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淮南,作为引江济淮工程重要节点城市,依托淮河和江淮运河水运主通道,必将发展成为江淮大地通江达海的枢纽港引江济淮工程于2016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江淮运河是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长江至淮河航道354.9km,江淮运河段按Ⅱ级航道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将把淮河、巢湖、长江沟通起来,共同形成一条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长度超过千  相似文献   

2.
合肥市水运资源丰富,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加之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合肥市实现了由"濒湖时代"进入到"濒临长江、沟通江淮"的跨越,本文通过对合肥水运发展现状、发展机遇期分析、研究,探讨合肥水运未来发展重点,提出加快水运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勇 《中国水运》2015,(4):34-35
"引江济淮"工程将拉近皖西北中心城市通江达海的距离,可促进阜阳市与外界交流更加广范,发展地方经济的舞台更加宽广,在中原经济带上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打造阜阳水运中心枢纽,形成高等级的内河航道网络必将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引江济淮工程竣工后江淮运河航运安全有序,管理高效智能,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结合引江济淮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特点和现有的航运管理制度体系,提出以业务模块为导向的航运运维管理服务模式,阐述运维管理体系架构、职能分工及费用来源,以便为引江济淮工程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航道通航安全,通过统计分析安徽省近年来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特征,研究预测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的事故多发点,提出保障通航安全的建议:加强工程沿线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合理布局和建设应急救助基地、制定引江济淮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构建安全信息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使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市更好、更快地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分析合肥水运的现状和短板,阐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引江济淮工程打通了合肥水运南延北上的主通道,国务院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徽省水运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方式更加多元等战略机遇,提出合肥港建设兆西河Ⅰ级航道、加快重点港区建设等打通合肥港通江达海的水路主通道、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引江济淮工程航运运维费用来源,根据相关运量预测和收费政策,预测航运运维收益,并基于航运运维管理体系组织架构,提出运维费用评估和监管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引江济淮工程高效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较为普遍,如何防止混凝土裂缝出现成了质量控制的重难点。在对引江济淮白山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了裂缝原因分析后,采取了原材料和配合比控制、工程技术措施、施工工艺控制和温度监控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船闸混凝土开裂现象。该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易用性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胡飞  林燕清  沈超 《水运管理》2022,(3):12-14+29
为持续推进安徽省航道建设,安徽省结合自身内河航道特点进行绿色航道设计探索,并在新开工引江济淮工程、涡河等航道工程中进行实践,绿色水运发展成效初显。从安徽省内河航道特点、绿色航道总体布局、生态功能设计、绿色环保施工等方面对安徽省绿色航道设计要点进行系统总结,并指出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绿色航道理念是未来发展方向,支撑“十四五”期间安徽内河绿色航道建设,可为国内同类内河绿色航道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合裕线航道船闸拥堵,提升引江济淮工程航运功能,介绍引江济淮工程的航运功能和合裕线航道船闸的运营情况,分析合裕线航道堵闸原因和合肥市对建设Ⅰ级航道的迫切需求,提出提升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入江航道通过能力的措施:加快裕溪、巢湖一线船闸扩能改造以缓解航道拥堵,尽快展开新建凤凰颈船闸前期工作,将兆西河通江Ⅰ级航道建设纳入省、部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相似文献   

11.
运河工程沿线渠道开挖将产生大面积的人工创面,采用生态岸坡防护工程对创面修复有积极作用。以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岸坡防护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设计资料和现场调研梳理了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生态岸坡防护结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引江济淮工程生态结构选型主要受地质条件及特征水位影响,土质岸坡常水位以上采用30%孔隙率的混凝土预制块体结构,枯水位局部河段试验性采用带有鱼巢功能的水下矩阵块体结构。膨胀土区域采用大框格预制块体结构及柔性水位保持毯材料,孔隙率分别为79%和95%,使用区域均位于最高洪水位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引江济淮城市供水工程中采用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结构。针对PCCP的安全检测与评价的相关问题,结合引江济淮(安徽段)供水工程的特点,以某城区供水工程为例,对城市供水工程中PCCP管道的安全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物理力学性能,并得出适合于该工程中PCCP管的测强曲线。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引江济淮工程J002-1标段护岸软体排出现的预制块挤压破损、施工效率低下等问题,对原设计方案护岸软体排结构以及施工方法进行优化。通过参考工程实例以及方案比选,采用C25混凝土预制块联锁片软体排结构和铺排船施工的方法。结果表明,优化施工方案技术上可行,预制块破损少、施工效率高,达到预期效果。软体排结构优化和铺排船施工工法在引江济淮工程的成功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良好示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给合肥港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基础,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和政策方向,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在研究合肥港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合肥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合肥港发展新目标与新规划。  相似文献   

15.
蜀山泵站枢纽船闸对引江济淮工程航运至关重要,是连通长江与淮河,确保引江济淮航运干线畅通的控制性工程,其闸室规模大、工作水头高、输水能量高,输水过程水力学问题是船闸设计的关键环节。结合工程地质和结构设计,船闸拟采用形式最为简单的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输水过程船舶与船闸自身安全能否满足相关要求需要开展细致研究。通过比尺为1∶25的物理模型试验,对其输水过程船舶停泊条件、水力特性及引航道水流条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推荐的输水系统布置和阀门开启方式下,各项水力指标均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引江济淮工程调度运行后典型年调水过程调洪演算,分析工程调度对菜子湖水位过程及20年一遇洪水位的影响,为菜子湖线路枞阳节制闸设计以及菜子湖周边影响处理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建立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连续反弯段G3京台高速段仿真模型,运用船舶仿真操作模拟器和船舶航迹带生成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设计船型在连续反弯段的航行条件,提出船舶操纵要领和通航管理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运工程测量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裴文斌  牛桂芝 《水道港口》2007,28(4):292-296
依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以及现实水运工程测量服务内容首次对水运工程测量进行了详细分类,该分类涵盖了水运工程测量所能提供服务的全部内容,并根据此分类对水运工程测量现阶段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技术手段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同其他领域中的测绘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评价了水运工程测量在现代测绘领域中发展的技术水平和地位。根据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实际服务能力指出了水运工程测量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就测绘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发展,针对水运工程测量的特点和今后水运工程发展的实际要求,对水运工程测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高超 《珠江水运》2024,(7):32-34
水运工程是能够为水陆运输提供必要条件的重要工程项目。基于新时期促进水运项目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本文以水运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角度,在结合以往水运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能够优化提升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效果的优化方法,旨在为推动水运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船闸闸室施工传统上采用组合式钢模板工艺,该工艺人、财、物耗费量较大。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J005-1标蜀山泵站枢纽工程投标方案中,船闸闸室施工通过引进移动式龙门模架施工工艺,相对传统工艺,在工程成本、施工工期等方面有了较大优化,为工程顺利中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