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透水路面设计与材料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提出道路生态透水路面结构.重点分析了透水路面的分类以及材料应用.从工程应用角度研究了各类透水性铺面材料的强度特性与耐候性,并就透水路面的材料选择与设计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透水性路面的铺面材料与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介透水性路面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各类透水路面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中的工程应用,从技术角度探讨了透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路面砖等三种透水性铺面材料的强度特性与耐候性。  相似文献   

3.
透水性道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性道路是新型的路面结构,其独特的透水功能引起了国内外道路工程和材料工程广泛的关注。从道路透水与排水结构系统、透水路面材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与设备、路面透水性能评价与维护技术等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透水性道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指出我国透水性道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关键技术,为我国今后在透水性道路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透水性路面的铺面材料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透水性路面的技术优点和生态优点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各类透水性路面的铺面材料及其工程应用,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透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路面砖3种透水性铺面材料的强度特性与耐候性,探讨了其常见的病害与维护、维修方法,为相关路面的施工与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生态化路面和大孔隙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特点,探讨了大孔隙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将强度理论运用于透水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设计中,通过对设计区域汇水量的计算,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利用主骨架空隙体积填充法进行集料级配设计;再通过混合料析漏试验和马歇尔试件肯塔堡飞散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进行相关的强度检测.试验表明:混合料在确保空隙率的同时满足路面的强度要求,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对研究应用大孔隙透水沥青路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透水性混凝土在路面基层排水设施中的应用,提出了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方法,按照推荐的级配可以得到强度30 MPa,透水系数为8.5 mm/s的透水性混凝土。提出了透水性混凝土用做盲沟的施工工艺及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定量评估降雨强度对透水沥青混合料净化路面径流能力的影响,基于搭建的足尺道路路面平台设计了5种降雨强度下单、双层透水沥青混凝土的人工降雨模拟试验,测定了流经透水沥青混合料前后模拟径流雨水的代表性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透水沥青混凝土能有效净化径流污染,且双层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污染净化能力显著优于单层透水沥青混凝土,对悬浮物(SS)、总磷化合物(TP)、重金属锌(Zn)、重金属铅(Pb)、总氮化合物(TN)、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25%、74.13%、70.30%、65.14%、63.75%、61.38%;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透水沥青混凝土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逐渐减弱,通过分析层数、降雨强度对透水沥青混凝土污染物净化率的影响,提出了层系数α和雨强折减系数β,可以通过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结果推算一定降雨强度下实际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污染物净化能力,为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量化环境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排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性能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军  叶奋  黄彭  王仪融  沈平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6):35-37,40
排水沥青面层的主要功能为排水功能,即在降雨期间,雨水通过结构内部的孔隙排出路面,使路表保持相对干燥,从而提高行车安全度,排水功能的大小与混合料的透水能力有关。根据水流在其结构内部的流动特征,本文提出了透水能力的计算和测试方法。通过在不同空隙率和坡度条件下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透水能力进行测试。得到了混合料透水能力与其混合料空隙率和路面横坡,以及混合料目标空隙率与降雨强度的关系,用于指导排水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和混合料组配设计。  相似文献   

9.
透水性路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水性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粗糙抗滑及吸音性能好等特点,该文结合济南经十路试验段的建设,分析透水性路面的影响因素,研究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实践表明透水性路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分析透水混凝土路面和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后,提出了两种透水路面相应的典型结构形式及其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透水路面的降雨条件四级分级标准,并确定了各分级条件下的透水路面结构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提出了城市透水路面的交通条件三级分级标准,确定了透水路面结构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全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从全透水沥青路面试验路的结构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所设计路面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以北京当地的设计平均降雨强度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综合考虑不同材料基层的适宜厚度,并最终确定透水基层的厚度,以透水时间、饱和入渗强度和现场渗水试验作为透水性能的检测指标,发现使用该设计方法所设计的全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元磨高速现场进行了路面透水性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得出了路面结构的透水性质和各层之间的相对透水性质差异,并对路面结构层的透水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对路面结构的渗透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结构的渗透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云南省元磨高速现场进行了路面透水性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得出了路面结构的透水性质和各层之间的相对透水性质差异,并对路面结构层的透水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对路面结构的渗透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透水性铺装材料、配合比设计、强度和透水性能、铺装结构型式、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评述了海绵城市视角下透水性铺装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三种常见透水铺装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控制因素;深入分析了透水性铺装材料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因素及参数表征;并进一步分析了透水铺装层结构设计方法与控制因素以及吸声降噪、缓解热岛效应与控制污染等环境效应;认为透水铺装层系统性设计、结构防堵塞、环境效应机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用于铺筑路面工程,对于改善环境、降低路面噪音和提高行车舒适性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属于一种环保型绿色的建筑材料。该文采用间断级配的粗集料,构建强度达到27MPa、透水系数为6ml/min的高性能透水混凝土。试验表明:对于间断级配的无砂大孔透水混凝土,具有一个最佳用水泥浆用量。集料粒径越小,其强度越大,透水系数越小;集料粒径越大,则反之。因此,为满足两方面需求,设计中应选择一个合适的集料粒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评价方法进行介绍,结合高速公路检测案例,依据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检测结果,对路段进行路面透水性评价,确定检测路段透水区域的比例和位置,同时采用目前规范中的渗水检测方法对不同透水等级的路面进行验证,最终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建议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17.
关于透水路面排水质量评价及排水路面结构的设计,我国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是基于饱和流理论,认为在降雨期间和降雨后的路面结构都是处于饱和状态,渗透系数是固定值。实际上,路面结构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仅仅是在降雨过程中排水层的含水量达到了饱和并且形成稳定流态这段时间,而大多数情况下的路面结构都是非饱和状态。本文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提出了非饱和状态下的排水时间数值计算方法,使得透水路面排水性能的评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响应海绵城市建设号召,改善城市水环境,新建城市道路的绿道和人行道推荐采用透水铺装设计。透水性铺装能使雨水直接渗入地下,起到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透水铺装采用最多的是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的质量是透水路面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结合透水砖路面规范对透水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从暴雨强度、透水砖透水系数及土基渗透性能的分析,以河北省唐山市一座停车场为例,探索对土基透水能力不足路段透水设计的新思路,提出了设置透水通道的方法并进行了布置设计,拓展了透水路面结构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嘉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生态、低碳、透水性道路系统,该道路系统集吸音降噪、安全防滑、减缓热岛效应等功能于一体,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嘉洁道路系统主要分为:彩色透水沥青路面、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彩色透水胶粘石路面、彩色透水塑胶路面、生态混凝土护坡路面、桥面特种铺装系统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设工程项目中的生态道路60%为嘉洁公司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