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规划所产生的土地增值资金是轨道交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资金的巨大需求,分析了通过调整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筹措资金的方法,针对青岛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严重脱节的现状,提出了轨道交通沿线和不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衔接规划和站点一体化设计的基本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春英 《城市交通》2008,6(5):27-29
探讨如何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可行的资金来源。首先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概况说明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开发的影响,提出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是挫伤轨道交通建设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加重政府公共交通投资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的意义,根据土地增值的地租原理,提出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对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进行合理分配的3种方法:提取部分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增值税、完善代征代建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尝试土地与交通一体化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容量、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可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的同时,还要对站点周围其他衔接设施的建设进行规划布局。轨道交通不是一种“门到门”的交通方式,使乘客在选择轨道交通方式的同时,需要选择从出发地到轨道交通站点的出行方式,以及从轨道交通站点到目的地的出行方式,这是一个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多方式组合出行。研究将对兰州市典型轨道交通站点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出行者的出行选择特性进行分析,得出出行者选择的轨道交通两端的主要衔接方式,最后对站点周围的衔接设施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土地储备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伟  范黎萍 《城市交通》2006,4(2):21-24
从加强政府调控土地一级市场的角度,分析了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和土地储备机制相结合的重要性,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实施土地储备的量化分析,研究了结合市域轨道交通规划实施土地储备的储备范围、储备方式和储备时机等。同时,以上海市结合轨道交通实施土地储备的运作实例,提出了土地储备运作方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土地增值收益,公路建设附加费,出让经营权及转让经营和有偿使用几方面论述了公路建设商品化筹资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陈浙宁  朱东飞 《轨道交通》2007,(9):61-62,65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使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全过程实现管理自动化,能及时获取客流信息与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收益的第一手资料;它是轨道交通中乘客直接操作和使用的机电设备,也是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金融财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介绍了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AFC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际应用情况,供AFC系统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客运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和必要性以及城市客运轨道交通从建设至运营阶段发展可能遇到的资金和财务方面的问题。结合相关轨道交通发展的经验和方向,提出在轨道线路和站点规划设计过程中,轨道交通与城市结构形态协调、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配合、多交通方式整合和站点枢纽化设计等重要问题,为轨道交通规划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吸引区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合理的假设,讨论了单线及双线线网站点吸引区域的确定方法,并建立了一般情况下轨道交通站点吸引区域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算法,并通过应用示例说明了模型在轨道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是一种准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其特点是投资需求大、运营收益低、回收期长,政府面临建设投资和运营补贴的双重压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收益不足以支付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如何形成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达到吸引社会资本的目的,这是PPP模式运作的关键。文章结合北京、深圳、淮安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对轨道交通PP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建设项目的费用与效益的识别原则以及有无对比法的思路,分析社会经济效益的构成。以石家庄市地铁1、3号线一期工程为蓝本,从受益者的角度将社会经济效益从轨道交通的建设者、轨道交通的使用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系统地阐述城轨交通的建设给城市带来的外部效益。基于以往社会效益量化模型,对石家庄地铁的社会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其中可量化的效益给出计量模型,最后对石家庄轨道交通一期运营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线的建设,如何提升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石家庄轨道交通线上的3个典型站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特征;并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站点周边用地设施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石家庄3个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混合利用程度较低、商业设施比例偏低,不同特征的出行者对轨道站点周边的用地设施需求存在差异。提出了站点周边土地利用优化策略:优化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商业服务设施的比例;重视提高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提升站点周边地区的综合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共享自行车是解决短距离出行和“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也引发了一些交通问题,尤其是在局部区域车辆淤积现象对其他交通出行方式产生了影响.本文将共享自行车骑行的租、还空间位置对应为出行的起讫点,基于出行OD分析了其整体时空运行特征和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运行特性.本文还分析了共享自行车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出现不均衡性的外部和运行特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不平衡性量化值的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了典型轨道站点周边区域的不均衡性数值.该模型能够评估共享自行车在轨道交通区域运行的差异,以支持重点区域调度和监管.  相似文献   

13.
对鹤沙航城站点周边的交通条件和换乘设施的客流运行状况进行调研分析,通过相似性质的轨道交通站点出行换乘特征研究,得出轨道交通配套停车设施的周转率和车辆的载客率等关键指标,总体预测轨道交通16号线鹤沙航城站点服务人口和上下客流;通过机动车、非机动车、公交和出租车等不同方式的换乘比例计算,得到高峰时段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车流量,结合周转率等指标,得出不同换乘交通设施的需求规模,为地铁站点周边接驳设施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如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开发模式以获取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对其进行合理开发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首先指出广州市现有轨道交通枢纽用地规划及开发模式不佳,缺乏明确的开发导向。在明确轨道交通枢纽范围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居住、商业、办公三类用地在吸引客流、服务时间、土地增值方面的特性,提出广州市各类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的主导功能。同时,通过建立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投资平衡模型,给出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强度建议。最后,从规划设计流程、建设模式、开发机制三方面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美国栖诚公司Parsons Brinckerhof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凭借其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技术活跃在中国轨道的建设中。 梧诚公司最近参与了深圳地铁网络、上海地铁8号线隧道开凿工程;同时还积极参与北京奥运工程的建设。前不久,美国栖诚公司专家一行又应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邀请,就武汉轨道交通站点建设、设计、综合开发进行了经验交流,并沿轨道交通线作了现场踏勘……  相似文献   

16.
站城结合有助于提高轨交站域土地增值效应,目前,关于站城结合设计对商业溢价的影响作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本文从微观角度,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改进经典特征价格法,结合成本效益分析法,以日本市郊铁路小田急小田原线为例,针对站域商业设施租金的溢价效应影响机制及站城联合开发研究其溢价作用效果。案例结果表明,市郊铁路站域商业设施的溢价增值效益与站城结合设施类型、结合方式及步行可达因素显著相关,与区位因素呈弱相关;站点 500 m范围内的商业溢价增值趋势呈非线性波动,并在100~200m范围内达到峰值;基于海老名站的成本效益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合理的站城结合设施设计可有效提升商业设施与站点的邻近程度,从而促进溢价效应,达到短期内快速反哺轨道交通车站建设成本,并实现正向营收的目的。研究结果可为规划设计决策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大省、交通小省。本论文在对完善浙江地区轨道交通建设提出设想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筹措方法和规划浙江地区轨道交通线网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测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结合居民工资水平、交通可达性与住房价格等建立居民消费剩余模型,建立了居住地Logit选择模型来确定因交通流量分布改变而导致的居住区位选择分布;借助居民居住地与交通工具联合选择模型,确定路面交通流量变化,进而获得轨道交通运营后因交通成本变化引起的不同工资水平居民的居住选择变化情况,分析了轨道交通建成导致住宅价格增长给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带来的二次影响;以单中心城市为背景,设定10个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8类不同工资类型的居民在轨道交通建设与房价增长后,在10个轨道交通站点居住区位选择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建成后居民向远离城市中心的方向移动,但工资水平较低的居民时间价值较低,居住选择受其建成影响较小;随着轨道交通沿线居住区位可达性的提升,轨道交通附近房价增长,最远的居住区位平均每平米房价增长2 619元,最近的居住区位平均每平米房价增长11.5元,与此同时,工资水平较高的居民向城市中心移动,工资水平较低的居民向远离城市中心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把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生成规律,本文从客流成长性视角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与站点周边建成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以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为研究案例,通过人口及就业密度、土地利用、路网密度、出入口数量、介中心性等13个因子刻画建成环境,基于上海市地铁刷卡数据、人口及经济普查、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道路网络等多源异构数据,分别构建建成环境对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 OLS)模型与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模型进行量化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XGBoost模型比OLS模型具有更好的模型表现。从影响贡献度来看,轨道交通站点建成初期,地铁站点出入口数量(21.9%),常住人口密度(15.9%),路网密度(9.8%)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最重要建成环境因素。建成近期,商业设施用地(16.5%)、容积率(11.1%)和就业密度(8.5%)等用地类建成环境变量成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关键。建成远期,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水平取决于出入口...  相似文献   

20.
在轨道建设初期其站点合理的布设尤为重要,本文在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建立了轨道交通站点布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依据基于AHP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备选站点得分,来全面、高效地评判各站点布设的优劣,从而在各备选站点中选出最为合理的进行布设或对现有的站点进行影响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