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中国造船》2015年定期出版季刊,季末出版,全年4期,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学术论文。全年订价130元(含:一般印刷品邮寄费10元)。此外,2015年预定增加出版两期增刊:这二期增刊都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方面相对集中和难得的技术资料,旨在为加快发展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作贡献。《中国造船》2015年增刊(1)预定于2015年上半年出版,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论文(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论文约60篇),订价每本180元(免收一般印刷品邮寄费)。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造船》2015年定期出版季刊,季末出版,全年4期,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学术论文。全年订价130元(含:一般印刷品邮寄费10元)。此外,2015年预定增加出版两期增刊:这二期增刊都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方面相对集中和难得的技术资料,旨在为加快发展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作贡献。《中国造船》2015年增刊(1)预定于2015年上半年出版,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论文(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论文约60篇),订价每本180元(免收一般印刷品邮寄费)。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造船》2016年定期出版季刊,季末出版,全年4期,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学术论文。全年订价130元(含:一般印刷品邮寄费10元)。此外,2016年预定增加出版一期增刊:这一期增刊主要是海洋工程专业方面相对集中和难得的技术资料,旨在为加快发展我国海洋工程作贡献。《中国造船》2016年增刊预定于2016年下半年出版,内容主要是海洋工程学术年会论文(科研成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造船》2016年定期出版季刊,季末出版,全年4期,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学术论文。全年订价130元(含:一般印刷品邮寄费10元)。此外,2016年预定增加出版一期增刊:这一期增刊主要是海洋工程专业方面相对集中和难得的技术资料,旨在为加快发展我国海洋工程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造船》2017,(1~4)
正《中国造船》2017年定期出版季刊,季末出版,全年4期,主要刊登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学术论文。全年订价130元(含:一般印刷品邮寄费10元)。此外,2017年增加出版一期增刊:预定于2017年11月出版,内容主要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论文(约50篇),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方面相对集中和难得的技术资料。订价每本180元(免收一般印刷品邮寄费)。欢迎新、老客户一起订阅。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造船》编辑部定于2010年8月30日出版《中国造船》2010年增刊(1)。本期增刊的内容全部是海洋工程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类论文,是海洋工程方面难得的一本技术资料,旨在为我国加快发展海洋工程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邮发代号4—890《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于1985年创刊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船舶与海洋工程》反映该领域新成果、新进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有关师生的良师益友。《船舶与海洋工程》为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版。国内向全国各地邮局(所)订阅,邮发代号:4—890。单价15元,全年6期,合计90元。国际订阅通过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船》2012,(1):218
《中国造船》编辑部计划于2012年6月出版一期《中国造船》2012年增刊(1)。这期增刊的主题是:(1)海洋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工艺。(2)绿色造船新概念和新技术。欢迎广大读者投稿。来稿截止期:2012年4月30日。请用Word编排软件编写稿件并将电子文档发送到《中国造船》编辑部下列两个邮箱中的任何一个: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国船检》杂志这个媒体平台,推动造船、航运、安全管理、船舶检验、海洋工程等行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促进业内同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刊拟于2007年编辑出版论文增刊,欢迎广大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12年度增刊已出版,收录中国机电兵船工业档案学会2011年学术论文评审获一、二、三等奖的部分文章。增刊144页,订价25元。有需要的读者请将订刊款汇至编辑部并注明"增刊"字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  相似文献   

11.
《水运工程》2012,(8):55
全国水运工程各单位:本刊已取得自1992年以来全部连续6版(每4年一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市场地位。《水运工程》专辑(增刊)以特有的单位整体专业学术氛围建设水平与单位技术实力展示载体,已然成为支持单位和个人事业愿景提升的平台。为扎实做好专辑(增刊)的组织工作,特向你们征集2013年专辑(增刊)的出版申请。20134  相似文献   

12.
<正>《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于1985创刊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船舶与海洋工程》反映该领域新成果、新进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有关师生的良师益友。《船舶与海洋工程》2015年起改为双月刊,国内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4-890。2015年  相似文献   

13.
本刊2011年度增刊已出版,收录中国机电兵船工业档案学会2010年学术论文评审获一、二、三等奖的部分文章。增刊140页,定价25元。有需要的读者请将订刊费通过邮局汇至  相似文献   

14.
<正>《船舶与海洋工程》期刊自1985年2月诞生起至本期出版已满100期,并将迎来其30周年华诞。30年来,《船舶与海洋工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业界广大科技人员的支持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见证着船舶与海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出版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持续扩大,逐渐成长为广受业界欢迎的科技期刊之一。在此纪念出版100期和创刊3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刊发展的各级组织、广大读者致以  相似文献   

15.
前言     
船舶力学的发展不断地推动和促进着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船舶力学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而船舶与海洋工程的需求又是船舶力学发展的基础,两者密切相关,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船舶力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科学论文交流的平台,把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于1997年联合创办了《船舶力学》杂志,同年9月份《船舶力学》第1期与读者正式见面.随后,每期都按时出版,迄今当她满二十周岁的生日时已出版发行165期.  相似文献   

16.
全国水运工程各单位:本刊已取得自1992年以来全部连续5版(每四年1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市场地位,专辑、增刊也形成了独特影响力。为扎实做好专辑、增刊的组织工作,特向你们征集2011年专辑、增刊的出版申请。  相似文献   

17.
<正>《船舶与海洋工程》期刊自1985年2月诞生起至本期出版已满100期,并将迎来其30周年华诞。30年来,《船舶与海洋工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业界广大科技人员的支持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见证着船舶与海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出版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持续扩大,逐渐成长为广受业界欢迎的科技期刊之一。在此纪念出版100期和创刊3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刊发展的各级组织、广大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8.
《广东造船》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主办,创刊于1982年1月,是华南地区创办最早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刊物之一,至今已出版了整整100期。二十六年来,作为反映广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建(修)造、科研、教育、管理及经贸等方面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广东造船》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建设精品学会会刊"的奋斗目标,积极融入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建设的大潮中。实现了从不定期出版、单  相似文献   

19.
工信部近日公告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衔接,提出"十二五"期间船舶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和2011年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船舶工业销售收入要从2011年的7,232亿元提高到12,000亿元,2012-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13.5%;我国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要从2011年的47.7%提高到70%以上;船舶配套业销售收入要从目前852亿元提高到3,000亿元,2012-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37.0%;海洋工程装备收入要从目前300亿元提高到2,000亿元以上,2012-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60.7%,国际份额要从目前7%提高到20%以上;船舶出口额要从目前418亿美元提高到800亿美元,2012-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17.6%。据此,专家认为: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船舶配套业未来将有快速发展;行业兼并重组得到进一步鼓励。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船舶》杂志是目前国内销量最大的船舶技术类杂志之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内容包括:内河及海洋船舶、渔船、高性能船、高速船、玻璃钢船、工程船、船舶检验、船用设备及新材料介绍、各种设计与报价的实用资料、船业信息等。以其可读性强、资料实用而成为国内造船界和航运界等最受欢迎的船舶专业实用技术刊物之一。《江苏船舶》为双月刊,每逢双月出刊,全年6期订价70元(含邮资),自费个人订户全年订价60元(含邮资)。2011年征订工作目前已经开始,欢迎新老读者订阅本刊。这次征订,本刊还推出了2009年出版的《工程船·工作船图册》(2)、《江苏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