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从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及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两个实例入手,阐述了机电一体化在汽车上应用,以微机为核心的电子控制取代了传统的纯机械控制,明显地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加速性,经济性,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降低了环境污染。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使汽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就是电子方式对汽油机实施控制。 汽油机电子控制包括燃油定量电子控制(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和点火系统电子控制(即点火提前角电子控制)称为汽油机发动机管理系统(EMS)。 1957年Bendix公司在底特律正式推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1958年被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所采用,该技术后被Bosch公司买断并加以改进,开发出D-  相似文献   

3.
波许公司是德国最在的汽车电器开发和生产和跨国集团。早在1912年就开始研制汽油喷射泵。并在1937年首次用于航空发动机上。1951年开发出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1967年电子汽油喷射系统首次装车。70年代随着单片计算机等大规模集成芯片及新型传感器的广泛采用,研制出汽油喷射与电子点火等多功能控制于一身的汽油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现代SONATA轿车的燃油供给方式采用电子控制多点顺序喷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器将汽油直接喷射于进气门口处,与空气混合后再进入燃烧室。由于汽油喷射器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长时间工作后,会在喷嘴和针阀处形成积垢,严重时会堵塞喷嘴,造成汽油喷射不良,从而改变了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比,使发动机不能在正常状态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子嫣 《车时代》2007,(10):100-101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汽油发动机普遍使用电喷技术以后,柴油发动机排放污染大的弱点凸现在世人面前,必须改善这一情况,才可以重新和汽油车进行竞争一一柴油共轨喷射系统应运而生。最早的改善办法是在机械喷射的基础上增加电子控制单元,但是由于柴油和汽油的燃烧方式差异,这种学自汽油发动机的方法效果有限。直到柴油共轨技术发展起来,才让柴油发动机真正具有了和汽油发动机叫板的燃烧控制方式,并且逐渐具有超越的态势,直接的表现就是其在市场中的份额逐渐增大。目前的欧美汽车市场中,柴油发动机已经拥有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生产的轿车发动机都是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发动机,发动机的汽油喷射按其喷油位置可分成三种: ●节气门喷射 ●进气口喷射 ●气缸内喷射 节气门喷射就是单点喷射,我国从来没有生产过这类发动机。进气口喷射是多点喷射的一种,我国生产的汽油喷射发动机都是这类发动机。气缸内喷射就是汽油直接喷射(Gasoline Direct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 一辆丰田皇冠(CROWN)JZS133轿车,行驶中突然发现发动机运行不良,仪表板上的发动机故障警告灯闪烁。 故障分析与排除 皇冠(CROWN)JZS133轿车装用的是ZJZ- GE发动机,采用压感式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该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设有故障自诊断系统,在仪表板上装有检查发动机的故障警告灯,在发动机附近有故障自诊断插座。 正常情况下,当闭合点火开关时,警告灯亮,在发动机起动后,该灯即熄灭。该车发动机工作中警告灯闪烁,说明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有故障。将节气门置于关闭状态,变 速手柄放在…  相似文献   

8.
燃油喷射系统有机械控制式和电子控制式两种。桑塔纳2000型轿车就是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相似文献   

9.
一、桑塔纳2000型燃油喷射系统的形式及特点 燃油喷射系统有机械控制式和电子控制式两种。桑塔纳2000型轿车就是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性能,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发动机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电子控制技术在发动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汽油喷射装置、点火装置、怠速装置、进气控制、废气排放控制等,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已日趋普及。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在明显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复杂电子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以及对电子系统故障的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在发动机电子点火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电子控制喷射、排放控制、电子点火、起动、防盗、诊断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电路系  相似文献   

1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供应商,从1996年开始向国内各大汽车公司供货,产品从Motronic-M1系统(以下简称M1系统)发展到ME-Motronic系统(以下简称ME系统),运用于国内多种车型。为了对两种发动机管理系统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相关知识,方便维修,  相似文献   

13.
胡琳 《汽车技术》1996,(12):24-27
简述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介绍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两种主要控制方式。对冷起动与起动后供油增量特怀,暖车供油增量特性电压修理特性等9种汽油喷射系统的控制特性 探讨,分析了具体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五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维护 1.燃油 必须使用研究辛烷值RON90号或90号以上的车用优质无铅汽油(符合SH0041标准,铅≤0.005g/L,否则会导致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及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损坏,影响排放。另外,硫磺或铅可损坏加热型氧传感器。 2.起动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在任何工况下都会提供合适的喷油脉宽。所以在热起动或冷起动的之前之后都无须踩动加速踏板。 在发动机起动时,如果节气门全开,喷油会减少很多,这提供了从发动机中清除燃油的方法,而不必拆下、清洗  相似文献   

15.
汽油喷射只有与电子控制相结合,方能尽显其优点。  相似文献   

16.
姜丁  陈家骅 《汽车工程》1994,16(5):269-275
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子汽油喷射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案-自学习模糊控制,自学习控制通过对燃油喷射脉冲宽度的调控,使发动机在运行的全过程中始终在保证动力性的基础上达到油耗最低的最佳或满意状态,自学习控制中喷射脉宽的增量是由模糊控制来确定的,实验证明,该智能控制系统改善了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正虽然燃油喷嘴从进气歧管到燃烧室只向前迈了一小步的距离,可发动机的性能却向前迈了一大步在二十多年前,随着汽油发动机燃油喷射及电控系统的普及,汽车厂家们终于放弃了化油器,也让汽车燃油系统从纯机械方式迈向了电控方式,实现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是在软件的控制之下,为实现排放控制铺平了道路。随着喷油嘴由单点向多点的迈进,即从节气门单点喷射到进气歧管多点喷射,  相似文献   

18.
于秀敏  陆孝宽 《汽车工程》1994,16(4):214-218
本文介绍应用MCS-51系列8031单片机研制的一套汽油喷射系统开发装置,该装置可对汽车油喷射系统,汽油喷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以及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等进行研究,具有简单,实用,可靠,低价以及测量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汽车采用电子控制装置,对环保、节能、提高运行安全性和汽车综合性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产轿车和进口轿车大部分都是汽油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在汽车上应用广泛,特别是90年代之后,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化油器式供油系统.我国从2000年开始生产的国产轿车,规定都要使用电子控制式发动机和三元催化净化装置.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PGM—FI是英文Pro Gra Mmed Fuei Injection的缩写,意思是“程序控制燃油喷射”,这是本田公司的专用名词。该系统有以下特点:较佳的燃油经济性,较佳的废气控制,较高的动力性,较佳的响应性。电控汽油喷射可分为多点喷射和单点喷射,多点喷射是每一缸都布置一个汽油喷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