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梁施工监控是对施工中的主要环节及过程进行监控与控制,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以及根据结构的实际状态,对利用各种测试及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进行跟踪修正计算.给出后续各施工阶段的标高及内力反馈数据,用以指导和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桥梁线形及内力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桥梁施工监控是对施工中的主要环节及过程进行监控与控制,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以及根据结构的实际状态,对利用各种测试及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进行跟踪修正计算,给出后续各施工阶段的标高及内力反馈数据,用以指导和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桥梁线形及内力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中期悬臂浇筑施工方法的开始在工程领域大规模地应用,开创了大跨度桥梁施工技术发展的新时代,使桥梁结构体系得到更深发展。目前这种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在大跨连续刚构桥工程中已经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但是悬臂施工技术会导致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位移和内力变得非常复杂。为了确保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良好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成桥的线形状态必须与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相符合,所以必须对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采取有效地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4.
南京长江三桥初步设计方案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和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并且计人施工过程变形和应力的叠加效应,对南京长江三桥初步设计方案(独塔双柱、双塔独柱和双塔双柱)钢斜拉桥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施工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问题,计算得出3种初步设计方案钢斜拉桥在施工阶段结构的弹性稳定安全系数为4.9~10.2,非线性稳定安全系数为2.1~7.9,表明3种方案钢斜拉桥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弹性稳定性和非线性稳定性都是足够的.最后,评价了施工过程中极限承载能力状态下的结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5.
如何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大型桥梁在建成时得到预先设计的应力状态和几何线形,是桥梁施工中非常关键和困难的问题.施工控制有两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使结构在建成时达到设计所希望的几何形状,二是使结构在建成时达到合理的内力状态,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保证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大跨径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在中跨合龙过程中各构件的受力可以满足规范要求,以及成桥之后能达到理想成桥状态,以宜宾盐坪坝长江大桥为研究对象,考虑该桥的结构受力与施工特点,对桥梁合龙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分析在中跨合龙过程中的温度和合龙段主纵梁吊装方案对结构受力及成桥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主要影响合龙口的宽度和成桥后的塔偏,合龙段主纵梁的吊装方案主要影响合龙过程中的桥面板应力和成桥后的梁位移。该研究结果确保了该桥成功完成精准合龙,节约了施工成本,也为同类桥梁的合龙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跨斜拉桥施工阶段换索在国内尚缺乏相关借鉴经验。以广东一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依托,对施工阶段换索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制定了施工简便、对结构影响小的换索方案。将换索过程分为拆索前、拆除旧索、张拉新索三个工况进行重点监控,并保证换索过程对结构二期后线形与内力状态不产生较大影响;提出了换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同类型斜拉桥换索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稳定问题变的尤为重要。以某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对结构在施工阶段最高墩和最大悬臂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得出相关结论以指导同类结构施工。  相似文献   

9.
于传君 《北方交通》2009,(12):21-23
斜拉桥施工监控就是控制施工过程中和成桥状态时结构的内力和线形,以使斜拉桥的成桥状态充分满足设计要求.以金州滨海大桥工程施工监控为背景,主要介绍了施工监控的过程,对施工过程采取了仿真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斜拉桥施工过程中若不对临时结构的内力及线形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将因误差的累积导致施工结束时整体结构的受力及线形严重偏离设计成桥状态,使得桥梁成桥时无法实现设计的最优状态从而影响结构的可靠性和美观性。常规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过程控制主要有最小二乘方法及卡尔曼滤波法。以钢主梁多塔大跨度斜拉桥作为工程背景,提出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多塔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控制方法,并将其用于此桥施工过程中初始索力等施工参数的理论计算,并运用此方法对由于温度、材料容重等因素的偏差对桥梁成桥状态的影响进行预测。实践表明运用灰色预测控制方法能高效地实现多塔钢主梁斜拉桥的施工过程控制并能保证桥梁合理成桥状态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以某采用缆索吊装施工技术施工的拱桥为工程背景,对拱桥的缆索吊装施工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以达到合理成桥状态和确保施工过程结构安全作为施工监控的目标,各阶段的监控工作围绕目标开展工作。根据施工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分析,成桥阶段重点分析成桥状态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阶段重点分析结构安全性及拱圈定位坐标。拱圈合龙阶段轴线、高程等状态量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小"花瓣式"异形斜拉桥结构成桥状态结构受力和变形受施工误差的影响程度,以西安市富裕路沣河大桥为项目依托,通过分析容重、拉索弹模、拉索初张力、体系温度等影响因素变化对结构受力的敏感性程度,从而保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精度要求。计算结果表明:体系温度、拉索力和结构容重对"花瓣式"异形斜拉桥成桥状态主梁挠度、主塔变形、拉索索力、拱脚及钢主梁截面应力影响较大,为敏感因素;拉索弹模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程度较小,为非敏感因素;沣河大桥实际工程应用表明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减小施工过程误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程度,可为其他"花瓣式"异形斜拉桥在设计、施工中的结构敏感性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对独塔PC斜拉桥进行更有效的施工监控、准确把握施工过程造成的偏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需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各可变参数对成桥状态影响的敏感性进行分析。以一座独塔PC斜拉桥为例,对桥梁模型中结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桥梁结构自重、预应力损失等因素对成桥状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主梁自重变化、预应力损失和环境相对湿度变化对桥梁成桥状态影响较大,而环境温度变化对桥梁成桥状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进行为期1年的混凝土应变与位移的监测,阐述了长期监测的内容和方案,分析了桥梁结构在正常运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和几何形态的变化,为此类桥梁运营过程中的监测、后期的养护和维修加固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工过程对船闸闸首底板应力影响的仿真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通常情况下,船闸闸首结构底板应力的大小及分布不仅与结构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且还与结构的施工过程有关。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接触作用,仿真模拟不同施工过程对船闸闸首结构混凝土底板应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供混凝土船闸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特大桥的主跨采用挂篮悬浇逐段施工,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各种误差必将干扰成桥目标的实现,导致桥梁合龙困难,使成桥线形和内力状态偏离设计要求。为确保主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且成桥后的主梁线形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内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在主桥施工过程中开展施工监测监控工作以配合现场施工,是保证大桥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并起到指导施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斜拉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从设计到施工较一般梁式桥复杂的多,在很大的技术程度上都涉及到配索设计的重要问题。通常设计中先要拟定一个合理的成桥状态,再根据优化的施工工艺确定合理的施工状态。所谓合理的成桥状态指斜拉桥在结束施工后,在所有恒载作用下使构件受力达到理想状态。梁、塔弯曲应变能最小。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实际是按施工过程来确定各索初张力的过程。精确合理的成桥状态可先不考虑施工过程,根据成桥状态的受力图式计算,然后按施工过程将配索的张拉程序逐个细化,其分析方法有简支梁法,刚性支撑连续梁法。  相似文献   

19.
悬臂浇筑法施工过程中因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易使结构实际状态产生误差,为确保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安全、线性平顺,以官林特大桥为依托,建立了施工监控系统,利用midas建立仿真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值,将施工过程中的桥梁变形和受力控制在规定的有效范围之内,确保了官林桥特大桥的施工安全,为同类桥梁的施工监控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 采用 PLC 多点同步液压顶升系统对匝道桥中曲线梁桥上部结构偏移进行纠偏施工。 同时采用监控系统, 以设计的成桥状态为目标, 保证桥梁在复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 可供类似纠偏加固施工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