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沙分局某工务段电焊道岔间原厂址在一简陋工棚内,作业条件较差。1991年搬迁新址后安装一套通风除尘设备以控制电焊时作业时产生的毒物二氧化锰及电焊烟尘。我们作了两次全面监测,对其除尘,排毒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1 监测方法新厂房约为24m×9.5m×7m。在工人现场操作中,使用与未用风机情况下对比采样,用D4G粉尘采样器,滤膜称重法测定电焊烟尘浓度,用磷酸  相似文献   

2.
经过广泛的大量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后,对于手工电弧焊烟气中粉尘、锰、氟化物及氮氧化物等对焊工的危害已较明确。但由于电焊条种类多,用途及工作条件不同,进行对某种电焊作业的劳动卫生调查研究、探索其特点,研究防护措施,以保障焊工健康,实有必要。本文乃是铁路钢轨道彷电焊作业的卫生调查的总结。一、锰钢道岔电焊与堆焊电焊条列车高速运转,钢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机车车辆轴轮的挤压,道岔发生断裂或磨耗。对于这些裂损的道岔,国内是应用电焊方法修复的。即  相似文献   

3.
通风除尘措施是治理电焊烟尘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常用的局部通风方式有单一台位排风和多台位排风,其通风设备有自净式通风除尘机组,有固定式通风系统。常用的全面通风方式有在侧墙安装轴流风机,屋顶排风,室内空气循环等方式。就目前烟尘治理技术而言,中、小作业范围的烟尘污染较易解决,大规模的电焊作业车间需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车辆段电焊车间Ⅰ、Ⅱ组通风除尘装置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测定作业点的电焊烟尘浓度、车间MnO2浓度、台面控制风速、罩口风速、车间内通风装置的噪声及通风系统排出口的风量。结果该装置排毒降尘效果明显,但电焊烟尘浓度大部分测点仍未达标。结论Ⅰ组通风系统仍需进一步改进设计,提高除尘达标率。Ⅱ组通风系统设计不甚合理,管道、罩口密闭不严,风量损失过大,风机除尘效率太低。  相似文献   

5.
由于襄樊北车辆段钩缓和制动梁车间电焊烟尘污染严重,故对这2个车间进行治理,安装了2套通风除尘系统,经测试,治理后车间微小气候,空气中电焊尘浓度,风速,风量,除尘效率和噪声强度等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或国家标准,保障了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6.
兰铁机床大修厂电焊车间的通风除尘系统于1989年8月竣工并投入运用,该项技术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该车间的电焊烟尘污染问题。1989年11月我所对两套通风系统的技术性能及使用效果进行了较全面的测试及评价。一、排风罩性能靓定 l。测试方法用热球风速仪共测28个萝口,将每个排风罩的条缝式罩口平均分成8块,见图  相似文献   

7.
青岛车辆段修配车间电焊烟尘治理通风除尘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岛车辆段修配车间电焊烟尘污染严重,对人体可造成多种职业危害,必需采取通风除尘措施进行治理。笔者为该车间设计了3套通风除尘系统。其中包括:设计了适应工艺特点的多种排烟罩;容尘量大、阻力小、便于维护管理的充填层过滤除尘器;适应旧厂房的通风管网配置。并论述了通风除尘装置的结构特点,设计方法和主要技术参数。经过测试,该项治理措施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密闭容器焊接车间的电焊烟尘浓度,一般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特别是罐内烟尘污染严重。在本文所介绍的实例中,对密闭容器焊接车间设计了两套通风除尘系统。在设计中主要以排除罐内烟尘为主,在地面上设置了多个吸风口,用软管接到罐内。同时在车间上部设置多个吸风口,辅以车间的全面通风。以此降低车间的烟尘浓度。文中还论述了电焊烟尘的理化特性和净化电焊烟尘的几种方式,重点介绍了电除尘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1 概述袋式除尘器具有净化效率高,应用较广泛等特点,近几年高温滤料和清灰技术的发展,使其在冶金、水泥等不同的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在铁路系统,局部通风选用袋式除尘被广泛地应用于电焊等扬尘作业场所的排尘净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大型养路机械对铁路隧道内有砟道床清筛作业时,粉尘大,发动机废气浓度高,能见度低,严重影响作业质量与效率,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及安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一隧道进行通风除尘方案设计,采用湿式除尘方案,对除尘风机的安装位置和风量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并建立了隧道通风仿真计算模型,确定了隧道通风风机的较优位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陆续研制了一些电焊除尘机组,无论在型体设计、滤料的使用、清灰方式上都各有优缺点。从目前来看,风量大,容尘量大、清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电焊排烟除尘机组还尚少。这一技术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我所于1981年研制了DPC-Ⅰ型电焊排烟除尘机组(风量300m~3/h)。1984年研制了DPC-Ⅱ型电焊排烟除尘机组(风量1000m~3/h)。但是为了解决铁路企业电焊作业中,需要较大风量的排烟除  相似文献   

12.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一举粉碎“四人邦”篡党夺权阴谋,取得伟大历史性胜利的鼓午下,在深入揭批“四人邦”的群众运动中,在抓纲治国、工业学大庆的高潮中,我们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教导,在段党委亲切关怀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经过广大工人同志的努力奋战,制成了道岔电焊作业移动下吸式侧面排风装置。使用后大家一致认为这种设备排毒效果较好,用起来也很方便适合生产工艺的需要。电焊室排毒装置共有两套通风系统,每个通风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近几年来,在铁道部道岔协调组的正确领导与道岔专业全体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道岔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道岔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使我国道岔技术更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首批60kg/m钢轨道岔满足了大秦铁路建设的急需和旧线改造的需要,取得了主动。目前,正在推广的新型道岔已经采用了曲线型AT弹性可弯尖轨(尖轨为藏尖结构)、机加工整铸锰钢辙叉、H型和槽形分开式护轨。道岔制造工厂已经采用V法造型铸造锰钢辙叉,进行六部位机加工、AT  相似文献   

14.
DPC-1000型电焊排烟除尘机组是在DPC-300型(即Ⅰ型)电焊排烟除尘机组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解决电焊作业对环境污染、保护工人健康而研制的DPC系列产品之一。机组的额定风量1000m~3/h、额定资用压力140mmH_2O、除尘效率>99%、噪声<76dB(A)、配用电机为1.5kW。一、风机选择目前国内定型风机产品,都不能同时满足机组性能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选择风机有两种途径,一种使用360型机组两合小型高压风机并联达到所需  相似文献   

15.
济南铁路局管内青荣(青岛北站-荣成站)城际铁路即墨站站内8#道岔插铺施工,是国内首次高速单开道岔插铺作业,作业时间为120 min。本文介绍了对施工中主要工序及控制要点进行研究后,提出利用道岔换铺设备对新道岔进行横移纵调的施工工艺,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法。经现场施工检验,效果良好,可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兰州铁路饥床厂是我局生产瓦背的主要厂家,而焊接作业是生产的主要工序。自1981年投产以来,消烟除尘问题始终未得到改善。据我们多次采样测定,焊尘及二氧化锰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为此,1988年5月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为该车间设计并安装了二套通风静电除尘系统。为了解消烟除尘的效果,我们于1989年10月对该系统进行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焊接车间的通风除尘是对作业人员非常重要的劳动保护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大连某物流公司托盘箱焊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思想及技术参数,包括排风罩口的设计、除尘器的比选内容、通风管网的设置原因,风机房的布置.并介绍了该通风除尘系统的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通过卫生学监测,证明该车间设计安装的通风除尘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了国家标准.同时文中还对设计中的得失及车间工艺布置的改进之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作者的改进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保证铁路运输生产,保护职工安全健康,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我局卫生科组织了西安、宝鸡、西韩、勉西、铁疗和中心,宝鸡两个防疫站有关人员,组成协作小组,对工务部门道岔电焊工进行了调查,现将体检情况总结于后; 一、劳动条件和劳动卫生调查简况我们于一九七七年三月份对全局各工务部门九个电焊车间进行了卫生调查。在九个电焊车间中仅一个工务段电焊车间宽大符合要求外,其余工务段电焊车间均不合要求,车间狭小,焊台设置甚密。其中四个车间有抽风排毒设备,其余均无。对有焊接道岔任务的六个工务段进行了有害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解决大型焊接车间的烟尘污染问题,在齐齐哈尔车辆厂货车车间的两个大型工位上进行了电焊烟尘治理试验,对台位烟尘的控制方式;通风系统的降噪;含尘空气的净化及排放以及热回收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通过两个工位的治理,使其附近的作业场所的烟尘浓度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通风系统的排放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系统噪声未对作业环境产生影响,解决了两 台位多年未解决的烟尘污染问题,并为大型电焊车间的全面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镜作为观测工具,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电焊课题组自1984年开始,借助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对电焊烟尘在通过不同电压、电流及电场风速的高压电场时的凝聚状态,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为DPC-1500型电焊排烟除尘机组最终采用静电凝聚、布袋过滤的除尘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