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7月23日下午,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滩潮”号在横须贺港外的海面上与观光渔船“第一富士丸”相撞。渔船随即沉没,30人不幸遇难。这一严重的海难事故仅次于1972年夏天的“霞石事件”(航空自卫队战斗机与日本民航客机空中相撞)。为此,日本军方遭到舆论界的强烈抨击,防卫厅长官瓦力引咎辞职。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星期里,各大报纸都相继登载了遇难者的讣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原海军中将森永正彦也在这次海难事故中丧生。森永正彦是旧海军学校59期毕业生。战后出任大凑、吴两地方队总监、  相似文献   

2.
2013年的日本,似乎把太多精力花在军备及与邻国的军事摩擦上。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逐渐挣脱“武器出口三原则”限制的日本正谋求向盟友澳大利亚输出潜艇建造技术,这一举动竟然引起台湾当局的“非分之想”。由于美方答应售台的8艘潜艇迟迟没有下文,以至于台湾方面在非正式场合向日本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探询引进日本潜艇技术的可能性。其实,台湾向日本寻求潜艇帮助并非头一回,早在1955年就有日本旧军队将领向台湾推荐二战期间研制的特种潜艇,之后台日之间有过多轮接触,虽然没有成功,但其中留下的故事仍让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3.
今天,苏联海军仍保持着世界上最大潜艇队的称号。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艇24000吨“台风”号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台风”上可装载20枚SSN-20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SLBM),其中每一个的射程为5000海里。这种级别的第一艘潜艇是在1980年下水的,1982年正式进入海军服役。第二艘“台风”级的潜艇是1982年下水的,估计这艘潜艇也早已进入服役。苏联海军除弹道导弹潜艇之外,还拥有大约360艘攻击潜艇,其中约有260艘正在服役,余下的作为  相似文献   

4.
潜艇安全是潜艇执行任务的基础,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潜艇事故时有发生.本文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潜艇事故,总结归纳碰撞、火灾爆炸、机械故障3个大类主要事故的原因,剖析事故深层原因,在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措施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安刚 《航海》2006,(1):40-42
日本是一个传统的潜艇技术国家,也可说是当今世界的潜艇大国之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日本就曾建造过60艘潜艇,其中包括具有“潜水航母”之称的伊-400级潜艇。该级潜艇长120米,水下排水量达6560吨,可运载3架折叠式轰炸机。二战期间,伊-400级潜艇使用“晴岚”艇载机袭击过美国本土。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所有的碰撞海事案件中,军舰与民船碰撞的案件较为少见。因此,象本文所介绍的在对此类碰撞案的审理中找不到合适法律而以船员常务为依据的情况更为少见。本文介绍了潜艇“滩潮”号与大型游渔船“第一富士丸”碰撞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审理情况,供航海人员、管理人员及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7.
天下井清 《中国航海》1989,(2):94-96,74
根据“船舶稳性规则”、“满载吃水船规则”,“动力渔船的性能标准”,对20总吨以上的渔船规定了稳性的必要条件,不满20总吨的小型渔船,也在“小型渔船安全规则”、“小型渔船安全基准”中规定了稳性的必要条件。尽管渔船符合这些稳性的必要条件,确保了渔船的安全性,但每年的渔船海难事故,尤其是翻船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本文就1987年以来北海道19.9吨型和124吨型典型渔船从事渔业的实际情况,根据渔船的稳性、气象、水文等宝贵的资料,对渔船安全航行提出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8.
1989年4月,苏联海军一艘现代化的“迈克”(m)级核潜艇“共青团员’号(7900吨)在挪威近海沉没。挪威政府为此向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世界舆论也为之哗然。这艘沉没的潜艇是苏海军1984年以后才服役的一艘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由于目前该级别的潜艇尚无第二艘,所以苏海军急切查明事故原因,并公开招标打捞这艘横卧在水下1600米处的核潜艇。为了获得该潜艇的打捞权,在苏联、美国、挪威、意大利、荷兰、芬兰等国的打捞公司之间展开了激烈  相似文献   

9.
自从潜艇诞生后,水面舰艇的生存又面临一次重大的挑战。在一战、二战期间,德国潜艇几乎成了英国人挥之不去的恶梦,特别是二战中德国“狼群”更是“差点咬断大英帝国的脖子”。由于潜艇的威慑力巨大,所以.随着我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都十分重视潜艇部队的建设,日本拥有世界顶级水平的“亲  相似文献   

10.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的启迪与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故对潜艇设计、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并且从俄罗斯潜艇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以及潜艇可靠性、抗沉性等方面对“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的教训和启发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船电技术》2009,29(10):57-57
亚洲地区的水下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不仅各国装备的潜艇数量直线上升,而且性能越来越先进。按照日本防卫省的规划,新下水的16SS型潜艇将用于填补现役“亲潮”级潜艇和今年开始研制的“新世代高科技潜艇”之间的“空挡”,在2030年使整个日本潜艇群实现“准核潜艇化”,继续保持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水下军备竞赛中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台湾当局为达到“以武拒统”的目的,不断扩充军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台大量外购各种军事装备,其中包括1988年向荷兰购买的2艘“旗鱼”级的改进型潜艇,分别命名为“海龙”号(弦号793)和“海虎”号(弦号794)。它们是当今台湾海军中最主要的水下作战力量。中国大陆在潜艇的研制生产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不仅生产了一批常规潜艇,还自行研制了攻击型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90年代后,自行生产了新型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常规潜艇;同时,据国内媒体援引外电报道,中国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基洛”级潜艇,从而使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水下作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本文拟对“基洛”级636型潜艇和“海龙”级潜艇在性能方面作一详细的分析比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骆海民 《江苏船舶》2009,26(3):16-20
在潜艇空间运动方程基础上,结合潜艇大功角操纵性水动力试验,考虑了大功角状态下的水动力系数项对潜艇状态的影响,建立了完整的潜艇应急挽回操纵模型和高压气吹除压载水舱模型。模拟了目标潜艇艉升降舵卡和潜艇不同部位破损进水典型事故,确定了不同事故情况和不同挽回方式下的深度和速度限制安全操纵运动图,并讨论了最佳操纵方案和限制线上潜艇状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好的预报潜艇舵卡和进水情况下的性能,以及潜艇能成功挽回浮出水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船艇》1992,(8)
新“开洋”丸由日本水产厅向三井造船玉野船厂订造,1990年3月14日开工,1991年7月31日交船。该船是按国际航海第三种渔船规范设计的,并符合 NK 钢船规则及钢制渔船构造标准建造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15.
正春运期间,茂名海事保持水上巡航执法高压执法态势,深化与渔政部门的执法协作,共同打击非法作业渔船,防范商渔船碰撞事故,保障春运期间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海事渔政联合执法保春运辖区水上交通安全2月3日,茂名水东海事处走访渔政部门并开展联合巡航执法行动,加强防范商渔船碰撞事故,整治渔船及涉渔"三无"船舶碍航捕捞作业违法行为,保障春运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6.
军事广角     
印度海军放弃租赁P-3C反潜巡逻机;美四艘航母将演兵太平洋;日本着手研制专门对付中国潜艇的声纳和鱼雷;英国海军“海湾”级船坞登陆舰“芒特湾”号入役;英国海军开始测试“海马”无人驾驶潜艇;美海军试验老龄E-2C飞机空中加油能力。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海洋浩荡宽广,蓝色的海水波涛起伏,海洋一这个神秘的世界,千百年来一直在招唤着我们,尤其是那深不见底的海底世界,更是吸引着人类去探寻、去征服。多少年来,潜入海洋深处一直是潜艇远航训练的拿手戏。然而,具有海下“蛟龙”之称的潜艇,却在征服海洋的过程中屡次发生训练事故,不知有多少英魂长眠于海底。因此掌握潜艇逃生术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报道,巴基斯坦政府官员日前透露,法国海军出口公司已经正式决定向巴基斯坦海军出售3艘“枪鱼”级(“马林”级,Marlin)柴电动力潜艇,而巴海军计划为这3艘“枪鱼”级潜艇装备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鱼叉”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试图依赖其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在美国的庇护和变相纵容下,以《美日安全保卫指针》为大旗,以“周边有事”法案为战略目的,逐步把防御态势由过去的“防御侵略”为主变性为“主动介入”周边地区冲突战略。围绕这一战略转变,日本防卫省推崇“质量建军”原则,特别注重对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采购,仅近年来陆续加入现役的就有具备世界先进水准的“大隅”级两栖运输舰、16DDH“日向”级直升机母舰、“苍龙”级大型AIP潜艇、F-2支援战斗机、新一代“爱宕”级驱逐舰、KC-767新型空中加油机、E-767新型空中预警机等新型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的海军拥有多达700余艘潜艇。同时拥有常规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国家只有美、俄、英、法、中五个国家;而拥有近百艘潜艇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朝鲜和中国。拥有数量与质量均具一定优势的潜艇是中国手中为数不多的、令任何反华势力都不敢轻视的“杀手锏”之一。  反潜、反恐、反弹道导弹、反卫星、反点穴攻击成为世界各国军队都颇为棘手的五大难题。潜艇是以隐蔽攻击而著称的水下杀手,由于具有行动诡秘、水下活动时间长、能够抵近突袭等特点,多年来一直受各国青睐。近年来,随着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实力的进一步增长,美国、日本和台湾当局精心构筑了一条“监视线”, 针对中国加强亚太反潜链,企图对中国潜艇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情报狙击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