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罗喆 《北方交通》2006,(7):86-89
沉管隧道砂垫层基础的抗液化问题是沉管地基处理关键技术之一。地震砂土液化是一个实际工程问题,一旦发生液化会给地下工程结构带来巨大灾害。我国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了饱和砂土在不同地震烈度时可能发生液化的相对密度值。但由于沉管隧道砂垫层基础是在水下施工,施工时相对密实度不易控制,如果按规范取值会偏大,造成巨大浪费。本文通过对沉管隧道砂垫层抗液化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砂垫层施工时应达到的合理密实度。  相似文献   

2.
地震液化对桥梁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后砂土液化是地震的主要震害之一.对砂土液化前后桥梁桩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砂土液化后,基桩的横向极限承载力明显降低,其降低程度与桩周可液化土体的厚度及液化程度相关.桩周可液化土体厚度越大,液化程度越高,则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m降低越多,桩基的横向极限承载力降低也越多.同时,砂土的液化导致基桩的水平位移在同等载荷作用下也有较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践对比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砂土地震液化的危害、产生的机理、形成条件以及判别标准。研究认为砂土液化与砂土的相对密度、粒径大小、成分、级配组成、密度、饱水砂层的成因、时代、埋藏条件以及地震等因素有关,并且需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砂土液化现象。同时给出了剪应力法、标贯试验法、静力触探法等常见的液化判别方法。最后从建筑场地的选择、地基的改良、基础形式的选择及砌置深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砂土液化防治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域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隧道接头和上覆水对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沉管隧道振动台试验和ADINA有限元软件模拟两种方法进行相关研究. 沉管隧道试验模型材料主要为微粒混凝土,模型缩尺比为1∶30,采用层叠剪切箱装填砂土构成场地,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和等效荷载输入方法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深度土层,柔性接头沉管隧道的土层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刚性接头沉管隧道;当土层发生液化时,其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1;当沉管隧道接头剪切刚度(G)减小为0.10G和0.01G时,隧道截面剪应力减小20%和33%,截面轴应力峰值最大值减小16%和30%,截面剪应变峰值分别增加了60%和140%;上覆水使场地加速度放大系数变小,是由于水的存在加大了土层表面的阻尼;在P波作用下,上覆水水深从10 m增长到40 m时,沉管隧道截面剪应力峰值、轴向应力峰值和应变峰值最大值分别以3%~5%、30%~40%和12%~17%的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饱和砂土地基液化对公路涵洞造成严重破坏。以土动力试验为基础,通过静、动力有限元分析,对公路路基—涵洞基础联合作用下地基土的抗液化能力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考虑公路路基应力影响的地基液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盾构隧道易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饮和粉细沙层中看构隧道的地基液化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及理论计算得到如下结论:改变隧道埋深、对洞周土压密或对洞周土注入7%~10%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即可达到消除隧道底部、减小隧道顶部液化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石膏矿采空区的勘察,查明采空区作为隧道地基、隧道洞身和洞顶围岩,采用不同的处治方案,为以后隧道穿越石膏矿采空区处治和隧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软土地基容易道路沉降不均匀或者沉降过大,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就有极大的危害性,对道路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地基失稳。沉管碎石桩是在振动锤的振动作用下,将碎石分段振捣密实成完整的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同时桩与桩间能够形成复合地基,同时防止砂土液化。结合路桥施工工程实例,重点分析沉管碎石桩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平原地区河道地质情况及其上建坝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砂土液化的机理及判别方法.分析了液化的原因,对目前国内流行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平原地区建坝的地基抗液化处理的合理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场地条件下沉管隧道的地震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对干砂、饱和砂土以及水下饱和砂土三种场地条件下沉管隧道体系进行缩尺比为1∶30的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1g的小震时,三组场地中的土层加速度均保持放大趋势,饱和砂土没有出现液化状态;当输入幅值为0.2g和0.4g时,干砂场地中的土层加速度继续增大,饱和砂土发生液化,表层土体加速度呈现衰减现象;在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4g时,3组试验的中间管段较端部管段加速度减小百分比最大分别可达11.1%、7.6%和9.4%,柔性接头表现出一定的减震效果;饱和砂土与水下饱和砂土中的土体孔压发展规律基本一致;3组场地中均是隧道底板与中墙角点处的应变较大,是抗震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位于液化土层桥梁桩基的抗震性能, 基于三向六自由度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分析了地震波作用下桩顶水平位移、桩身加速度及弯矩等动力响应, 并研究了地震波加载后桩基的损伤。试验结果表明: 在地震波作用下, 随着液化层埋深的增加, 土体液化后产生的侧扩效果逐渐减弱, 因此, 桩顶水平位移峰值逐渐减小, 但是当地震加速度超过0.6g时, 桩顶水平位移峰值不受液化层埋深的影响; 因地震荷载作用下粉细砂土层液化, 桩身加速度在该土层位置明显增大; 上部覆盖层压力作用使土层抗剪强度增大, 因此, 桩顶放大系数随着液化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且桩顶放大系数在Kobe波作用下最大, 5002波作用下最小, 砂土液化同时造成土层强度降低, 从而使桩身加速度在该土层出现放大效应; 桩身弯矩最大值均出现在液化层和非液化层分界处, 且在相同强度地震波作用下, 桩身弯矩最大值随着液化层埋深的增加呈增大趋势, 当地震加速度从0.30g增大到0.35g后, 桩身弯矩增幅为33.3%, 增幅最大; 不同类型地震波对桩基的破坏程度并无差异, 在加速度0.35g作用下, 桩基基频无变化, 但当地震波强度超过0.40g时, 桩基基频从1.65 Hz突降到0.45 Hz, 因砂土层液化产生侧向位移, 桩身剪切变形, 最终导致桩基损坏。综上所述, 当液化层较浅时, 应重点考虑地震波作用下过大的桩顶水平位移; 在桩基抗震设计时, 必须考虑液化层和非液化层分界处桩基的抗弯能力和液化层埋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省龙海市某一级公路淤泥质软土夹液化砂土地基的工程性质评价及地基处理措施的选择过程分析,比较了公路规程与国家标准中对于砂土的液化判定及水、土腐蚀性判定的不同之处。并就这些不同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根据判定结果提出了采用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深厚淤泥质软土+液化砂土地基的方案,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可液化地基施工的介绍,使人了解了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砂土液化地基的原理及施工方法,从而在今后的工程建设施工中遇到此类地基处理问题后,能得心应手地处理。  相似文献   

14.
饱和砂土和粉土振动液化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饱和砂土和粉土振动液化产生的机理、危害、影响因素、液化的判别,提出可液化地基抗震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南京地铁4号线某区间隧道穿越砂性地层,局部土层震动易液化.针对穿越该区间地层特点,采用反应位移法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并与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工况相比较,根据计算结果针对结构及液化地层采取相应的设防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强震作用下群桩基础抗液化性能优于单桩基础的具体表现形式,依托海南省海文大桥工程,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开展单桩、四桩、六桩基础处理液化地基的差异性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工况下饱和粉细砂土层中孔压比、桩身加速度和弯矩时程响应差异及其三者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0.35g地震动荷载作用下,3种工况均产生液化现象,饱和粉细砂土层深处的孔压比开始增长时刻及稳定时刻均滞后于浅层;六桩基础完全液化耗时比四桩基础延缓4.41~4.82 s,四桩基础完全液化耗时比单桩基础延缓4.00~4.42 s;随着桩数的增加,同一深度处饱和粉细砂土层中桩身最大加速度及其放大系数均逐渐减小,桩身最大加速度出现时刻逐渐滞后,且随着孔压比的增大,桩身加速度逐渐减小;六桩基础最大弯矩较四桩基础小25.95%~43.50%,四桩基础最大弯矩较单桩基础小28.80%~33.10%,单桩基础最大弯矩出现时刻比四桩基础早1.22~1.27 s,四桩基础较六桩基础提前0.66~0.72 s,且桩身弯矩随孔压比的增大逐渐衰减,说明液化前饱和粉细砂土层具有软化减震作用。可见,六桩基础抗液化性能优于四桩及单桩基础,在液化土层桩基础抗震设计中,可通过群桩基础形式提高其抗液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顶管穿越既有路基引起地基沉陷的原因,应用袖阀管注浆法对顶管穿越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天然沉积土、路基填土局部松散或脱落层位进行加固处理,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加固设计方案,阐述了袖阀管注浆参数的选定、施工工艺以及加固效果的检测。工程实践表明袖阀管注浆法是一种简便可行、值得推广的地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连徐高速公路徐州段分布有可液化亚砂土,亚粘土等液化地基,液化势以中等,严重液化为主,需进行抗震加固处理,设计采用强夯法处理,本文通过试验路对施工有关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施工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振冲碎石桩法应用于地基加固处理的施工方法,从地基土的密实度、碎石柱体的排水效应等方面分析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加固机理,提出了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地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浅海海域饱和砂土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和抗液化剪应力法进行液化判别分析,对海底浅表层砂土液化判别时,发现对于设计地震第一组、7度和8度条件下,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版推荐的原判别公式比2010版推荐的新公式液化判别结果安全度要高,当工程场地浅表层有砂土分布时,建议采用原判别公式进行液化判别更偏于安全。抗液化剪应力法对海域砂土的液化判别成功率较高,有着较好的适宜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液化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