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海事"三化"建设有关要求,加强安全监管、人才培养、党建文化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共同维护珠江口水域安全形势稳定,3月1日,广州沙角海事处副处长张杰前往珠海万山港海事处共同探讨了沙角与万山共建问题,形成了初步解决方案。沙角处与万山港共建历史悠  相似文献   

2.
<正>沙角三宗"最":最苦最忙也最累。负责监管广东海事辖区最大的水域珠江口,每月处置着与很多局全年相当的应急业务量,海况恶劣、危险性大等更不用提。谁都知道,又谁都不能替代。有人说,与地位卓然相比,沙角处更像一个敏感词。因为所辖水域珠江口的特殊性,广州沙角海事处承受了最多的外界关注,也遭遇更多的冷落:不敢大张旗鼓地表扬,如果一表扬就出事,那将如何收场?如果因事故处理得当而受赏,那事故受害方又作何感想?于是,一年到头,沙角只好做一个埋头苦干不问功名的海事处。  相似文献   

3.
纵览沙角     
正所有见过广州沙角海事处(以下简称"沙角处")辖区示意图的人,都一定会惊叹于沙角处辖区水域的广阔:辖区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整个珠江口水域的主要航道水域一多半都在沙角处的管辖内。沙角海事人戏称,沙角处的辖区像是一把耕田用的犁,而沙角处就像老黄牛一样,一年到头埋头苦干,辛勤耕耘在这片辽阔的水域上。  相似文献   

4.
沙角海事处是广州海事局(以下简称“广州局”)辖区水域面积最大的海事处,而桂山海巡执法大队(以下简称“桂山大队”)则是沙角处辖区水域面积最大的海巡执法大队。非但如此,桂山大队还是全广州局下辖唯一一个辖区为纯海区的海巡执法大队。桂山大队孤悬海外、势单力薄,加上海区水域风高浪急、气象条件恶劣,因此无论是巡航执法,还是应急搜救,亦或是海砂开采监管,桂山大队都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快慢节奏”。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在谈论广东水上安全形势时有句话甚为经典,他说:"珠江口稳了,广州局就稳了,广州局稳了,广东局就稳了。"这个"珠江口"即是沙角海事处的监管水域。作为广东海事辖区最大的海事处,沙角海事处的辖区水域复杂,地理位置特殊,监管任务繁重。每年处理的海事事故量接近整个广州海事局的一半。正是由于频繁的事故调查,催生了一批海事调查熟手,张展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东莞,有个虎门镇,虎门镇里有个沙角村。沙角村头,珠江口北,是沙角电厂。应沙角电厂的煤运而设置的"沙角监督站",随着多年业务的延伸和机构变迁,成为了现在的"沙角海事处"。基层海事处"看起来挺美"与"实际上很苦"的反差,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沙角海事处不会是孤例,当然也绝非不可理解。从1998年中国海事局成立到今天中国频繁的水上管理体制改革,一次次激发并扩大了海事转型的焦虑。  相似文献   

7.
这里是广东海事调查的“黄埔军校”,严格教学、严格考核,向华南各海事部门输送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这里是珠江口水域的“刑警大队”,循着蛛丝马迹,开展事故调查,还原案件真相;这里是广州海事局沙角海事处(以下简称“沙角处”)的“科研中心”,是业务攻关的主阵地,为辖区监管建言献策;这里是沙角海事处的“金字招牌”——广东海事局海事调查研究实训基地(广州)。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2月4日,组织安排,我到广州沙角海事处报到。跨入"知天命"第五天,成了沙角海事人。于是,有了机会,走近珠江口,并亲密接触。再走进去,慢慢地体味这块从内河伸向海上必经之水域的交通秩序、海事监管,及其背后所蕴之无穷魅力。沙角海事:水上执法的缩影从"沙角海事"说起。这里的"沙角"起名,源于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之地名;加上"海事",则不离中国海事之渊源与内涵。沙角海事处,是地名与功能的融合,历史积淀与因缘  相似文献   

9.
200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水域面积,涵盖珠江口一半以上的航道——这便是广州沙角海事处为之日夜奔波的辽阔“沙场”。这片从不缺乏热闹与喧嚣的水域,千年来的繁忙延续至今。千帆络绎所带来的安全挑战同样延续到现在。每一个沙角海事人,都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珠江门户漾春风”的梦想。所有见过广州沙角海事处(以下简称“沙角处”)辖区示意图的人,都一定会惊叹于沙角处辖区水域的广阔:辖区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整个珠江口水域的主要航道水域一多半都在沙角处的管辖内。沙角海事人戏称,沙角处的辖区像是一把耕田用的犁,而沙角处就像老黄牛一样,一年到头埋头苦干,辛勤耕耘在这片辽阔的水域上。  相似文献   

10.
<正>广州沙角海事处,以一个基层海事部门之力,守护着珠江口这条"华南水上交通生命线"。且不论困难有多少,任务有多重,打造珠江口"平安水域"的初衷,从未改变。若论地位,这是广东海事辖区水域最为广阔的海事处之一,位居虎门要塞,承担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现场监管工作,维护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若论条件,这是广东海事辖区工作环境最为艰苦的海事处之一,海况恶劣,险情多发,应急处置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学有一种“社会角色理论”,其大意是人在现实中按照一定社会规范生活,就类似于演员在舞台上按照剧中角色的要求表演。而沙角海事处与沙角海事人,就在珠江口水域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努力地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承担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沙角海事处处长邱建宁对沙角海事处所承担的角色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全中国有两条黄金水道,一条是长江,一条是珠江。沙角海事处就坚守在珠江口的核心位置。应急搜救和海事调查这两方面工作,是沙角海事处赖以生存的基础;守护珠江口水域的通航安全是沙角海事处的核心使命。”  相似文献   

12.
正8月29日至8月31日,广州沙角海事处、珠海海事局、江门海事局等多个部门开展第三季度珠江口西海区联合巡航执法活动。8月29日,联合巡航执法共出动船艇6艘,执法人员20人次,巡航里程150海里,检查各类船舶30艘。广州沙角海事处出动60米级"海巡0929"和海巡"09077"船艇,一是  相似文献   

13.
<正>"报告广州南沙海事处,广州港发石油化工码头5#泊位‘衡州001’轮在卸沥青时发生泄漏,部分流入水中,现码头公司已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初步处理!按照程序向你处报告,请求支援!"9月23日1000时,广州海事局南沙海事处值班室接到辖区码头公司急促的电话报告,正式拉开广州海事局2015年广州港小虎港区联防体溢油应急演习序幕。演习通过险情处置、消防、清污三个阶段,演示石化  相似文献   

14.
<正>缘起于国庆前沙角处处长尹强对来访的记者所说"沙角的历史是沙角海事人共同谱写的,亦需要现在和未来的沙角人共同续写",相应于广州海事局长庄则平8月12日到沙角听取汇报之后对沙角海事处赠以"野战军"之称这既予肯定又寄厚望的讲话,在媒体记者与沙角海事人的交流与对话之后,加上亲历现场一线,专业记者妙笔生花的文字使一度枯燥的沙角及这里的海事工作鲜活  相似文献   

15.
<正>正所谓得士则强,在建设"五精海事处"的过程中,精干的队伍是其重要的保障,沙角海事处深谙此道。艰苦的环境往往最能锻炼人,攻苦食淡的沙角海事处,却一直能涌现出优秀海事工作者。同时,沙角海事处也是输送人才最多的海事处之一,能够使人得到快速的成长。名声浮于表面,荣誉也只是暂时,坚守岗位、无私贡献、兢兢业业才是沙角海事人日常工作与生活。人数虽然不多,个个都是能手、可担当大任;性格虽各有异,却都有相同奋斗本质与海事情怀。从普通的海事船员,到执法大队队长,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经历丰富的老船长,无不展现出沙角海事人最真实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8月7日夜间,广州沙角海事处舢舨洲海巡执法大队快速出动,争分夺秒构筑出一条海上生命通道,成功救助一名受伤船员。8月7日晚上8点08分,在南沙新港一期海巡码头值守的舢舨洲海巡执法大队接到电话,广州港30LD锚地附近的"粤明达98"运砂船上,一名船员在船头作业期间不慎触  相似文献   

17.
王再明  罗晓斌 《中国水运》2010,334(6):34-35
川鼻航道及附近水域是沙角处辖区乃至广州局辖区碰撞事故最多的水域,广州沙角海事处辖区2004年至2009年共发生列入统计范围的事故34宗,占广州海事局辖区事故总量的36%,其中列入统计范围的碰撞事故18宗,在18宗列入统计范围的碰撞事故中,8宗发生在川鼻航道及附近水域,占44%。笔者是曾在广州沙角海事处从事海事监管工作并参与川鼻航道及附近船舶流和航行规律研究的一线执法人员,文中围绕川鼻航道及附近水域的特点和近几年来该水域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及船舶交通流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探索监管规律,改变该水域事故多发的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正>"海巡0929"轮是广州海事局目前最大、最先进的60米级B型海巡船,全船配有8名一线执法搜救人员。从航道巡查到海域抢险,从船舶救助到护航港珠澳大桥建设,广州沙角海事处的"海巡0929"搜救团队一直活跃在最前线,被誉为珠江口的"最美生命之舟"。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15日1250时,"LNG LERICI"轮安全抵靠东莞虎门港九丰码头,至此,广州海事多部门为该轮提供的安全监管保障服务圆满完成。为确保"LERICI"轮安全进港,广州海事局指挥中心、VTS中心以及大桥、沙角、南沙、新沙和番禺等海事处及海粤公司通力合作,协同作战,为天然气船"LNG船"LERICI"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局指挥中心按照船方  相似文献   

20.
守望沙角     
<正>历史在每个人眼里,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模样。30年,对于沙角海事来说,并不久远。然而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转眼即是一生的职业生涯。沙角海事处综合办公室科员张芬玲,是沙角海事处建站以来,并坚守至今的为数不多的"元老"之一。笔者企图从她个体的角度还原沙角海事的历史,尽管可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至少这是她真实的记忆。女性与生俱来的细腻、柔韧,或许会给这段历史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