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油马达外壳补焊修复工艺特点,及相关补焊工艺方法、设备及参数的选择等,提出了具体的修复工艺措施,并对修复后的焊接质量提出了检验方法及检验设备,保证了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模拟道路沥青不同阶段的老化程度,使用不同剂量的APR还原再生剂修复老化沥青,并结合对路面沥青混合料抽提后的沥青进行试验,验证了APR还原再生剂具有修复老化沥青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老化时间越短则修复效果越好,路面铺筑后实际使用2~3a后的老化程度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长法修复上唇双侧裂具有保留前唇自然唇弓缘的优点,但缺陷为修复后的唇峰平坦,上唇中部唇弓不明显。笔者采用双侧红唇肌瓣各带一段1mm宽的侧唇唇弓缘再造人中部唇弓的上唇双侧裂修复术,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再造的人中部唇弓立体感强,结构清晰,唇峰明显,又避免了前唇加长法修复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磨损后冷冲模具—孔冲修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氩弧、微束等离子弧、激光作为热源对冷冲模具——孔冲进行了 Ni60粉末喷焊后的重熔处理,对修复部位的组织做了详尽的金相分析,研究了修复孔冲的可能性.得出了切实可行的孔冲修复工艺.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结构混凝土破损修复后的服役性能,进行了快速修复材料与旧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的系统研究。以环氧树脂、乙二胺、丙酮为基体,设计了快速修复材料;对快速修复材料硬化浆体与既有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性,包括抗压、抗折强度和稳定性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快速修复混凝土的协同抗压和抗劈裂性能均得到提高,其中协同抗压强度最高可提高80%,4h的收缩值仅为0.095mm,完全满足结构混凝土快速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前转轮制造材质均采用马氏体不锈钢,而此类型钢的强度较高,韧性、塑性较差,导热性差,焊接残余应力大,焊后容易出现冷裂纹。分析了马氏体不锈钢转轮在电站运转一段时间后产生冷裂纹的原因及特点,提出了用三相焊接材料修复电站转轮裂纹的切实可行的焊接修复工艺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同类型材料其他工件的裂纹焊接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无缝线路钢轨在线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铁路系统的正常通行,对无缝线路的损伤钢轨应尽量进行在线修复。对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在线修复技术,如轮轨润滑技术、钢轨整修技术、原位修复技术、热喷涂(热喷焊)技术和钢轨在线堆焊技术的工艺方法、焊后组织性能及工程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指出了以上五种技术各自存在的局限性,可为我国钢轨在线修复技术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各类原因造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层脱落的修复问题,提出薄层修复理念,利用独立研制的修复材料,可进行3~5mm修复层的施工,施工后可恢复路面原有的使用功能,并提高路面的抗盐、抗渗、抗磨、抗冻耐久性能,能快速修复,同时具有修复层颜色可调,使最终的修复层颜色与原路面颜色相近、恢复通车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内燃机车用Z12V190BJ柴油机水腔密封面裂纹故障,分析讨论了柴油机水腔密封面出现点蚀及裂纹的原因,提出了对点蚀及裂纹堆焊后镗销精加工的解决方案,并根据镗床工作原理设计出了镗削装置,制定了水腔密封面修复工艺,修复后的柴油机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股骨头内松质骨移植后的病理变化 ,为股骨头坏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80只日本白兔分实验组 (股骨头内骨质刮除 ,自体松质骨移植 )和对照组 (股骨颈骨折后原位内固定 ) ,进行病理组织学、X线和血管造影观察。结果 松质骨移植后股骨头可完全修复 ,且较对照组效果好。结论 髓腔血供可修复股骨头 ,故提供血管修复的环境很重要 ,而股骨头坏死治疗中血管植入可能只起加快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泥混凝土道面浅层破坏严重的现象,目前主要对修复材料方面进行研究,施工工艺研究较少,然而修复时其结构整体性不良、粘结性差,从而造成修复后路面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基于此,研发出超薄罩面抢通修复材料,并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三层修补法”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观察,使用效果良好,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内部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裂缝,不及时修复会扩展成宏观裂缝,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依据微膨胀、络合沉淀和碳化结晶理论研制了一种能有效修复混凝土微裂缝的新型自修复剂。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得到修复组分的最佳配比:络合组分∶调凝组分∶储水组分∶增塑组分∶密实组分=1.00∶0.25∶2.00∶3.37∶13.47,在此配比下的裂缝宽度分别由0.27 mm和0.12 mm实现完全修复,冻融循环200次时掺入修复剂后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比未掺加修复剂混凝土高10.8%,抗冻性得到显著优化。XRD和SEM分析显示,修复剂的掺入促进了Ca(OH)_2和Aft的生成,这些物质均匀分散在浆体中,使浆体结构更加密实,孔洞减少、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抗原修复法对DA.1U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应用微波修复法、高压修复法、酶修复法和高压加酶修复法对DA.1U大鼠肝组织切片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DA.1U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LXR-α、LXR-β、PPAR-γ和FXR经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强度较其他修复方法明显增强,而且定位较佳.结论 在核受体免疫组化染色中高压抗原修复法染色效果优于其他抗原修复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问题较为严峻,对此采取新型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对污染的重金属土壤进行修复。对该技术进行阐述后,对重金属电动力学修复金属干扰因素进行分析,论述电动力学修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探索,望该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可对改善重金属污染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依托江门市启超大道沥青路面修复工程,首先对路面进行病害分析,主要表现为路面层结构强度不足、排水系统损坏导致水毁严重、车辆超载、重载问题严重等,针对已经出现的病害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对小型裂缝进行灌浆封闭修复,对网裂和破损等病害提出刨除破损面层并补强罩面技术,处理后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自体松质骨加bBMP移植对实验性Legg Perthes病动物股骨头的修复作用。方法 用TH胶股骨颈内注射法将 1 2只幼犬共 2 4髋制作Legg Perthes病模型 ,3个月后动物随机平均分为自然修复组A ,自体松质骨移植组B和松质骨加bBMP植入组C ,术后 4、8周观察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所有股骨头变扁 ,骨质生长不良。B组股骨头高度明显低于术前 ,股骨头内修复范围有限。C组股骨头高度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 ,骨质生长良好 ,修复较完全。结论 松质骨加bBMP能促进幼犬股骨头修复 ,防止塌陷发生 ,是Legg Pethes病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丙乳砂浆、硅粉砂浆、高强砂浆、纤维高强砂浆为修复材料,以硅粉净浆及丙乳净浆为粘结剂,进行了各修复材料抗拉粘结强度、弯拉粘结强度以及修复砂浆与老混凝土的劈裂抗拉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丙乳净浆及硅粉净浆作粘结剂能显著提高各种修复材料的粘结性能;相比于空白样,加入丙乳、硅粉、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后有效提高了砂浆的粘结强度;各修复砂浆28d新老砂浆抗拉粘结强度及弯拉粘结强度都没有超过养护28d的本体抗拉、抗折强度;从数值上看,各修复砂浆中硅粉砂浆具有最高的粘结强度。在高强砂浆配合比的基础上加入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连续纤维对粘结强度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空腹拱桥底座梁裂缝产生的原因 ,分析归纳、研究了恒载作用下的初始裂缝的产生 ,加载后裂缝的扩展 ,提出修复方案、设计规范改进措施 ,克服设计和前期施工中忽略的问题 .修复裂缝得当 ,价格低廉 ,经济合理 .  相似文献   

19.
《国道G105线K2424+056~K2430+862段水毁路面修复工程》及《国道G105线K2458+628~K2466+435段水毁路面修复工程》(以下简称《从化G105国道吕田至良口段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工程》)加铺沥青路面后,部分挖方路段路面出现渗水情况。对出现渗水路段的特征进行整理,并针对这些路段进行地质勘查后,总结位于山区的挖方路段,在进行加铺设计前应该进行的一些勘查过程,并且对不适合进行加铺沥青路面的路段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后修复困难的问题,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技术工艺,推广了水泥路面维修的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