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基于土的塑性极限分析理论,探讨矩形均布超载作用下,路肩挡墙上产生的附加主动土压力大小和分布,并提出相应算例。 相似文献
2.
3.
边坡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对桩间土钉墙各部分的受力及土钉的设计长度有重要影响,然而现阶段多依个人或者设计单位经验对桩间土钉墙各部分的受力进行计算,对土钉长度进行设计,以上传统的受力计算及土钉设计方法均未充分考虑土拱的影响,使得土拱在工程运用中受到了限制。为了推广土拱在工程中的运用,首先描述土拱形状,继而深入研究土拱对桩间土钉墙各部分受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土拱效应桩间土钉墙受力计算方法和土钉长度设计方法,此受力计算方法认为:土钉墙的受力取拱前土体主动土压力或剩余下滑力两者中的较大者,抗滑桩的受力为拱后土体剩余下滑力与土钉墙受力之和,土钉长度设计中土钉自由段和锚固段的分界线为土拱迹线。继而结合巴(中)达(州)铁路堑坡,通过数值模拟描述土拱形状,计算土拱影响下不同截面处抗滑桩和土钉墙的受力,并结合土拱形状对土钉长度进行设计,与不考虑土拱效应时受力计算结果和土钉长度设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拱效应较不考虑土拱效应时,抗滑桩纵断面受力明显增大,增幅大于11%,土钉墙纵断面受力明显减小,减幅大于12%,土钉用量节省接近13%,充分说明考虑土拱效应确实对抗滑桩受力、土钉墙受力和土钉设计长度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桥梁结构中多用索和桁架来编织网格,勾勒造型。该文以某钢桁架人行桥为实例,对其空间受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突出了其空间网格桁架钢桥的特点,而非传统的钢拱桥和桁架桥。 相似文献
7.
G205跨线桥采用了双箱四室的脊骨梁作为上部结构,其宽跨比达到了0.96.通过实桥荷载试验和空间有限元分析,对该桥的整体、挑梁、桥面板和中横梁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桥的刚度、强度及动力特性均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可投入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8.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埋设土压力盒、现场实测,以及与其他工点实测对比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柱板式锚索挡土墙墙背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下滑力分布模式不同对抗滑桩内力和位移的影响,基于桩体平衡微分方程和差分解法编制的抗滑桩计算程序,分析了下滑力分别为三角形、矩形、梯形分布模式下对抗滑桩的受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三角形分布引起的桩体位移和内力远小于矩形分布的情形,梯形分布则介于三角形与矩形分布之间。 相似文献
10.
地震多发区的刚性挡土墙设计,确定地震主动土压力大小及合力作用点位置至关重要,但以往国内外学者多采用拟静力学法进行分析计算.为使理论分析更贴近实际,设地震时墙后填土受到正弦式稳态振动作用并考虑时间和相位差,采用拟动力学的极限平衡方法(仍假定土中破裂面为平面),分析并建立了无粘性填料的墙背及填土面倾斜刚性挡墙地震主动土压力系数、压应力分布及其合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填土摩擦角φ、墙背与土摩擦角δ、墙背倾角α、填土面倾角i以及水平与竖向地震加速度对最危险破裂面倾角θ、主动土压力系数及土压应力分布的影响.与已有分析方法比较,该文提出的地震主动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的结论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1.
对折线墙背上主动土压力和挡土墙稳定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土的塑性极限分析理论,考虑墙后为无粘性填土的情况,对折线型挡土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和挡土墙抗倾覆稳定状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综合挡土墙上的最大主动土压力和最小抗倾覆安全系数两方面的研究,认为折线挡土墙背优化的H1/H值在0.5左右为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一桥墩与地基土层相互作用,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了二维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对均匀地基土体的本构模型采用ANSYS程序的Drucker-Prager模型,通过EI Centro地震波输入,对比分析了考虑土体性质对地基土-桥墩动力相互作用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容重小、隔热保温、低蠕变、抗冻融与耐久性良好等特点.通过在寒区桥台台背中填筑轻质土的试验,证明轻质土能很好地消减水平冻胀力与土压力,对寒区桥台台背的冻胀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连续弯箱梁静力特性与曲率半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静力特性与曲率半径存在着一定关系.通过建立不同半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软件计算分析,揭示出弯箱梁的挠度、应力与曲率半径间存有的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