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洛宜支线龙门大道特大桥18m+24m+28.8m+24m+18m预应力刚构连续梁为工程实例,通过其与主跨24m刚构连续梁进行内力对比,分析主跨24m以上刚构连续梁的受力性质,并总结了梁部应力与墩身应力的受力特点。  相似文献   

2.
小跨连续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其施工周期短、施工难度小,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技术中。但大跨度连续梁设计极少采用支架现浇设计。文中以沪宁城际铁路75m+125m+75m连续梁采用支架现浇设计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大跨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合理方案以及索型布置。  相似文献   

3.
通过桥梁博士程序建模,对(58.4+128+58.4)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进行了主梁、拱肋以及吊杆等主要构件的强度以及稳定性计算,着重阐述其结构构造、连续梁拱组合结构的主要受力特点及静力计算结果。证明了对于桥下净空受限制,且需要采用较大跨度的桥梁,连续梁拱是一种较一般连续梁更合适的桥跨结构。  相似文献   

4.
汤焕  王卫锋 《中国水运》2009,(11):176-177
介绍了某无碴轨道连续梁特大桥应力监控概况,对施工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影响应力监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凭借刚度大,施工效率高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过程复杂多变,为了保证施工阶段安全、受力合理,有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控制。特别是在高精度工程要求下,采取全过程的桥梁施工监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以某实桥施工过程监控为例,探讨了施工全过程监控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术应用,为其他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以海康^[TM]DS-4004HC视频采集卡为平台,以JavaScript、HTML、VC++等为工具开发的船舶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用ActiveX控件来实现船舶视频监控及各种参数实时显示功能并集成到网页中,实现远程监控,给船舶监管人员带来切实的方便。文章所述的基于网页的视频监控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则是比较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施工控制作为大跨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其目标是成桥线形与内力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对于某项目主桥上部结构采用的Mb45高性能卵石混凝土,国内没有相关研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大跨度卵石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中的关键技术,并通过构件徐变试验和缩尺简支梁模型实验研究,从现有的徐变模式中选择比较适用于当地卵石混凝土的徐变模式,掌握结构线形变化规律,确定了合理的预拱度,为依托项目及其他类似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连续梁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截面应力始终处于变化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结合工程实例,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控制截面应力的监控原理和方法进行了介绍。主要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和施工现场监测,实行理论与实际的对比控制,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提出了消除误差的几点建议,保证了梁内截面应力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基于VC++环境,以MapX作为地图平台、以GPS数据为基础,通过坐标运算判定需要被监控的移动目标所在的云台摄像机,并将当前监控中心视频画面自动切换到该云台的追踪画面。整个平台将地图显示和视频监控相结合,实现了实时地图显示、实时视频追踪、轨迹回放等功能,使工作人员更直观有效地对港口船舶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桥面粗糙度的条件下,推导出安装智能减振设备磁流变式调谐质量阻尼器(MR-TMD)后车-桥-阻尼器的耦合方程,提出 MR-TMD 的半主动控制算法,采用 Newmark-β计算耦合系统响应。通过40 m+70 m+40 m 连续钢箱梁数值模拟,研究车体质量、桥面粗糙度及安装 MR-TMD 对桥梁冲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连续梁桥存在冲击系数随车体质量增大而减小;位移冲击系数大于内力冲击系数;桥面粗糙度越大桥梁冲击系数越大;半主动控制的 MR-TMD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冲击系数;针对某一阶频率设计的阻尼器能在该段频率内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宁杭客专京杭运河特大桥48m+2×80m+48m连续梁根据施工控制因素要求,采用部分支架现浇、部分悬灌施工的方法。介绍连续箱梁构造特点、内力分析、预应力体系及钢束布设、施工过程控制等。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渝万客运专线铁路跨越龙溪河的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自然原因导致40+60+40连续梁河岸两侧0块浇注后无法同步悬臂浇注施工,工期可能差1~3个月。基于此,文章分析工期相差3个月对连续梁线性控制的不良影响,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调整施工组织,缩短时差,实现合拢段悬臂两端高差可控。  相似文献   

13.
结合深圳市机场南路新建工程50+82+50m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设计实例,对体外预应力钢束束形布置、张拉控制应力、自振特性、转向装置、耐久性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论认为在此类设计中,应重点考虑锚固区和转向装置、体外索振动和防腐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建铁路跨越既有线,为了不影响既有线通行安全,一般采用墩底转体施工。本文以太焦(40+64+40)m连续梁跨越既有高速公路为例,重点阐述墩底转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施工风险源控制;同时,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MIDAS/FEA对球铰转体工程进行数值分析,以保证连续梁在整个转体过程中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以内蒙古某跨径为85m+150m+85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公路桥梁结构设计系统GQJS,研究其符合承载使用要求的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对该桥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下2种工况的验算分析,表明该桥结构满足现行规范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图像处理的桥墩防撞预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图像处理硬件设备,通过摄像头将视频信息采入,送入DSP进行分析处理;专门视频信息处理软件,运用各种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实时处理分析,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控。当船舶进入预警区,经计算机判断处理,提醒监控人员并通过广播对船舶驾驶人员发出警告,避免事故发生。 在图像序列处理技术的开发中,采用软硬件分离的方法,先进行基于Visual C++的计算机软件设计研究;在软件中,研究了船舶检测、船舶跟踪与计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连续梁顶推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如东 《水运工程》2004,(3):130-133
通过五里亭大桥120m连续梁拼装顶推的实践,介绍连续梁顶推技术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JTS 167-1—2018《码头结构设计规范》大桩帽轨道梁宽支座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带转动约束的宽支座连续梁计算模型,推导了宽支座转动刚性系数计算公式;运用Fortran语言对带转动约束的宽支座连续梁模型编写有限元程序,并通过ANSYS软件建立纵向排架的空间有限元模型作为对比分析,得出不同计算模型下的连续梁内力。计算结果表明,在均布荷载情况下,忽略支座转动约束会对计算宽支座连续梁最大正弯矩带来较大的误差,考虑转动约束的宽支座连续梁模型计算所得最大正弯矩与空间模型比较接近;而规范方法与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所得梁最大负弯矩与空间模型差别均较大,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供类似码头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矿井提升机运行智能监测监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矿井提升机运行各参数的智能监测监控方法进行了探讨,设计了硬件测试回路。根据检测参数进一步识别提升机运行状态,对不同的故障工况分别进行报警、启动减速回路、紧急制动处理,并使用C++编制监控系统软件进行过程实时监测监控,以确保提升机安全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型复合驱动耙吸挖泥船的特点和控制功能需求,提出了大型复合驱动耙吸挖泥船集成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硬件配置上,系统上层采用由服务器和客户机组成的以太网,下层采用西门子PLC组成控制网络,实现对底层设备的监控。在软件上,上层计算机监控软件采用vc++开发的面向对象的监控软件,实现上层的监控管理功能;PLC控制程序采用西门子STEP7编写的控制程序,实现了对全船设备的监控。该集成监控系统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某舱容超过10000m3的大型复合驱动耙吸挖泥船,集成监控系统总体运行稳定,满足船舶的控制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