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14日,"粤港澳大湾区水运经济宣传研讨会"在珠海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珠江水运杂志社牵头,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珠海海事局、珠江航运事业发展基金会、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研究院共同举办。在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珠江水运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次研讨聚焦"水运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围绕"水运如何服务湾区建设"展开,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记者从珠江航务管理局获悉,2019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计划于9月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根据高层协调机制工作规则,会议轮值由云南省人民政府行政首长主持,会议主题是"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会议议题为"《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珠江水运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和促进珠江水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珠江,稍等     
<正>流经云、贵、粤、桂的珠江,因拥有通江达海,靠近港澳之便和南方经济腾飞之利,素来渴望成为下一个长江。如今,国家"一带一路"的提出更加深了珠江的这种奢望。本轮的水运发展之"热",由长三角到珠三角,迎来来愈演愈烈的趋势。水运发展之国家战略逐步升温,在西江—珠江流域被再次点燃。珠江主、干流的发展热情,已经进入到各支流,且大多绑架了流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期间,上海需要继续推进内河水运建设和发展,从政策引导、行业扶持、基础设施等角度综合、全方位谋划好水运系统工程,提高水运在综合立体交通系统、现代物流体系中的比重,助力国内经济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部省合力,推进珠江水运发展;6大方面,31项重点任务规划珠江"绿色宏图";依托高层协调机制,打造珠江的"金山银山"......《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印发出台,成为了珠江水运发展的一件"重磅新闻",在明确目标和要求的同时,也开创了珠江水运绿色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湖北江河纵横、河湖密布,具有难得的水运资源禀赋。在交通强国建设框架下,发挥好水运作用,对服务保障湖北建成经济强省、产业强省十分重要。立足交通强国建设,我们将奋力推动湖北水运高质量发展,实现湖北水运新作为。一、准确把握水运发展方向,推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落地水运要立足湖北交通发展战略定位。结合湖北"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开创九州通衢新优势"的新战略定位,在加快构建"三枢纽两走廊三区域九通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交通运输布局下,水运要发展好江海联运,重点畅通经长江—外高桥—洋山—宁波舟山的东向入海通道、经汉江—运河—松西河—湘江—湘桂运河—西江—粤港澳的南向入海通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检》2010,(7):2-2
<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转变生产方式,提倡节能环保,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交通、绿色水运"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中国港  相似文献   

8.
<正>水运经济发展需要理性,也必须理性。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水运发展也曾无限风光过。即使是在六年前航运衰败迹象显现之时,也仍然有无数的投资者,砸锅卖铁地一艘艘买船、跑船,一路高歌猛进,兴致盎然。据说当时,但凡有条能动的船,家里都是经济状况一片大好,似乎"有船即意味着有钱"。有钱就是任性。任性的代价是,船舶猛增,运能过剩,再遭遇接连的经济危机,"极速"很快变成了"停滞",一夜之间,拆船行业反而逆市火爆起来,如同丛林秃鹫一般,且等着行业的暮年和衰败。  相似文献   

9.
<正>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运行已至五载。这对于五年一规划的中国发展规划周期而言,机制的运行,又到了新的路口。2015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首次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这一次看似波澜不惊的会议,成为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建立的元年。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更是将此次会议称之为珠江水运发展的"遵义会议",其力道、意义,不言而喻。在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的推动下,次年的10月14日,2016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水运人,对十九大报告中所体现与水运相关的内容甄选出来,并附上自己的一点小心得,为大家分享。近期看"得到"APP所推荐的书《爆裂》,其中提到九个应对未来的策略,其中之一就是"指南针优于地图",而十九大报告就是水运人未来支撑交通强国、践行海运强国的指南针,需要水运人在十九大的指引下绘就水运发展的新蓝图。原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水运经济的繁荣使船闸自90年代起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船闸时期",但是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过闸服务能力的不足,在船闸扩线、等级提升等硬件设施无法上马的前提下,如何提升"后船闸时期"通航效能,成为一个需要思考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珠江,作为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是一条充满活力而又开放的大河,从珠江出海可达世界150多个国家,溯流而上可沟通中国广袤的内陆腹地。作为支撑区域互联互通、对外开放开发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要素,珠江成就了中国经济对内、对外的千年传奇,珠江水运也在国民经济、对外贸易、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珠江水运人,敢为人先,用双手书写了珠江水运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珠江水运在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亿吨水网、亿吨干线、亿吨港口、亿吨船闸"等四个"亿吨目标",珠江水运取得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量的跃升和质的蜕变。  相似文献   

13.
历年回顾     
<正>2015打下发展坚实基础2015年12月11日,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首次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四省(自治区)行政首长一致同意依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平台建立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此次会议堪称珠江水运发展的"遵义会议",为珠江水运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黄宾  杨健 《中国港口》2008,(7):20-21,60
<正>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强调"循环经济",鼓励集约发展,提倡发展以高效低耗物流成本为目标的外向型经济。依托内河水网各条水运航道,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土地的使用、连接了运输的主体、沟通了贸易的往来,无疑是实现以上众多目标的重要、有效、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郑春发 《中国水运》2007,5(7):48-49
"跨江发展",建设"五个中心"是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南京发展的重大战略,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是南京水运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南京水运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安徽水运已进入有史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展望"十二五",我们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大力发展内河水运业。安徽水运将围绕"投资双百亿,成就新跨越"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发展,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初步迈进水运强省的行列。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的江苏水运总体上处于"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存在着水运资源丰富但优势未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但特色不够鲜明等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采取"大手笔""大创举"进行突破。在此形势下,江苏水运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下一步何去何从,是一项值得深思的战略命题水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安全、绿色、开放的运输方式。加快水运发展不仅对保障重要物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扩大区域对内对外开放和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安全发展有尤其重要的意义。江苏是水运大省,濒江临海,河湖密布,具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农历春节,最让水运人心酸的莫过于"湖北为避免开山毁林,总投资4.4亿打造了水上高速公路",地方政府为节约成本,却打着保护山林的旗帜,活生生毁了一条河流。同样是修路,水路比起公路,艰难险阻尤其多。尽管如此,2015年国家"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相继实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沿海大型项目建设、高等级航道扩建等需求更加迫切,将对水运业构成重大利好。自2009年日趋沉寂的水运经济,也许将自此踏上理性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新时代的春天充满希望。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再次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里,跳动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脉搏,奔腾着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信心与力量。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09次提到"改革"字眼,特别是提出深化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珠江水运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深化改革是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推动珠江水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珠江水运改革发展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冲刺期,必须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坚持改革再出发,保持工作力度和韧劲,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推动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书写交通强国珠江篇。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11月召开的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提出,"十二五"期我国将以"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为着力点,加快水运结构调整步伐。对于港口行业来说,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港口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既是港口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新形势对港口行业提出的新要求。一、推进结构调整是当前港口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要求"。2002年实施的新一轮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