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根据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对喷油泵的调式一以供柴油机转速、转速稳定性的检验和调式。得出喷油泵调式的步骤:偶件的检验及修复→调速器的检验及修复→供油时间的检验及校正→各缸供油的检验及校正→停止供油转速的检验及校正→转速稳定性检验及校正。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舶柴油机经常发生的高压油泵柱塞副咬死的现象,从供油、润滑、操作管理及自身结构四个方面对这一故障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对船舶管理人员防止船舶柴油机高压油泵咬死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雪峰  王玲 《船海工程》2011,40(1):91-93
针对一起船舶柴油机高压油泵柱塞弹簧断裂的故障,分析柱塞弹簧断裂的原因,认为因存在有材料缺陷、疲劳、异物进入及装配不当等问题,致使柱塞弹簧断裂,影响高压油泵柱塞的运动、油量调节以及高压油泵供油特性,最终影响柴油机的运行工况。提出日常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正>齿轮泵作为一种常见的回转式容积式泵,因其具有良好的自吸能力、体积小、故障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中。调速器是一种自动调节装置,是柴油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自动增减喷油泵的供油量,确保柴油机能以稳定的转速运行。调速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和电子式调速器,根据控制转速范围的不同分为单制式、双值式和全程式调速器。本文针对船舶主机齿轮箱机带油泵油封故障引起主机异常停机和主机转速控制系统模块通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发电柴油机是船舶上至关重要的设备,发电柴油机出现故障,直接威胁船舶的安全。2013年底建造的某76 000吨级油船的发电柴油机型号为YAMARA 6EY18AL(日本洋马柴油机厂2013年制造),是四冲程、6缸、水冷柴油机,缸径为180 mm,冲程为280 mm,功率为800 k W,转速为900 r/min。针对该船发电柴油机高压油泵频繁出现柱塞咬死的情况,笔者进行初步分析及处理,供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6.
使用SimulationX软件建立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中影响供油、喷油的因素及轨压波动规律。凸轮转速越大,进油持续时间越短,进油频率越高;油泵齿条位移越大,进油流量峰值越大。共轨管内因压力波传递存在明显波动,波动频率高,波动幅度接近供喷油过程变化幅度的70%。轨压越高,喷油速率峰值越大,柴油机经济性能更好,但影响运行寿命。  相似文献   

7.
SULZER柴油机的回油阀调节式高压油泵,柱塞套筒偶件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但结构复杂,调整喷油定时精度要求高,相对繁琐,耗时长。许多轮机员对高压油泵定时调整经验不足,心里没底。若更换进、回油阀或主机各缸功率不均,仅简单地调节进、回油阀调节杆去平衡主机各缸功率,而不检查及调整喷油定时和喷油量,多年积累下来会导致各缸喷油定时及有效柱塞行程相差很大,主机偏离最佳运转工况。其实精准的操作可以达到很高调整精度,从而排除各种因素对喷油定时和喷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某型船用柴油机基础上,保持缸径、冲程、转速和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供油定时、燃油喷射系统(喷油泵、喷油器)参数、进气系统(喷嘴环、扩压器)参数和活塞结构优化设计等机内净化措施,改进了缸内燃烧,使得NOx生成量降低,优化了排放。  相似文献   

9.
以某型基于燃油计量阀的高压油泵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建立高压油泵及共轨管的仿真模型,并通过高压油泵性能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模型分析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以及驱动轴转速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频率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小,而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和驱动轴转速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占空比的减小以及驱动轴转速的增大,高压油泵输出高压燃油的响应加快,泵油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以某型基于燃油计量阀的高压油泵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建立高压油泵及共轨管的仿真模型,并通过高压油泵性能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模型分析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以及驱动轴转速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频率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小,而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和驱动轴转速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占空比的减小以及驱动轴转速的增大,高压油泵输出高压燃油的响应加快,泵油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新型船用柴油机的高压油泵都配备了VIT机构,它能根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提前角,以提高最高爆发压力同时又限制最高爆发压力,来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提高可靠性。文章根据VIT机构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其调节特性,总结出了VIT机构的调节方法,以此实现主机降速节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前言燃油系统是柴油机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系统。燃油喷射过程对柴油机的结构和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使柴油机工作可靠,性能良好,喷射过程应满足一系列的要求,如:一定的喷射规律,雾化良好,随负荷而变的准确的每循环供油量,无后射现象和空蚀现象,系统中的压力峰值不宜过高等等。因此,在柴油机设计和试制阶段,需对燃油系统作大量的分析计算和实际调试工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船主柴油机缸头气阀座孔表面出现的腐蚀,基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理论,采用冷焊技术进行修复,能有效减少焊接区域热量输入,抑制过大热应力.焊接修复工作完成后,经过检查表明,焊缝合格,没有出现裂纹,焊缝区冶金熔合良好,缸头未见变形,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ALPHA电控注油器系统,主要设备有泵站(互为备用气缸油泵两台供油至主机各缸注油单元)及起动屏、注油单元(每缸两只电磁阀控制气缸油注入)、控制单元、燃油油门传感器、角度编码器、备用触发系统、人机界面板(HMI)等组成,工作稳定、安全可靠、精度高、维护和调节方便、节省气缸油,很受欢迎,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修船》2019,(4):33-37
推进工况下,为研究某型船用柴油机冷却系统中海水泵转速变化对油耗率、有效功率、峰值缸压、缸盖温度的影响,文章采用GT系列软件建立柴油机工作过程—冷却系统—燃烧室耦合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各项性能参数随海水泵转速变化的数据及曲线图。结果表明随着海水泵转速增加,有效功率、峰值缸压增加,在高负荷时增加幅值最大,油耗率、缸盖温度降低,在高负荷时降低幅值最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平均流量模型和Greenwood/Tripp微凸体接触理论,采用有限元法与多体动力学结合的方法,考虑柴油机曲轴主轴承轴颈和轴瓦表面粗糙度、曲轴和轴承座的变形及热效应等影响因素,建立某四缸四冲程柴油机曲轴实体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了曲轴轴承间隙、供油压力和温度、油槽宽度等参数变化时的主轴承润滑特性,并对主轴承进行了优化.最终结果表明,四缸四冲程柴油机第二道和第四道主轴承润滑情况较差,通过增大油槽宽度、减小滑油压力、增大轴承间隙、增加粗糙度等手段可以保证柴油机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增加,最大油膜压力减小,实现良好润滑。  相似文献   

17.
船用柴油机拉缸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帆 《江苏船舶》2001,18(6):22-23
船舶柴油机燃烧室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它是柴油燃烧和工质膨胀的场所,高温、高压且带化学腐蚀性的燃气直接作用于燃室组件.尽管设计时已考虑选用强度高、刚性好、耐高温、耐高压、耐磨损、抗疲劳等综合指标较好的金属材料制造,然而由于缸套与活塞、活塞环的安装、配合不好,冷却水不足或中断,缸壁上润滑油分布不均或有冷却水漏入而破坏油膜,气门脱落,活塞环、活塞销折断、卡死,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等诸多原因,造成往复运动的缸壁与活塞、活塞环之间形成局部干磨擦、划伤工作表面,出现粗糙不平的拉毛现象.主机拉缸后,机器运行声音异常,转速下降且伴有明显的波动.严重时,冷却水温度升高,曲柄箱或气缸下部空间冒烟,出现焦油气味,甚至发生咬缸而停车等故障.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活塞-缸套摩擦损失和柴油机整机振动,以TBD620V16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考虑液动润滑及粗糙接触等因素,建立活塞组动力学模型及整机动力学模型,计算不同配缸间隙的摩擦损耗及整机振动响应。基于模型的活塞组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活塞-缸套连接副的摩擦损失随配缸间隙的增加,先减小后略有增大,活塞敲击能量随配缸间隙的增加持续增大。基于模型的整机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整机振动幅值随配缸间隙的增加而持续增大,且活塞敲击对振动的中高频部分影响较大。综合考虑配缸间隙对柴油机摩擦及整机振动的影响发现,应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前提下选取最小的配缸间隙,以减小整机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高压燃油泄漏是引起船舶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介绍和分析船用柴油机高压油管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对公约和规则的理解,根据技术要求和日常检查实践,探讨该系统安全检查的要点及缺陷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20.
船舶柴油机转速的线性自抗扰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环  陈辉 《船舶工程》2016,38(3):31-36
船舶柴油机推进系统包含非线性、时变参数以及柴油机-推进轴系-螺旋桨之间的强耦合作用,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且易受到螺旋桨负载扰动的影响,不利于船舶柴油机转速的实时准确控制。针对此问题,将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技术应用于船舶柴油机的转速控制系统。首先,基于平均值建模方法建立了某大型低速二冲程船舶柴油机的模型,并分析了转速控制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针对柴油机的转速控制问题设计了二阶LADRC控制器;最后,以船舶柴油机平均值模型为载体对LADRC的控制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并与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PI控制器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载扰动及模型参数改变的情况下LADRC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性能,并且比PI控制具有更优的扰动抑制能力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