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正>作为古老产业的航运业,其传统壁垒正在接受新兴的电子商务的冲击。这种冲击,带来的是生机,更是未来。重构供应链与价值链曹德胜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以"互联网+"所代表的信息化工具和其所倡导的思维方式运用于传统的航运业,将重构航运业供应链与价值链,推动互联网和航运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实现创新发展。在传统航运中,货源、承运人、消费者都是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家大力提倡"互联网+"战略的大环境下,今后航运业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5月8日,以"未来的航运什么样"为主题的第二届航运与互联网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航运界网和ValueFix主办,会上特邀嘉宾们围绕论坛主题纷纷发表各自观点,专家们从集装箱运输市场和金融角度阐述当前航运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机遇,从大数据分析角度阐述应当充分利用全球船舶、港口的庞大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结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自"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以来,各行各业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不断涌现,孕育出许多新业态。"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形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互联网+"的涵义和特点,结合工程设计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从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三个角度分析"互联网+"对企业档案工作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档案工作的变革思路,以更好地做好企业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5,(6)
"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促进了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航运企业也纷纷试水航运电子商务。整个市场基本出现三种电商模式:企业电子商务、行业交易平台和综合海运平台。这样一派繁荣的景象预示着航运业正在探索全新的发展模式,将会为社会提供更敏捷、低廉、高效的服务。但在探索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提出一定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后,不仅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从生产到销售的根本性转变,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正在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制造业如何与互联网更好地融合?《船舶工程》为大家推荐一篇由中国信通院政经所副总工、教授级高工何霞撰写的文章,该文剖析了"互联网+"制造的四大模式,并指出了推进"互联网+"制造所必备的基础资源。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望此文对船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岁末年初,温故知新.梳理2015这一年,改革创新已然成为航运业的关键词.这一年,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产业分工重新洗牌的背景下,航运市场运力过剩、需求疲软、运价低迷的"新常态"更趋显现,行业竞争态势、商业模式、发展方式等均呈现出新的调整.这一年对中国航运业来说,可谓不破不立.无论是兼并重组、抢抓"一带一路"先机还是拥抱互联网+,无论是企业的主动之举还是被动而为,改革与创新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8.
为减小航运市场波动给航运业带来的影响,以全球GDP与海运量的关系及我国经济增长与港口吞吐量的关系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与航运业的关系,研究航运市场周期及特点,认为航运市场波动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相互作用形成的,二者相互作用导致呈现周期性波动。根据“十二五”时期世界发展趋势及未来航运业发展形势,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对航运周期波动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自从航运业"拥抱"互联网之后,业界对航运电子商务(以下简称电商),尤其是面向货代的航运电商平台的态度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航运业的冲击和重创,也有人认为互联网给一蹶不振的航运业带来了一丝希望。如今,航运电商平台越来越多,航运从业者都想借助互联网赢得一线生机,但现实情况往往很复杂。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围绕航运电商平台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互联网+"建设与运用不仅是衡量港口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将成为港口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河北港口集团作为国内首个省域港口龙头企业,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机遇期,河北港口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邢录珍强调,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港口产业深度融合,以产业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以网络信息化为港口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古老的航运业与新兴的互联网不期而遇,传统行业的激情被瞬间点燃。从此,互联网+航运这艘巨轮便正式起航,一路前行。但是,由于数字化本身尚无统一标准,使得各方对其认知不尽相同,这为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增添了不少"成长烦恼"。那么,数字化究竟该如何定义?航运业的数字化主要包含哪些内容?航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挑战?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亚洲区总经理(数字航运项目顾问)庄炜,请他来为航运数字化"把把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运需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际航运业的结构性变化。我们先来看国际航运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构性变化。其实过去十年中,这样的变化一直在发生,只是目前变得更加清楚,更加明显。这就是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从而成为世界航运业发展的发动机。虽然亚洲的GDP仍然低于美国和欧盟,如果不包括日本,亚洲的经济规模更小,但这一地区所消耗的原材料和生产的产品数量,却都超出了欧美。对于航运业来说,数量比价值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在成为一股风潮,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新宠,制造业、港航业等传统行业开始转型互联网战略。目前,"互联网+"已经在影响并改变中国,而互联网思维在推动IT产业自身变革的同时,也打破了信息服务的界限,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都在被互联网的改变中发觉商机、产生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在"互联网+"背景下集装箱码头企业传统客户服务方式的转变,提出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的主要途径:规划和建设高水平网上营业厅;提供网络型一条龙物流供应链服务。在"互联网+"趋势下,码头企业信息服务成效显著:便利客户,降低成本;提升码头企业服务水平;增强码头企业的竞争能力;推动港口服务多元化、远程化、智能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对外贸易量将会大幅度上升,这将给我国航运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贸易启由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竞争,WTO将更多的国际航运企业带入中国市场,国际航运业的竞争开始成为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竞争。面临这样的国际大背景,我国的国际航运业必须适时做出调整,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正>航运业正面临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以大数据为标志的新功能,不仅推动传统的航运业走向透明化、智能化和柔性化,也将成为突破产业创新发展瓶颈的重要助推器。日前,由上海海事大学主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承办的"SISI国际港航发展论坛(2019)",聚焦大数据助力港航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让来自各地港航企业、海事院校、管理机构在内的200多家单位300多位与会者"脑洞"大开。  相似文献   

17.
一舟 《中国水运》2006,(4):40-41
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全球500强企业一点也不夸张。这些企业集中了全球将近一半的财富。例如世界上80%国家的GDP低于美国通用公司总产值。500强企业出类拔萃的根本原因是其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有些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它们通常改变了行业的游戏规则或干脆创造了一个新行业,如微软、IBM等;多数企业是在传统行业中做强做大,保持竞争优势。如奔驰、马土基、福特等。马士基是航运业中目前唯一跻身全球500强的企业,它近年来利用资本运作,成功地兼并了海陆、铁行一渣华等行业巨头。成为全球航运业中当之无愧的超级巨无霸,使跟在它身后的长荣、中远、中海等只能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航运业环保脚步的加快,"绿色环保"将成为未来航运业的入场券这一认知得到越来越多业界人士的认可,包括位于生态链上方的资本方。今年初夏,绿色航运迎来了最重磅的一位合伙人——"波塞冬原则"。她是全球最顶尖且资深的船舶融资市场玩家之一,她掌控着全球船舶融资市场近四分之一的资金。有了她的加入,航运业的绿  相似文献   

19.
<正>在传统行业纷纷"触网"的大背景下,航运物流业开始"互联网+"的征程。除了锦程物流这样的老牌网站,近两年陆续诞生了中远泛亚航运、海运订舱网、一海通、运去哪、航运城、物贸汇、大掌柜、码头网、船讯网、九爪鱼、咖狗网等数十家大小不一的航运电商平台。在5月13日召开的"第二届航运与互联网峰会"上,中远集运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杨磊指出,去年中国GDP总量中约九成由传  相似文献   

20.
孙武 《船舶工程》2020,(3):I0010-I0011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已步入大数据时代。近年来,信息经济已逐步融入工业经济,驱动和引领着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智能化是实现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智能船舶"成为了提升航运业整体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什么是智能船舶?智能船舶将如何发展?这些均为航运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