事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远洋航务》2004,(4):30-32
宏观调控--稳定第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国的经济目前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一方面去年经济发展很快,效益明显提高,活力有所增强.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投资规模过大,能源、运输和重要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粮食减产,物价上涨的趋势比较明显.这些问题必须妥善解决,这对我们政府是一次新的、重大的考验.我以为,这次考验不轻于去年SARS的考验.调控得好,就可能保持中国这艘经济的大船平稳、较快地航行,调控得不好,难免还会发生波折.因此,我们要认清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宏观调控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政府做到适时、适度、有力、有效.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搞"一刀切",也不搞"急刹车",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1.
水运中国梦     
<正>这是一个播种梦想的时节。2013年的3月,当新的领导集体庄严地迈上这个国家的权力中心,她的13亿人民有理由重启梦想之门,期待在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秩序中,寻找行业和个体崭新的目标。"中国梦",乃"国家梦"、"民族梦",亦乃"人民梦"。所以,她理所当然成为了2013年全国"两会"最滚烫的"热词",并与她浩浩荡荡的人民达成心灵的共振。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增大,2015年全国"两会"上,经济便成了重中之重的议题。而水运经济的强势回归,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重返水运经济的"激情"时代,并非空穴。来风,它需要有所依托,更需要谨慎前行。无论是"生态长江"、"港口经济"、"一带一路",还是"船舶污染"、"自贸区"、"航运吞吐",这其中都离不开水运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水运发展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常态,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远洋航务》2009,(8):32-33
从参与熔盛重工的选址和筹建,一直到企业今天的运营和管理,身为熔盛重工总裁的陈强,如今指挥着"千军万马",一边连着全球造船市场的波动起伏,一边在长江边摸爬滚打.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向好以及全球贸易量增速回升的带动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港口生产也实现了较快增长。从中国港口发展的成绩单来看,毋庸置疑中国已成为港口大国,但要成为港口强国,实现港口行业的"强港梦",还需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5.
把握临港经济实质 推进港城区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望 《中国港口》2002,(1):40-42
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行业、各地区都在转换观念、改变经营机制,适应WTO的新形势.我们张家港市地处长江边,背靠苏、锡、常,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只要紧紧地把握临港经济实质,发展临港经济,才能与世界接轨,才能成为兴旺发达的开放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16.
<正>新时代的春天充满希望。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再次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里,跳动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脉搏,奔腾着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信心与力量。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09次提到"改革"字眼,特别是提出深化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珠江水运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深化改革是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推动珠江水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珠江水运改革发展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冲刺期,必须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坚持改革再出发,保持工作力度和韧劲,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推动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书写交通强国珠江篇。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刚刚走过的这一年是整个航运产业链的"2012",更有分析人士指出,国际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将持续至2015年才会有所好转.正如中远集团董事长魏家福在出席2012央视财经论坛"国企的承担与突破"对话节目时所说:"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行业周期,现在我们处在整个行业的最低谷时期,但我是搞航海的,潮起潮落,有起的时候就有落的时候,有落的时候一定有起的时候.今天虽然是白雪皑皑,但我觉得春天一定会来到的."魏董事长的话语无疑给正在逆境中奋力前行的航运人传递了信心与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1中国航运业依然景气中国航运业景气指数为108.74点,小幅上涨且依然保持在微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业发展趋于平稳;中国航运业信心指数为108.34点,小幅跃入微景气区间(见图1)。中国航运企业家对行业状况信心充足。  相似文献   

19.
<正>十九大开启的新征程,贯穿于新时代,凝聚着新思想,展现着新使命,发出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动员令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2017年10月24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党的十九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意味着我们将在新时代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是党和人民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新使命。中国交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  相似文献   

20.
正交易平台的建立有助于行业内建立一套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必然会给生产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一场变革。我国作为世界造船大国,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传统的船舶建造和航运物资采购模式中信息不对称、企业间互信不足、灰色采购等问题越来越明显,成为困扰船舶制造企业、航运公司与供应企业的难题,企业采购成本高,难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创建基于互联网"海事行业物资电子交易平台",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