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中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设计的重要作用,例如降低环境与水利工程之间的矛盾、减少施工成本等,随后介绍了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植被护坡、土木材料固定、混凝土植被护坡等,最后介绍了几种生态护坡技术的设计方案,例如多孔植物设计和植被保护坡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河堤加固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不断进行优化,当前形势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河堤加固施工中,生态混凝土护坡不仅有效的提升了河堤加固的稳固性,其应用模式更加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优化河堤周围生态环境,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生态混凝土护坡的类型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效果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水利工程中,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牢固性、稳定性,保护大坝不受外部侵害,并且施工方法造价较低,能够有效地节省工期。而护坡施工中存在一定的施工难度,应把控好工艺重点,提升施工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固。本文主要讨论大坝护坡的主要施工技术及施工中的控制要点,为提升水利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夏国光  尤乐 《水运工程》2011,(3):173-176
在某预制场造船基地改造工程中,船舶下水滑道采用了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船舶下水方式为气囊滚动式下水。为保证船舶顺利下水,滑道的坡度及平整度是工程施工的控制重点。在以往的工程中,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主要应用于护坡工程,对坡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低于船舶下水滑道。针对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和船舶下水滑道的特点,此工程在基床整平、模袋加工、模袋铺设和混凝土工程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细节进行了把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大部分水库是上个世纪完成建设的,受年代物力及经济状况等各种条件限制,同时年久失修,大坝损毁严重,亟需进行除险加固。本文通过对水库大坝机制模袋混凝土护坡,以及干砌条石护坡和现浇混凝土板护坡护坡结构型式进行综合比较筛选,确定了HJG水库大坝护坡形式。  相似文献   

6.
生态护坡能够在河道治理中起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防洪防灾的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发挥河道的景观作用,因此在河道治理行业受到了追捧。本文选取黑龙江省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生态护坡措施在松花江干流治理中的实施过程跟起到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比各种生态护坡形式,比较了几种常用生态护坡的优缺点,接着分析探讨了水侧堤坡和背水侧堤坡的结构设计,最后逐一分析了雷诺护垫、生态混凝土连锁板护坡、蜂巢格室护坡和格构草皮护坡的施工。结果表明,生态护坡具有良好的护坡、固坡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护坡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具有强度高、有效防风浪等特点。论文以其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应用的现浇混凝土工艺展开探讨,其中重点对混凝土施工流程进行分析,涉及搅拌、运输、振捣、抹面、拆模及养护等方面,旨在提升该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志伟 《水运工程》2017,(S2):55-58
针对水运工程中模袋混凝土护坡破损修复问题,结合工程实际案例,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进行模袋混凝土护坡破损修复施工技术的研究。论述插筋挂模施工设计思路,进行护坡修复稳定分析,综合考虑新浇筑模袋混凝土护坡修复设计,采用打设钢筋、挂模施工,施工方法简单,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解决了模袋混凝土护坡破损修复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张利萍  罗凯 《中国水运》2014,(11):305-306
模袋混凝土护坡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此材料主要是通过高压泵将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灌入模袋中,待混凝土或是砂浆凝结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板状结构,并能够满足港口航道施工要求的一种施工工艺.模袋混凝土护坡与传统的护坡方式相比具有施工简便、速度快、适应性强、护坡面积大、整体护坡性能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且此材料护坡使用技术能够直接在水下进行使用.因此,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在江、河、湖、海的堤坝护坡、护岸、港湾、码头等领域的防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探讨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在港口航道整治工程中的作用,文中将结合实例,具体分析模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重点探讨了模袋混凝土应用于港口航道整治工程中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具有硬化护坡工程的固岸和防治水土流失的护坡基本功能,且能削减污染源、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生态护坡常用措施主要有生态混凝土护坡、自嵌式挡土墙、生态联锁式护坡、生态格网护坡等,各具工程特点,工程建设中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措施甄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模袋式混凝土护坡在施工中采用高压泵把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灌到模袋中,在混凝土或者砂浆凝固之后,形成的板状结构强度较高,普遍适用于港口航道工程,在航道养护护坡修复重建中有较强适用性。模袋混凝土护坡相对以往的护坡工艺而言,其施工更加便利、适应性强、护坡面积大、速度快、整体护坡性能高、使用年限久,可以在水下环境直接施工应用,此项施工技术在临水的堤坝护坡、护岸、港口以及码头防护等工程建设领域中获得了较好的运用。本文在简单介绍模袋混凝土护坡工艺原理与质量控制要求基础上,对其在港口航道养护中的运用方式和程序进行了探究,为进一步广泛应用该技术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岸在水土保持、防洪抗灾、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优良的作用,而河道护坡可以通过生态护坡的形式,促使受损河岸恢复其原有生态功能。因此,本文结合某堤防工程生态护坡设计需求,论述了该堤防工程基本情况,介绍了堤防工程施工原则。并对植物护坡、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等几种生态护坡技术进行了比选分析,以期为堤防工程中生态护坡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理论分析、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联锁生态护坡砖,创新设计出一种新型联锁生态护面砖用于淤泥质岸坡,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工法。该工法丰富了护坡施工工艺,在长江下游马当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得以成功应用,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冯琳 《珠江水运》2023,(13):10-12
由于现有的护坡施工技术抗压效果差,为此研究港口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运用跳仓法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划分为若干小型仓格流水,将新旧混凝土进行结合抵御河道水流冲刷。对水平面以下的堤岸进行修整。对航道上游护坡面进行模袋混凝土技术处理。在模袋混凝土达到整体稳固后标定点位置。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小组的大体积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峰值为9MPa以下,符合预期目标,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护坡技术能够完成河道的加固,但存在安全稳定性系数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生态护坡施工技术需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植被覆盖类型、选择施工工程材料、设计防护坡形态由此实现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所述施工技术比使用原有方式的河道安全稳定性系数更高,能够实现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长江南京以下河段水文泥沙、河床组成特点及生态环境现状,研发了格状石笼压载植生垫、立体网状、生态软体排等潮位变动区生态护坡结构,土工格栅加十字块压护、隔室模袋混凝土等高滩生态防护结构,空间排体、主动式钩连体、扭双工字透水框架等生态护底护滩结构,开孔半圆形构件、开孔梯形构件等生态型坝体结构,分析了各种结构的作用机理。各种结构均已用于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二期工程中,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舒志明  王航 《水运工程》2020,(S1):133-136
传统的混凝土或生态型护坡结构均不能兼顾海岸防护对结构防浪消能、耐久性、生态性的需求。针对孟加拉Mirsarai海岸防护工程特点,并经方案比选,采用混凝土块体与生态组合型护坡结构,对其技术质量重难点、典型施工问题、基槽镇脚棱体和坡面块体的防浪稳定性、生态护坡与结构排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槽与坡面块体稳定质量满足防浪要求,能够有效抵御汛期海浪冲击;植被生态型护坡利用根系加固土层,控制土粒及下部材料冲刷流失,并兼具生态与景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渠道现浇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在当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占据重要比重。为推进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活动取得良好实效,需要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科学管控渠道现浇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是从渠道现浇混凝土衬砌施工结构型式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渠道现浇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为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稳步开展并取得良好实效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规生态护坡结构消能减速功能差、生态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三维立体透空消能思想和生态环境保全的孔隙理论,研发了一种新型生态型护坡结构——立体网状护坡结构,提出该结构的生态设计理念.通过概化水槽试验,研究陶粒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两种材料结构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提出了增强结构稳定性的相关措施.生态型立体网状护坡结构可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港口航道工程整治的特点,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的完善,进行施工方案的构建,满足港口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需求,促进施工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