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廖春梅 《汽车运用》2013,(12):36-36
主要原因①对制动系统缺乏必要的保养,制动总泵里杂质太多、密封不严、真空助力泵失效、制动油过脏或几种制动油混合使用受热后出现气阻、制动总泵或分泵漏油、储气罐或管路接口漏气等。②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机件失灵,如长时间下坡会使制动片摩擦生热、制动毂炭化、制动功能完全失效。  相似文献   

2.
专家门诊     
Q熊老师您好!一辆路虎四轮制动疲软,空气总是排不干净,该车制动总泵为串联式双腔液压制动总泵,一个油腔的油压分配给右前轮和左后轮;一个油腔的油压分配给左前轮和右后轮。更换过总泵、分泵,感觉制动油中的空气还是排不干净,浪费了很多制动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请老师指导!  相似文献   

3.
d)增压过程电磁阀断电后,柱塞又回到图15所示的初始位置。制动总泵和制动分泵再次相通,制动总泵端的高压制动液(包括电动泵输出的制动液)再次进入制动分泵,增加了制动压力,如图20所示。其增压和减压速度可以直接通过电磁阀的进出油口来控制。  相似文献   

4.
解放牌汽车空压机窜油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没有很好解决的老问题。由于空压机窜油,引起了制动管道堵塞和总泵、分泵等橡胶件变质,导致刹车不灵、迟缓、跑偏,不仅加大了汽车修理费用开支,而且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这几年,我们和全国各地的许多同志一样,为解决这个问题,曾进行过多次探讨,也采取过不少措施。诸如严格注意气缸与活塞的配合间隙,提高气缸壁光洁度,减少连杆轴承端隙等。虽然窜油现象有所好转,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彻底解决窜油问题,我们从空压机  相似文献   

5.
这种微型汽车用的液压双管路制动总泵,其泵体用高强度铝合金铸造,泵体上有两个贮油杯,分别贮存、补充前后工作腔的油液、两个出油阀分别与前后制动分泵相连。泵体内有两个总泵活塞、前后串联,在前后总泵活塞上共有5个用橡胶制成的总泵皮圈,将总泵内腔分隔成4个空腔,其中两个为工作油缸,两个为补偿油缸,详见附图。在正常情况下,当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推杆推动前活塞向左移动,压缩前回位弹簧,使油压升高,把油液压向前制动分泵。与此同时在这油压和前回位弹簧力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后活塞也向左移动,使后腔的油压升高,传递给后分泵。通过两条制动管路油压升高,促使前、后轮同时制动。  相似文献   

6.
下雨天,道路湿滑,并且在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时候,汽车制动系统发挥的作用尤其关键,其中零部件使用、更换也最为频繁。在雨季将要到来的五月,了解一些优质制动系统零部件及关联产品的特点,十分重要。ACDelco制动系统产品包括:制动总泵、制动分泵、制动片、制动盘、卡钳和制动油等。  相似文献   

7.
一、制动元件的范畴: 液压制动元件包括:制动总泵、制动分泵、感载比例阀、惯性比例阀、保护分配阀、真空助力装置、真空泵、离合器总泵、离合器分泵等.  相似文献   

8.
刘彬 《汽车运用》2003,(9):38-38
汽车制动系统在使用中有一些误区,其中尤以为解决气压制动系统制动不灵而换用加长的制动臂为最典型。 一些超载的载货车或经常满载的大客车驾驶员常常因为感到制动不灵而换用加长的制动臂。制动臂加长后,制动驱动力臂增长,制动驱动力矩增大,这对于解决制动不灵的问题是有效的。但带来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首先是很容易带来新的更频繁的制动不灵的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车辆行驶中迅速将制动踏板踏到底,不能立即停车,其减速缓慢.制动距离过长。 故障原因 ①踏板自由行程过大。②制动总泵内制动液不足.补偿孔堵塞.总泵皮碗、皮圈老化、发胀、变形或被踏翻。③制动总泵漏油。回油阀密封不良.出油阀弹簧折断。④制动分泵皮碗老化、发胀。  相似文献   

10.
CPCD50型叉车脚制动系统为油压蹄片式前轮制动,踏下制动踏板,制动总泵输出低压制动液,一路进入变速器操纵阀,切断通向离合器的压力油路;另一路进入真空增压器,增压后进入车轮制动器中的制动分泵,涨开制动蹄片实现车轮制动。若制动力不足,可能是机械部分、或油路系统或真空增压系统有故障。  相似文献   

11.
故障现象 一辆金杯汽车前盘后鼓式制动,车主反映该车自整车大修后,便出现制动不灵,两前轮制动拖滞不回,随车速提高、行驶里程增加拖滞加剧。曾因制动拖滞造成高温辐射将前轮两轮胎烤焦报废。已经由几家汽修厂数十名汽修工检修过,更换过了5个总泵、2个制动盘、2根软管、3套磨擦垫、3套制动钳活塞密封圈、2个前轮毂,使用制动液20多公升,故障仍未排除。  相似文献   

12.
汽车制动系统技术状况良好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所谓制动不灵,是指车辆制动效能衰退、制动距离过长,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理想制动效果.若制动失灵的话,则会完全丧失制动能力,制动时无制动感.那么造成液压制动不灵的原因有哪些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制动系的技术状况对安全行车影响最大.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鼓被磨损、油污或卡滞、液压制动系统中有空气,制动液渗漏及总泵内制动液不足,气压制动系统控制阀或制动气室密封不良,以及空气压缩机皮带松弛等,均会引起制动作用迟缓,制动力不足,使制动距离增大.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进口的日本车行驶一定里程后,制动轮泵(分泵)容易发生渗油现象,往往被误认为是手制动开关和手制动回位不好的毛病。故障现象:我开的丰田·皇冠牌轿车(5M型发动车),在一次行驶中突然发现仪表板上制动指示红灯时亮时熄。停车检查,将手制动杆往复拉动,红灯熄了。我以为是手制动杆没有放到底的缘故。但行驶中又出现上述现象时,经查手制动指示灯开关、脚制动器均正常,我又沿制动总泵检查到各分泵接头处,也没有发现问题。当  相似文献   

15.
制动不灵或失效现象:制动时,各车轮的制动作用不好或不起制动作用。原因为:空气压缩机工作不良,而使贮气筒内气压低或无气。可能是空气压缩机皮带过松或折断;空气压缩机排气阀漏气;空气压缩机排气阀弹簧过软或折断;活塞或活塞环漏气;气管破裂或接头松动;制动阀膜或制动气室膜片破裂;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制动臂蜗杆调整不当,使制动气室推杆伸出过多;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或摩擦片有油污。  相似文献   

16.
大约在五十年代,内槽型制动密封圈就已出现,而今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动总泵和离合器总泵中,作为活塞后端密封圈(即总泵皮圈),如图1所示;这类密封圈对活塞要求较宽的安装槽和槽中有一道定位突脊。凡装用L型或C型总泵皮圈的活塞,只要改变安装槽结构,都可采用这种密封圈,以便提高密封的可靠性。这种密封圈也可作主密封圈用,装于柱塞上,与固定于缸壁上的副密封圈配套(见图2)。  相似文献   

17.
在车辆维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制动鼓发烫,制动不灵的故障,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有:制动鼓圆度过大;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调整偏小;制动蹄和制动凸轮轴、套等锈蚀不能回位或回位偏慢;制动主缸、轮缸或快放阀等工作不正常,导致制动蹄摩擦片和制动鼓间长时间不正常摩擦,制动鼓发烫,制动蹄摩擦片和制动鼓接触表面因受高温影响而产生硬化层,使摩擦因数相应降低,制动效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18.
该车制动系统结构有如下特点:采用较大缸径(25mm)的制动总泵,前分泵缸径为63mm。后分泵缸径为38mm,都大于国内其它轿车制动总泵和分泵的尺寸。从而保证在制动时有足够大的制动力,使制动更加迅速、可靠;采用双膜真空助力器,助力器直径为280mm,使制动更为安全、可靠;前后车轮制  相似文献   

19.
供气不足供气不足是指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气室最终达到的气压低于规定值,导致制动不灵.可通过试车,检查制动"拖印",若拖印过长且不明显,是制动不灵故障.为区分是供气不足还是送气不快引起的制动不灵,可在制动气室并联一个气压表,检查其最终气压是否达到规定气压来辨别.要诊断供气不足的故障点,可采用分段排查法.首先检查仪表盘的气压表最高气压是否达到规定气压(一般为800千帕),若未达到,故障在供能装置.否则,检查制动装置及其管路是否漏气.  相似文献   

20.
<正>汽车的制动系统是最重要的安全部位之一,一旦出现故障,后果将不堪设想。汽车制动系统制动不灵是最常见的故障现象之一。汽车在行车中制动不灵的表现是:(1)汽车行驶中制动时,驾驶员感到制动减速度小,制动效果差、制动无力(制动软);(2)汽车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过长,制动踩不动、无助力(制动硬)。因此汽车制动系统制动不灵故障的排除应从以下2方面入手,一是制动偏软,一是制动偏硬。因为现在的轿车以盘式制动器为主,下面就以盘式制动器的检修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