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单一组件的历时可用度行为,探讨对数常态分布可靠度(中位数tmed以及误差因子EF)和指数分布维修度(平均维修时间MTTR)对其可用度的影响,得出数值分析结果:在固定稳态可用度ASS以及平均维修时间MTTR的情况下,中位数tmed越小(或是误差因子EF越大)的组件历时可用度越早单调下降且下降量越大,越晚回弹至其稳态可用度;在固定稳态可用度ASS以及误差因子EF的情况下,具有越大平均维修时间MTTR的组件历时可用度越晚单调下降但下降量不变,也越晚回弹至其稳态可用度.建立不断电系统可用度以及可靠度的分析模式,探讨正常供电、电池备援以及旁通供电3种不同模式对整体可用度以及可靠度的贡献程度,得出数值分析结果:正常供电模式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整体不断电可用度;不考虑维修作业能力,整体不断电系统的可靠度参数MTTF为1184301h.  相似文献   

2.
首先建立大众捷运车站供电系统可用度模式,其次探讨供电到车站非必要负载(NEL)、必要负载(EL)以及维生负载(VL)的可用度和可靠度。当可用度不考虑维修能量时退化成可靠度。通过计算机仿真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车站VL负载之可用度/可靠度最高,EL负载可用度/可靠度次之,NEL负载可用度/可靠度最低。  相似文献   

3.
根据CRH3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结构及运行特点,结合图论建立系统可靠性网络图模型,随之将系统可用度计算转化为网络图模型连通概率计算。在考虑部件停工相关性及可维修的前提下,分别用蒙特卡罗模拟-元胞自动机(MCS-CA)算法及融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改进算法,结合某CRH3型动车组历史运行故障数据,计算分析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可靠性,并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可靠度与可用度曲线,同时给出不同情况下可靠度与可用度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且同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系统部件之间的并联模式及系统冗余设计均可提高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GSM-R作为专门为铁路设计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既传输铁路话音和数据业务,又作为CTCS-3级列控系统的传输平台,因此要求其必须具有很高的可用度。为此,分析高速铁路GSM-R网络可用度,并运用模型分析京石武客运专线GSM-R系统的可用度。  相似文献   

5.
考虑运行过程、多状态性、动态失效及恢复机制等问题,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对CTCS3-300T车载系统运行可靠性及可用性进行评估。在分析300T车载系统结构及可靠性框图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运行过程,实现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动态贝叶斯网络推理结果表明:300T车载系统具有高运行可靠度和可用度,系统失效后,能通过切换冗余开关迅速恢复系统功能;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对系统功能模块的重要度顺序和导致系统失效的敏感性元件顺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运行阶段,对主系统和备系统进行定期切换,能有效提高运行可靠度;备用动车组可有效提高运行可用度。最后,通过中国铁路某集团有限公司300T车载系统现场维护数据验证本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动车组子系统最佳预防维修周期,建立了其可靠性仿真模型,在可用度最大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子系统的寿命分布、预防维修时间分布、事后维修时间分布进行抽样计算的求解方案。用C#语言编制模拟程序进行仿真计算,以CRH_1型动车组高压电器系统为例,计算其可用度达到最大时的最佳预防维修周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设备可用度对列车控制中心(TCC,Train Control Center)的影响和预测TCC的剩余使用寿命(RUL,Remaining Useful Life),降低TCC的故障发生率,确保车辆安全运行,构建TCC动态故障树模型。通过引入Markov理论,将其转化为Markov模型,设计了TCC可用度评估与RUL预测方法;考虑了TCC的失效率和共因失效,利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失效数据作数据融合处理,得到TCC设备初始故障区间概率;在此基础上,采用超椭球模型约束设备初始故障区间概率,得到更加精确的底事件故障区间概率;画出Markov状态转移图,用矩阵推导出TCC可用度和RUL的函数关系式,且对可用度的计算还考虑了维修因素。以兰州—乌鲁木齐客运专线某TCC数据作为分析案例,用该方法计算TCC及其各设备的可用度,并预测TCC的RUL。结果表明:与通用方法相比,评估结果相同,但评估信息更丰富。  相似文献   

8.
科学制定车门系统维保周期对整个城轨列车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糊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城轨列车车门系统维保周期进行优化:分别确定可用度、经济性、任务可靠度与维保周期的关系函数;以可用度、经济性为优化目标,以任务可靠度为约束条件,建立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维保周期模糊多目标优化模型。对某地铁公司2号线车门系统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共因失效修理工多重休假的两相同部件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在假定部件的失效分布服从指数分布,修理工修理时间和休假时间均服从一般连续型分布的条件下,利用补充变量法,得到了该系统的瞬时可用度和稳态可用度、系统的可靠度、系统的瞬时和稳态故障频度等重要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介绍轨道交通计算机冗余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在综合考虑了故障覆盖率及维修率的情况下,计算了2系统的可靠度和可用度,并利用MATLAB仿真功能给出了相关比较曲线。通过分析比较,得出"3取2"系统的可靠性要高于"2乘2取2"系统的可靠性,而"2乘2取2"系统比"3取2"系统具有更高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据KZ4AC型机车不同于国内列车供电系统的特点,设计出一套适合该机车的列车供电柜,其不仅满足绝缘距离与电气间隙、元件布置与线缆走向和电磁兼容(EMC)等电气性能要求,而且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安全防护性能等.  相似文献   

12.
蔡旭东 《电气化铁道》2005,(2):42-43,50
阐述了铁路通信信号供电的重要性及可靠性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可用性的新概念,给出了提高可用性的方法以及实现铁路信号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对中小功率设备采用N 1 冗余模块结构UPS 和对中大功率设备采用多机冗余并联结构系统,并对改善我国铁路通信信号供电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充分考虑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特性,并结合其设计和运行特点,从供电设备和供电服务2个角度,研究了牵引供变电设备和牵引网供电单元可靠性数据的采集需求以及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建立SQL数据库,并开发B/S架构可靠性统计分析软件,使之与管理信息系统或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相融合,充分共享信息资源,从而形成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基础数据搜集与可靠性评价系统,作为运营维护部门实施基于可靠性维修和可靠性管理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线路单一主变电所供电可靠性问题一直是供电系统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几种提高单一主变电所供电可靠性方案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并给出了提高单一主变电所自身供电可靠性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一种新型地铁地面供电电源——三相电压型PWM整流装置的数学模型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试验验证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稳态性能好,整流器接近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可显著抑制谐波对电网的干扰,改善电网运行品质,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6.
智能电源屏可靠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现阶段我国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故障率较高的原因,通过对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出了智能电源屏提高可靠性、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为信号系统提供可靠稳定的供电,其可靠性需纳入信号系统进行考虑,以实现系统整体的可靠性目标。对目前信号系统常见的电源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可靠性模型。比较了不同方案的可靠性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信号系统整体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合蚌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km,由于其牵涉多个地区、枢纽,与多条线路交叉并行,可靠性要求高,牵引馈线多的特点,牵引供电系统设计难度大。牵引供电方案设计在结合交通网络规划,考虑资源共享的要求下,首先研究了地区、枢纽的供电方案,进而确定全线变电所分布方案。牵引变电所则围绕可靠性、资源兆享、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9.
轨旁无线设备(TRE)是地铁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TRE供电系统是确保车地无线通信连续的重要系统。从地铁供电系统、信号电源屏系统、TRE及其电缆布置方式三方面着手,采用常规分析法和故障树分析法,定性、定量地分析常规结构下TRE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以论证其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并探寻其短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