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陈建军 《船舶》2016,27(2):88-92
介绍一种挖泥船双金属复合材料输泥管离心铸造新工艺,研究高铬合金铸铁内层与ZG35外层复合管的组织构造、硬度特性。通过对复合管内层高铬合金铸铁材料进行多种冲蚀角度的泥沙磨损实验,分析探讨高铬合金铸铁材料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2.
以45钢作为标样,从不同磨损面冲击角对高铬铸铁进行泥沙磨损实验,根据材料性能、磨损实验结果及磨损形貌,分析和对比高铬铸铁和45钢泥沙磨损机理,阐述了高铬铸铁相对耐磨性比较高的原因,为高铬铸铁的抗击泥沙磨损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浩 《船舶》2013,24(2):68-71
叙述了WC/Ni60A覆层的粉末制备材料和喷焊工艺方法,测试覆层的硬度及沿厚度方向的硬度分布,对35%WC/Ni60A喷焊覆层进行泥沙磨损实验、XRD测试、金相分析和覆层样品磨损形貌观察。在实验基础上讨论该喷焊覆层的抗泥沙磨损性能,分析覆层中硬质相和基体相的成分构成、结合机理,结合泥沙磨损实验结果及其磨损形貌,探讨该覆层材料在泥沙磨损条件下的磨损机理及覆层中硬质相和基体相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型泥泵高铬合金钢衬板汽蚀磨损严重的问题,为优选应用于大型泥浆泵衬板工作所需材料,采用旋转转盘空蚀与冲蚀联合作用试验台对五种商用材料高铬合金钢M5、高铬合金钢A5、高铝陶瓷、高铝增韧陶瓷、碳化钨进行耐磨蚀实验,研究在不同浓度下各材料的耐磨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碳化钨的耐磨性能最优,是高铬合金钢A5的2.5倍以上。利用碳化钨取代高铬合金钢应用于大型泥泵衬板上将大幅延长衬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镍基喷焊覆层抗泥沙磨损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乙炔火焰喷焊的方法在Q235A基体材料表面制备出Ni60覆层。测试了Ni60粉末材料的成分和形貌特征。对覆层试样进行了金相观察、XRD衍射分析、硬度测试和泥沙磨损实验。分析了覆层中相成分构成、覆层与基体的结合机理。结合泥沙磨损实验结果和磨损表面形貌特征,讨论分析了Ni60A镍基覆层材料在泥沙磨损条件下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6.
陈冰 《港口装卸》2006,(3):36-37
在以煤炭装卸为主的港口,翻车机、皮带机、堆取料机、装船机等设备衬板的消耗量非常大.这些设备通常采用的衬板材料是高铬铸铁.高铬铸铁适用于各种高应力磨料磨损的工况条件,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冶金、采矿及矿产品加工等行业.但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输送系统的工况不是单一的,而不考虑实际工况将高铬铸铁衬板应用在所有工况的设备上,就会造成某些部位的衬板磨损严重,更换频繁,浪费大量的材料和维修工时,甚至会造成对设备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冰对海水管道的冲蚀磨损问题,利用fluent中的湍流模型、离散相模型、冲蚀磨损模型对水平直管和90°弯管进行冰水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在不同水流流速、颗粒质量流量、颗粒直径、冲蚀角度条件下管道的磨损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冰颗粒质量流量增加使直管和弯管磨损增大;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直管的磨损增大,弯管的磨损减小;弯管磨损最严重的位置发生在弯管转角处和下游管路的壁面处,而水平直管的上下部均有磨损。  相似文献   

8.
在耙吸式挖泥船耙齿工作观察到泥浆冲蚀腐蚀磨损现象。耙齿表面承受田砂土,砾石和海水组成的泥浆的冲击。在光学和电子金相显微镜观察到凹坑和托尾状沟槽以及带有网状裂纹的氧化膜。本文提出了耙齿表面在冲蚀和腐蚀同时作用下而磨耗的模式,分析了材料因素对冲蚀腐蚀抗力的影响,说明了表面磨损形貌特征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高铬铸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金化,热处理等几方面对高铬铸铁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结果表明:含铬量为12%-21%,含碳量为2.0%-3.5%的高铬铸铁,通过合适的合金化(添加适量的Mo,Mn,Si,Cu等)及热处理工艺可得到在马氏体基体上分布着比较均匀的碳化物,使材料达到良好的强韧性配合,耐磨性显著提高。制成的高铬铸铁齿冠,使用寿命延长,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疏浚效率,在疏浚机械上使用了高铬耐磨材料.分析挖泥船上疏浚设备的磨损情况.介绍高铬耐磨材料的主要特性和在疏浚设备上主要使用部位.将高铬材料用在适当部位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1.
冲蚀磨损是引起船用进气滤清器材料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滤清器的冲蚀行为,基于Finnie冲蚀模型分析了入口空气流速、杂质颗粒质量流量、粒径及结构参数对冲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清器弯折角处最易发生冲蚀磨损,可通过改变局部材料耐磨性能来提高滤清器的耐冲蚀能力;在颗粒质量流量以及粒径一定的情况下,冲蚀速率与入口空气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在相同的空气流速下,对于等粒径杂质颗粒,冲蚀速率随质量流量线性增加;粒径对冲蚀速度的影响较为复杂,在空气流速和颗粒质量流量一定时,冲蚀速率随着粒径的增加而急剧下降,但当颗粒粒径大于200μm时,粒径对冲蚀速度影响变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准确预测海水管道携沙的冲蚀磨损,分析了湍流作用下颗粒旋转的冲蚀磨损过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冲蚀磨损理论,建立了颗粒旋转的数学模型。首先验证了双向耦合对流场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冲蚀磨损模型在考虑颗粒旋转条件下的磨损率,讨论了斯托克斯数对磨损位置的影响,分析在考虑颗粒旋转时下不同流速下冲蚀磨损过程。结果表明:考虑颗粒旋转条件下,颗粒在弯头处的运动轨迹发生明显改变,一部分颗粒在惯性力的驱动下直接冲击弯头,另一部分颗粒与弯头产生碰撞后在旋转升力的作用下环绕管壁运动,使得颗粒与壁面碰撞次数增多,颗粒获得充分发展,管道最大磨损率上升。  相似文献   

13.
薄壁零件激光表面淬火时背面回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热学角度对薄壁零件在激光表面淬火时的背面回火问题进行了研究,特别研究了中小模数齿轮激光轴向扫描淬火时的背面回火问题,给出了轮齿温度响应的计算公式和不同模数齿轮不发生回火条件下激光参数的选取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人字闸门支枕垫块表面冲蚀分布规律,截取部分支枕垫块模型,进行模型简化,对比分析不同粒径、质量流量、上游水压对支枕垫块冲蚀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字闸门枕垫块磨损快于支垫块磨损,较大粒径沙粒冲蚀区域主要在上游缝隙入口处,中等粒径沙粒冲蚀区域分布较为均匀,较小粒径沙粒冲蚀区域主要在下游缝隙出口处;沙粒粒径对支枕垫块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内河港口码头钢构件在水沙冲蚀条件下防腐涂层的损伤劣化规律,通过自制的水沙加速冲蚀磨损装置开展不同冲蚀条件下涂层材料损伤劣化的试验研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对冲蚀损伤后的涂层表面形貌进行数字化和二值化特征提取,设定区分像素孔隙的灰度阈值,用以定量分析涂层表面破坏形式和损伤劣化面积。结果表明:当来流角度呈45°时,涂层损伤劣化最严重且表面凹坑比和划痕比大致相同,涂层损伤劣化面积随来流速度的增大呈指数扩大趋势;当含沙量低于45 kg/m3时,含沙量的增大对涂层损伤劣化有促进作用,但当超过45 kg/m3后反而降低了涂层损伤劣化速率,实现了在无损情况下对内河水沙冲蚀条件下钢构件涂层的损伤劣化规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胡东  郭智威  袁成清 《船舶工程》2019,41(7):98-104
为研究船舶水润滑尾轴承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在含沙水质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 CBZ-1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润滑条件下,泥沙对试验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泥沙浓度对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大于泥沙粒度;材料的摩擦性能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泥沙粒度影响着摩擦副间的切应力和沙粒进入摩擦副间隙的难易程度。在泥沙粒度48μm/浓度1.2%的环境下,材料具有更加恶劣的摩擦学性能。适当提高滑动速度会加强摩擦副的润滑性能,但过高的速度会使泥沙颗粒严重破坏磨损表面;材料的摩擦性能随载荷的增大而逐渐恶化,在高载工况下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水环境中0Cr16Ni5Mo材料调距桨连接螺栓在使用多年后出现的氢脆断裂,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该材料进行了充氢慢拉伸试验、析氢量测试、氢渗透率测试等试验研究,并与进口螺栓实物取样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热处理制度对抗氢脆性能影响很大,国产试样抗氢脆能力小于国外试样B,经过淬火500℃回火、550℃回火后的试样抗氢脆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8.
《船艇》2002,(6)
通过对挖泥船绞刀齿磨损情况的分析表明,采取齿面抗磨复合铸造可显著提高绞刀抗磨性。本文在研究高铬铸铁与低合金抗磨钢或碳钢复合铸造工艺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合金熔块的组分结构、稀释比、浇注系统、浇注温度、热处理规范的影响及选择。介绍了复合绞刀齿的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9.
22CrMnNiMo4级系泊链钢回火参数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宛农  周立新  陈庆峰 《江苏船舶》2004,31(4):26-27,41
通过对 2 2CrMnNiMo 4级系泊链钢在不同温度回火后硬度的数据处理 ,采用淬火钢回火理论方程对其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预测和验证 ,在此基础上对 2 2CrMnNiMo系泊链钢回火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0.
闫新兴  刘国亭 《水道港口》2012,33(6):469-474
在现场地貌调查及沉积物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对兴化湾的自然条件、沉积特征、泥沙来源及运移趋势进行了分析。判明石城岛以西水下沉积物以粘土质粉砂分布为主,泥沙粒径在0.01 mm左右,为河流下泄泥沙沉积为主。石城岛以东局部区域沉积物质为极粗砂,为近岸山体及浅滩冲蚀物质沉积为主。兴化湾的泥沙主要为河流输沙,其次是周边沿岸冲蚀入海物质及岬角岛礁受风浪侵蚀泥沙。由于湾外涨、落潮流路的稳定和潮流动力的强劲,湾内水深地形与潮流动力有很好的对应性和稳定性,泥沙运动仅限于湾内泥沙的再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