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NCAP对于儿童乘员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最新版C-NCAP中,增加了儿童座椅静态评价。作为新引入的项目,2021版C-NCAP中的儿童座椅静态评价对各家车企来说非常陌生。本文目的在于帮助汽车工程师更好的理解该评价中的检查要点和意义,提升车辆儿童保护性能。本文简述了Euro-NCAP和C-NCAP中关于儿童保护评价的发展概况,对2021版C-NCAP儿童座椅静态评价相关项目、检查要点及检查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列举了评价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供车企参考。其中,ISOFIX标识和儿童座椅兼容性出现问题概率较大,现阶段车辆普遍未配置儿童座椅通讯功能。  相似文献   

2.
成人头部碰撞保护一直是车辆行人安全设计的难点,随着ENCAP对行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成人头部保护的得分比重对于获得高星级评价至关重要。文章以SMTC某车型的行人保护开发为例,分别从造型、布置、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成人头部碰撞保护的设计原则与改进方法,并通过试验与CAE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结论的对提高成人头部碰撞保护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3年中国交通事故统计,行人伤亡事故的比例超过23%。为降低行人在交通事故中的损伤风险,各国都在推进行人保护评价方案的发展。目前Euro-NCAP和J-NCAP行人保护评价方案已经逐步完善,C-NCAP行人保护评价方案(概要)也已提出,并将于2018年执行。对比C-NCAP行人保护评价方案与Euro-NCAP、J-NCAP行人保护评价方案在试验区域、试验方法和评分方法 3个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J-NCAP行人评价方案与C-NCAP差异明显,采用日本方案设计的车辆有必要重新进行校核及优化以满足C-NCAP要求。C-NCAP强调生产商提高头型试验区域仿真能力,以提供准确预测值。  相似文献   

4.
在提出上海市风貌公路概念的基础上,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保留上海市乡村风貌肌理,实现上海市2035年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发展目标,借鉴了美国国家及州风景道的提名和选拔经验,构建了适用于上海郊区江南水乡风貌特征的风貌公路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金山区枫泾镇为实践案例,对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建议,为上海市郊区风貌公路保护工作的试点与推广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5.
英国王妃戴安娜因车祸而死,引起了广大读者对车辆碰撞的有关知识的关心。右图为车损情况。为此《轿车情报》第9期刊登了“戴安娜王妃与奔驰 S280的悲剧何在?”一文,本刊将陆续刊登国外乘员碰撞保护有关安全法规。这一期主要介绍国外正侧面碰撞试验的测试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行人保护项目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安全课题,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下腿碰撞是行人保护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下腿碰撞器模块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文章介绍了当前世界上的3种下腿碰撞器模块,分析了各自的结构特点和应用,总结了3种下腿碰撞器模块对车辆行人保护评价的差异性,对我国刚刚起步的车辆行人保护项目的研究和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弱势道路使用者(VRU)保护是汽车安全评价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运用主动安全及自动驾驶的方式对VRU进行保护是当前提高汽车安全性非常重要的方法。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作为汽车安全测试评价领域的权威组织,一直非常重视VRU的主动安全保护,其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对推动VRU主动安全保护的进步与推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分析并解读2023版Euro NCAP VRU主动安全保护的测试评价方法,总结其主要变化,以期为我国整车开发及测试评价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日前,欧洲NCAP公布了最新5款车型的测试成绩,其中有4款车型获得5星级评价,它们分别为现代i30、蓝旗亚Delta、雷诺Koleos和奔驰M级,只有微型车大发Cuore获得4星级评价。i30和Koleos的儿童保护性能获得了4星级评价。在行人保护性能方面,4款车型都获得了2星级的评价.而奔驰M级仅获得1星级评价。  相似文献   

9.
《汽车工程》2021,43(5)
新车评估规程作为第三方评价机制倍受汽车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重视,在促进汽车安全性技术研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全球NCAP在行人保护方面不断改进,最新颁布的C-NCAP(2021版)对行人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中对中国、欧洲、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拉丁美洲最新版NCAP中行人保护测试方式和评分标准进行综述对比分析,并对行人碰撞保护评价方法做出展望,旨在为汽车企业研发和评价测试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综合的参考,为我国汽车行人碰撞安全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生参与高校教师评价是时代发展和执行法律法规保护学生权利发展高校民主管理的需要,并对大学生这一评价主体以及评价过程中可能引起评价信度、效度不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大学生参与高校教师评价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汽车安全性已经成为车辆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其中针对车外行人的保护性能也逐渐被各国重视。欧洲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行人保护的相关研究,并于2003年颁布欧盟指令2003/102/EC,规定从2005年10月1日和2010年9月1日起分两个阶段,所有在欧盟销售的新车都要满足欧洲行人保护要求。我国于2009年10月正式颁布行人保护的推荐性国家标准GB/T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明确规定了对行人头部和腿部的保护要求。随着法规的实施和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国内外各大厂家和研究机构也针对行人保护开展了相关研究,从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两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作敏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150-154
分析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公路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并构建了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详细解释了指标所应用的数学模型。最后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公路交通1985年至2005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总体上我国公路交通一直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但在生态保护、能源利用方面还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09,(1):10-10
欧洲新车安全评价规程(EuroNCAP)制订了一项新的评估协议用来评估在后部碰撞中乘用车提供的头颈部保护程度。在EuroNCAP对汽车头颈部保护水平进行的首次评定试验中,装有沃尔沃独特的头颈部保护系统(WHIPS)的XC60成为获得最高评级的5辆车之一。评估程序包括多项不同的测试。首先测试的是座椅几何参数,比如头枕的位置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3版本EuroNCAP行人保护5星评价标准,建立了某SUV车型前端结构有限元模型,利用头模撞击器,结合试验结果,对该sUv车型行人保护头部碰撞性能进行了试验和仿真分析,同时结合各个碰撞点的局部结构特征,对车身局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身结构降低了头部模型碰撞加速度和HIC15值,提高了行人头部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某车车身前部的有限元模型,并将其与MADYMO腿部冲击器模型进行了耦合.利用MADYMO-DYNA耦合算法对腿部冲击器与保险杠的碰撞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GTR法规要求对保险杠的行人腿部保护性能作出了评价.从造型角度提出了3点改进保险杠行人保护性能的方法,并阐述了利用ALIAS设计保险杠的过程.对改进后的保险杠进行仿真分析表明,改进方案有利于提高保险杠的行人腿部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16.
周开发  曾玉珍 《国外桥梁》1996,(1):36-37,26
环氧涂层保护法和阴极保护法是两种典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腐蚀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混凝土桥梁结构。本文评价了环氧涂层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中钢筋的保护效果,介绍了用于阴极保护法中的一种新型合金,并对阴极保护法的保护效果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企业业绩评价是应用经济学科急需解决又很难解决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投资者对企业业绩评价需求日益强烈,使得业绩评价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强化,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得到进一步凸现。科学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能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在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尚未成熟的问题,如分析问题不够客观公正、带有片面性、受到财务指标适用范围的限制等。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投资者的利益出发,对传统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做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将价值增加法和平衡计分卡相结合,以提高业绩评价体系对投资者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侧面碰撞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形式,碰撞近端和远端都会出现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近端碰撞侧,对远端非侧碰撞侧的研究相对不足。Euro NCAP自2020年起将FARSIDE测试纳入评价范围,主要通过两个滑台试验,对远端假人伤害和侧向偏移进行评价。文章对FAR-SIDE测试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解析,并通过进行滑台试验、分析试验中假人运动和伤害过程,对远端碰撞乘员保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线性工程建设会对国家保护植物等珍贵生态环境资源造成巨大影响的问题,以拟建的云南省宣威至会泽高速公路为例,以工程沿线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的保护为目的,通过设置群落特征样方和群落密度样方,对选址选线中涉及到的黄杉进行详细调查和影响评价,并据此对工程方案进行逐步优化。结果表明:原初设方案将占用黄杉7 000余株,经线路唯一性评价后,对推荐方案进行4次线路优化和1次工程形式优化,最终仅占用950株黄杉,保全植株达6 000多株,有效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此得出,采用先避让、再减缓、后修复的生态保护措施能有效降低线性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可用于指导西南地区公路建设中的植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某车型的风挡玻璃下横梁结构,针对提高行人头保护性能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风挡玻璃下横梁可以提供更大的变形吸能空间,降低加速度峰值和HIC值,提高行人保护性能,为车型行人保护性能评价和开发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