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吴江市八坼京杭运河大桥转体施工为例,从转体施工工作原理、施工准备、锚固体系、转动体系、位控体系、落架、转动就位、封盘、合龙等施工环节,介绍转体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转体施工转动体系不平衡力矩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转体施工中保证转动体系重心位于转轴中心较小的范围以内对顺利转体十分重要,表现为转动体系以转轴中心的刚体不平衡力矩尽量小。然而实际施工中不可能做到转轴中心两侧完全对称,特别是转体前采取支架现浇方式施工的桥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力矩,需要通过一定方法进行不平衡力矩测试,用于转体前的配重设计。探讨了转动体系不平衡力矩的测试方法,提出了利用墩柱应变(应力)检测不平衡力矩的方法,并以实际某转体桥梁为实例,采用上述测试方法与转动体系称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利用墩柱应变(应力)检测不平衡力矩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得转动体系偏心大小。方法简便易行,可大大减少称重所需的人力物力投入,节省施工时间,为今后转体施工不平衡力矩测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行对岔特大桥主桥为净跨径205 m的上承式拱桥,为采用平衡转动体系转体施工的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重点介绍该主拱圈转体施工方案比选和转动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转动体系在转体施工过程中受力集中且往往存在偏心现象,其受力安全性直接攸关转体施工的成败,分析转动体系受力状态对确保桥梁转体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桥梁转体工程转动体系常见受力状态的基础上,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转动体系局部仿真模型,对上转盘、下转盘、球铰及球铰加劲肋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无偏心状态球铰接触应力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球铰边缘附近;各部分Von Mises应力及下转盘竖向正应力随偏心程度的加剧呈一侧增大一侧减小;下转盘偏心方向两侧的混凝土竖向正应力差值随偏心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工程上可据此估计不平衡力矩。  相似文献   

5.
滨德高速公路桥梁转体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桥梁转动体系安装精度控制、各环节施工技术参数和转动过程中的监控,确保了桥梁转体施工质量及铁路行车安全;对转体控制要点、难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以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工程深中通道深圳侧接线H匝道大曲率钢箱梁转体施工中转动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分析该转动体系在偏载、摩擦力和牵引力作用下的挠度变形、应力分布状态及转动主体桥梁偏心、总质量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转动系统整体受力合理,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7.
鉴于转体施工对于复杂地形条件下拱桥建设的优势,介绍了对某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的转体施工方案,并对转盘的制作、上转盘及背墙的施工、临时配重施工、临时配重的稳定性验算、张拉脱架、形成转动体系、顶推转体、合龙施工、主拱箱施工等主要施工工序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表明施工控制技术的可行性,解决了大跨度拱桥跨越河流的施工难题,为今后同类桥梁转体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某高速公路跨京沪铁路主桥采用双幅同步转体施工2×68 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此桥型是对铁路运营安全影响最小的方案,转体重量达13 500 t。该文介绍转体施工宽幅T型刚构桥主体结构、转动体系的设计特点及结构分析要点。  相似文献   

9.
8500吨转体施工关键工艺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详细地介绍了大吨住转体施工中的转盘、转动张拉系统、同步牵引系统及整个施工工艺流程,其皆为转体施工的关键工艺,以供同类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刚架拱转体桥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净跨75m刚架拱转体桥的转动体系构造和施工工艺。可供山区同类转型拱桥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桥梁转体施工整个工程最重要的核心设备是转动球铰,转动球铰承担着整个桥体旋转过程中载荷传递的重任,转动球铰制作和操控精度,事关整个工程质量甚至工程施工的成败。对桥梁T型悬臂转体施工的钢球铰节点应力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上跨结构施工对运输繁忙的通航河流(或铁路)的影响,采用转体施工工艺,转体结构由转体下盘、球铰、上转盘、转动牵引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3.
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跨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成形,待其具有相应承载能力后,借助牵引力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贵溪市余信贵大道上跨皖赣线、贵溪疏解线主桥采用双幅同步转体2×70m预应力砼T型刚构,该工法是对既有铁路运营影响最小的方案,每幅转体重量达14500t。本文介绍该桥的桥型构思及总体布置,转体施工宽幅T型刚构桥主体结构、结构分析要点及转动体系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席屏  沈小辉 《公路》1990,(12):10-15
桥梁转体施工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自1977年四川省遂宁县建设桥(我国第一座转体施工的桥梁)转体施工成功以来,先后在许多省份得到推广。特别是四川省主跨122米巫山龙门大桥及主跨200米涪陵大桥无平衡重转体成功,更展示了转体施工的生命力,将该施工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平衡重转体施工由于需要相当重量的平衡重维持转动体系的稳定,因而增大跨径要受到一定的影响;无平衡重转体施工由于减少平衡的圬工数量,其转体重量轻,能增大跨径,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等优点,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转  相似文献   

15.
湖北巴东野三关榆家坡大桥为84 m上承式箱形拱桥,主拱矢跨比为1∶5,主拱为钢筋砼箱形拱。文中以该桥为例,从转动体系的重心及拉杆拉力计算、上盘强度及裂缝计算、背墙计算、转动体系稳定计算及成桥计算等方面介绍了自平衡重转体式拱桥的结构设计要点,并提出了施工方案和施工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莫增模  黄仕平  王卫锋 《公路》2021,(2):184-188
转体施工是桥梁建造中重要的方法之一。转体施工中,其转动装置处于高应力状态。因此,对转动装置的接触应力分析是确保结构安全、转动顺利完成的关键性工作。获得准确的接触应力分布,亦是后续计算摩擦力、摩擦力矩的基础。以茂湛铁路跨线桥为例,建立了两种有限元接触模型,对转动球铰进行数值分析,获得了球铰表面接触应力分布规律。数值分析表明:球铰表面接触应力呈现出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两种有限元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其中弹簧模型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按照获得的接触应力分布计算摩擦力,比规范方法更接近试验值。采用的有限元模型及得到的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可以在转体施工接触应力分析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湖南省洞口县一座单孔40米跨径刚架拱桥采用无扣索转体新工艺施工的有关情况,它较之国内已建成的用有扣索转体工艺说来,又是一项改进,是适合在深谷和两岸场地狭窄地区修建中等跨径拱桥较好的施工方法。全文共分五部分:一、设计简介;二、转动体系的构造;三、设计计算原则;四、转体施工工艺及技术指标;五、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大岩洞大桥平转施工工艺设计,对转动体系进行了静力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转体施工提出了控制指标和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青连铁路工程牟家村跨同三高速公路特大桥,上跨兖日铁路,采用了转体的施工方法,在桥梁转体之前对转动体进行了称重试验以保证桥梁安全顺利转动。采用了平衡称重的试验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转体梁的平衡配重方案,为正式转体牵引力大小的确定提供了基本参数。转体过程表明,桥梁的配重合适,桥梁转体过程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20.
京张高铁土木特大桥采用(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既有大秦铁路,该桥24号、25号墩墩顶98m范围内梁体采用墩顶水平转体施工。沿平行于大秦铁路线方向,施工24号、25号墩顶转体部分梁体,在墩帽、0号块施工时安装转体系统;在标准梁段施工后拆除施工临时结构,安装牵引系统;进行梁体试转后在"要点"时间内进行正式转体,将梁体转动至设计平面位置;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边跨合龙段,边跨合龙后进行球铰体系转换、安装永久支座,将梁体变成简支单悬臂结构;最后施工中跨合龙段,完成连续梁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