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值模拟,计算桥梁修建前后的水流条件的变化,分析其对九圩港河道通航和引、排水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桥梁建设没有恶化通航水流条件,并满足通航净高要求,但在水位较低时无法满足通航净宽要求;桥梁建设引起的近岸流速的增大可能对近岸产生不利冲刷。采取疏浚清淤平顺岸线的改善措施以及护岸加固可以减小桥梁建设可能引起的不利风险。  相似文献   

2.
受自然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运营过程中的航道每年都会产生回淤现象,当回淤程度影响通航安全或航道正常通航时,必须进行清淤。为减小营运损失,往往通过边通航边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期间,疏浚挖泥船需占用航道半幅通航水域,减小航道的有效通航宽度,使得航道交通密度变大,且工程船舶进出施工水域会与航行船舶发生交会,绞吸式挖泥船需铺设管线作业,施工侧作业期间禁止通航,迫使渔船和小型船舶改变习惯航路,对营运航道的通航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驾引人员瞭望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有限的通航空间使对避让和船舶机动性能均受到限制,文章通过射阳港进港航道施工实践,提出了疏浚施工过程中保障航道通行的一些措施,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了施工期间航道的安全正常运营,为类似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汉江雅口航运枢纽船闸上下游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条件进行研究。阐述设计方案工程布置条件下的船闸通航条件及影响因素,针对设计方案在通航水流条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在船闸上游连接段外侧布置圆弧形隔流堤及河床局部疏浚等优化工程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枢纽船闸通航问题。  相似文献   

4.
余彬彬  郑唐文 《船舶》2022,(6):81-86
长江上游航道弯、窄、浅、急,需要每年进行疏浚维护以保证船舶正常通过,但目前疏浚维护方式以硬臂式多功能抓斗挖泥船为主,配备辅助船舶进行作业。该作业模式需锚泊在岸上固定挖泥船,从而导致钢丝绳横穿航道,疏浚过程中阻碍其他船舶正常通航。该文通过对上游作业环境条件以及目前航道疏浚方式的研究,对比分析设计了一种适合长江上游航道环境条件下作业的自行走疏浚装置,并针对该装置提出了一套长江上游航道疏浚作业方案。通过对该方案的评估,得出该自行走疏浚装置及方案能够解决疏浚作业过程中其他船舶的通航问题,同时有效提升了疏浚作业效率,可作为解决上游航道施工问题的新方法,为长江上游航道疏浚作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许明  丁乃庆 《水道港口》2002,23(Z1):212-213
以往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对东港池进行维护疏浚 ,使进出港区船舶需直角拐弯 ,且维护疏浚时需局部封航或疏浚船舶避让停产 ,影响北港池码头维护疏浚工程的正常作业。文中提出用改变挖泥疏浚方案的措施实现改善东港池通航条件的目的。通过泥沙回淤及经济分析 ,认为东港池采用“耙吸式挖泥船维护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航电枢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复杂、恶劣等问题,依托该工程整体通航水力学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不同隔流堤布置方案下的口门区水流条件.结果表明,隔流堤堤身设置透水孔可以加强主河槽与口门区的动量交换,减小隔流堤末端两者之间的速度梯度.与未设置透空隔流堤方案相比,设置透空隔流堤后可减小下泄主流在弯道处引起的横流与回流...  相似文献   

7.
以灌河口整治工程为例,采用大范围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分别研究了航道单纯疏浚工程及布置单、双导堤工程(结合疏浚)对潮汐动力为主河口地区入海河流纳潮量的影响,并就导堤高程对纳潮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灌河口航道单纯疏浚工程会增加灌河纳潮量,增设单导堤后纳潮量将会进一步增加,而双导堤工程后,灌河的纳潮量既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主要取决于导堤高程。就导堤高程对于灌河纳潮量的影响来说,东导堤高程位于低潮位及涨急附近潮位时最为敏感,而西导堤各级高程都较为敏感。方案比较显示,只要堤顶高程控制合理,灌河口双导堤工程实施以后可以保持灌河纳潮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8.
根据以往国内外一些主要潮汐河口深水航道的整治经验,通过马来西亚Pahang河口海域实测水文、泥沙及水深测量等现场实测资料分析,确定了Pahang河口的整治原则,即整治与疏浚相结合、采用工程措施束水攻沙及因势利导;根据整治原则,提出了Pahang河口概念性方案工程布置,即对南北河口分别进行双导堤整治,口门宽度与现有河口口门宽度一致,堤头设在波浪破碎点以外500 m,导堤采用高水堤,与现有口门沙洲高程一致,可达到防浪、防沙及束水攻沙、维持水深并保证通航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玮  倪兵  陈乾阳 《水道港口》2013,34(1):39-44
为增加长江澄通河段沿江深水岸线资源,拟进行通州沙西水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边滩圈围工程、洲头潜堤工程、西水道疏浚工程。利用一二维耦合潮流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整治方案实施前后的汊道分流比,分析研究工程对通州沙河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边滩圈围和潜堤工程、西水道航道疏浚工程、上游径流条件等都将影响通州沙西水道的分流比;仅仅实施边滩圈围和潜堤工程,将减少西水道分流比,而疏浚工程将使西水道分流比有所增加;整治工程实施后,通州沙河段分流比的改变程度主要取决于西水道的疏浚深度,因此,为维持该河段河势稳定应慎重选择西水道的疏浚尺度。  相似文献   

10.
导航堤开孔对通航水流条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上游引航道全包比选方案模型试验中,研究导航堤开孔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结论是,开孔对消减引航道中水位波动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现有的节能方法,提出在渔船锚泊时应用潮流能发电技术.研究设计了潮流能发电系统中的水轮机、发电机及调节器.这一设计解决了渔船在锚泊时用传统柴油机做原动机供电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一些锚泊船用蓄电池来维持供电时供电时间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柴旭涛  付昌辉 《船海工程》2006,35(6):122-123
针对小型渔船事故居高不下的情况,提出渔船如何防御台风、大风浪的侵袭;渔船在狭水道及能见度不良时要多用车、少用舵,增设船头了望人员,注意航行安全等措施,做好渔船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introduce clean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energy to traditional coastal fishing commun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ncourage the Indonesian traditional coastal fishing community to use green and renewable energy in their fishing activities. Introducing solar power as the main source of energy for fish-attracting lights and boat propulsion can reduce the use of fossil fuels, and sustain clean and healthy environment. As the world's largest archipelago, Indonesia accounts for a high percentage of traditional fishing communities spread out along its islands. This fishing communities use various traditional fishing boats, and platforms. The fishing platforms are usually made of bamboo and placed on top of supporting structures on the seabed. Diesel electric generators are used to obtain electricity needed for lighting to attract the fish at night, and as the source of power for lifting the fishing net. The structure and fuel used are neither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nor clean; thus, an innovation is introduced. Traditional fishing practices using a fishing platform were studied, including the common size of the platform and the power needed for the fishing light. Based on the gathered information, this study proposes a catamaran vessel with a special top structure designed for fish lifting outfitting, and equipped with photovoltaic solar cells as the energy source for the fishing lights and vessel propulsion. Through this innovative break through, the vessel can be moved to the shore and will not be a threat to ship navig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Furthemore, powered by clean and sustainable energy, the vessel can be directed to the best fishing ground.  相似文献   

14.
加纳某渔港码头升级改造项目,渔码头设计船型为4种主机功率为60~600 HP的渔船,本文研究和对比了国际上几种常用的规范、手册中的建议方法,总结了适用于本项目船型的设计参数,较为合理地计算了作用在渔船上的风荷载。  相似文献   

15.
关明芳  施政 《水运工程》2011,(5):107-110
舟山市普陀区小干大桥连接舟山本岛与小干岛,跨越沈家门西港区。沈家门港是我国著名的渔港,为渔船避风、补给、水产集散,客货运输的综合性港口。沈家门西港区航道由小干岛、马峙岛与舟山本岛所围成,两岸码头众多,航行船舶的组成较为复杂。在分析舟山小干大桥所在的沈家门西港区海道条件、航道条件、港口情况的基础上,从通航的角度,对拟建的舟山小干大桥选址进行分析、对通航净宽进行计算,并结合桥区航道条件,论证通航净空尺度。  相似文献   

16.
陈宏 《中国航海》2007,(1):85-88
海坛海峡是中小型船舶在东北季风盛行季节北上的黄金水道。由于海坛海峡的特殊地理条件及航道环境设施较差,再加上海峡又是渔业作业海域,作业渔船多,通航的环境与条件日趋复杂,船舶安全航行面临严峻的局面。通过采用综合安全评估方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和决策性建议,将保障和提高海坛海峡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一般情况下,渔船集中、数量多,且渔船的行动多变,所显示的号灯不规范,商船值班人员对渔船作为直航船舶对待的疏忽以及望判断失误等,很容易造成碰撞事故。在分析商船和鱼船碰撞事故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正确理解避碰规则、商船相遇渔船时如何避让、如何保持正规望,做好驾驶台班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以玻璃钢渔船帽型骨材的剖面宽深比为变量,研究其对骨材截面面积的影响,得出了截面面积随宽深比的增加而变大的结论。同时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不同宽深比骨材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在相同边界条件和载荷下,宽深比对骨材变形量和应力集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宽深比对变形量的影响甚微,而对应力集中则影响巨大。通过计算,确定了最佳的宽深比。得到的相关结论对玻璃钢渔船帽型骨材的剖面设计与尺寸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一起3万吨商船碰撞渔船为例,在充分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的基础上,对商船满载和压载两种工况下与渔船的碰撞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速度工况下渔船的损毁情况、应力情况和总能量吸收规律等。结果表明:碰撞主要破坏渔船的局部结构,且发生时间很短;商船速度越快,渔船损毁越严重;渔船破损处的形状与商船的形状非常相似,结合商船航行记录及仿真结果有助于判断商船是否为肇事船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防波堤挡浪墙顶高程计算和物模试验研究,分析挡浪墙顶高程的取值及其对湾内海域渔船泊稳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