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和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水上旅游业不断扩张,水上交通事故及船舶污染事故也在逐步增加,事故救援难度加大,存在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隐患。为解决苏州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所面临的救援力量不足、覆盖范围有限、反应速度不快等问题,有必要开展苏州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的编制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6,(12):39-44
海难、空难事故的频发使得提高深远海救助能力成为专业救助力量亟待实现的救助难题。如何更好地发展、利用现有救助力量,充分发挥专业救助直升机和救助船舶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并利用救助直升机和救助船舶的优点,总结出一条针对深远海更为有效的救助方法是每一个救助人需要深思的问题。救助直升机船载将成为新的海空立体搜救形式,必将大大提高救助力量的深远海救助能力,成为我国专业救助力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需要选取最适合的救助力量开展救助工作,海上恶劣的环境和搜救时间的紧迫性,对选取救助船有很高的要求.文章以水上人命救助为背景,从岸基专业救助船优选角度出发,分别构建两种模型:层次分析法(AHP)、加权和法相结合的优选评价模型,组合赋权、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将以上两种...  相似文献   

4.
川江以险滩急流著称,三峡库区形成后航行条件虽能得到改善,但水上运输的风险依然存在。在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的同时,能为一旦遇险的船舶和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仍是安全保障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就川江的救助状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成立于2003年6月28日,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交通运输部有关海上救助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在我国沿海及相关水域的国内外船舶、水上设施和在我国沿海水域遇险的国内外航空器及其它方面的水上人命救助;负责以人命救助为目的的海上消防;承担以人命救助为直接目的的船舶和水上设施及其它财产的救助。  相似文献   

6.
程建国 《航海》2014,(4):60-62
海上船舶发生火灾是一种常见海难事故。发生火灾时,为减小损失,应当展开对遇难船舶的救助。在救助工作中,人员救助应当首先保证,如何有效地救助失火船舶上的人员是我们应当着重研究的一项内容。文中针对失火船舶海难救助作业中对遇难人员的救助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韦涛  薛忠林 《航海》2020,(3):21-23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海上船舶流量不断提高,险情事故时有发生,海上救助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为守好海上人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提高海上救助成效,服务国家战略,本文在岸基层面就救助指挥信息建设进行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世栋 《水运管理》2000,(12):31-33,30
、法律特征海上救助是海运业和其他海上活动的派生需要。海上救助是指对海上或其他通航水域遭遇海难的船舶、海上设施、货物和全部或部分 ,由无法定救助义务的外来力量依据救助合同对其进行的救助 ,从而使遇难船舶或财产脱离所遭遇的危险 ,被救助方向救助方支付一定报酬的服务。实施救助的外来力量可以是从事救助工作的专业救助公司 ,也可以是临近或过往的船舶。海上救助是海商法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救助人在海上或其他可航水域 ,如能成功地使得遇险船舶、设施、货物等脱离危险 ,即有权为自己的救助行为请求报酬 ,并有条件对获救财产行使留…  相似文献   

9.
目前,渔业船舶已经成为我国海上搜救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发生海难事故的渔业船舶自身的救助成功率却偏低。文中试结合近几年渔业遇险船舶搜救的大量案例,分析影响渔业船舶救助成功率的几大主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渔业遇险船舶救助成功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程建国 《航海》2014,(3):70-72
当前海上突发事故繁多,其中船舶火灾是突发事故中危害最大、后果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其原因是船舶火灾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极大威胁。载有危险品的船舶发生火灾更具有危险性,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对于危险品船舶发生火灾的专题研究。对发生火灾的危险品船舶实施救助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应在救助前做出相应的风险分析和评估,以便于更好、更快、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许坚 《广东造船》2005,(1):16-18
目前,世界贸易运输的80%以上是通过海上运输。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加速了船舶的大型化、杂货运输的集装化及品种的多样化,而且大型客船、客滚船、液化气船、危险品船和原油船发生事故的概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在我国海区发生了“梧桐山”客滚船、2万吨液化气船、26万吨原油轮等船舶海难,牵动着全国人民和国家领导人的心,作为国家唯一的专业海上救助队伍,必须在海上抢险救助中发挥作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程建国 《航海》2014,(2):74-76
当前海上突发事故繁多,其中船舶火灾是突发事故中危害最大、后果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其原因是船舶火灾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极大威胁。载有危险品的船舶发生火灾更具有危险性,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对于危险品船舶发生火灾的专题研究。对发生火灾的危险品船舶实施救助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应在救助前做出相应的风险分析和评估,以便于更好、更快、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海上养殖业在我国沿海水域快速发展,养殖设施种类多、密度大、范围广,甚至在个别海区出现侵占水上公共航道等现象,给船舶航行、进出港口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船舶误入养殖区事故常有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据统计,本人所在单位每年进入养殖区救助遇险船舶次数平均为3次,救助这类遇险船舶受限因素多、难度大、涉及面广。  相似文献   

14.
广东海域近日事故频繁,南海救助局两艘救助船舶奉命出动,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又立战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王星 《航海》2020,(1):60-62
救助船舶在保障中国海区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救助船舶的稳定性直接关系海上灾难和事故的救助成功率。笔者通过对救助船舶主机日常的维护与保养的深入学习、研究,让船舶轮机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努力减少因船舶主机维护保养不及时、操作不当而引起设备故障,影响救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称《内河条例》)对船舶和浮动设施遇险后的救助活动,作出了系列规定.分别明确了遇险船舶或浮动设施及其人员、海事机构、险发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救助活动中的责任。本文意在进一步贯彻《内河条例》,结合管辖水域特点和实际工作,阐述非水网地区水上应急救助体系的基本要素及结构,并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现有海难救助力量前提下,根据季节性海况变化及海难事故高发区变化的实际,及时调整海难救助力量驻防海区,以期达到海难救助能效最大化。采用Stackelberg计算方法,构建遇险船舶所在海区海难救助驻防海区选择模型,根据我国季风变化和海难事故高发区变化实际情况,运用灵敏度分析计算法对长江口等海区进行实例验证计算。验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海难救助重点驻防海区为长江口和珠江口。本研究的选取模型和算法符合中国海难事故高发区变化实际,为科学调整海难救助驻防海区提供决策依据,以期维护成船舶海上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称<内河条例>)对船舶和浮动设施遇险后的救助活动,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分别明确了遇险船舶或浮动设施及其人员、海事机构、险发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救助活动中的责任.本文意在进一步贯彻<内河条例>,结合管辖水域特点和实际工作,阐述非水网地区水上应急救助体系的基本要素及结构,并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减摇鳍、减摇水舱在恶劣海况救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海运》2016,(2):37-42
针对恶劣海况对专业救助船舶迅速出动及现场作业的不利影响,结合实际救助作业体会,探讨新型救助船舶减摇鳍和减摇水舱的组合使用方法,创造相对平稳的救助作业环境,保证救助船舶快速抵达、安全作业,提高救助效率。以"北海救117"轮的减摇装置为例,分析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锚泊、航行、现场救助作业等几种状态下的船舶减摇方法和效果,以实现合理应用减摇鳍和减摇水舱,改善航行与救助作业环境,达到科学救助、安全救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航海技术》2007,(2):F0004-F0004
交通部南海救助局主要担负中国南部海域及珠江口的救助工作。目前拥有各类船舶19艘,包括8000kW的“南海救川”轮和“南海救112”轮、6000kW的“南海救131”轮等新型大功率专业救助船,“南海救201”、“南海救208”、“南海救209”等快速救助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