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自然条件 重凡滩是北盘江主要碍航滩险之一,属于典型的山区河流砂卵石浅滩,下距两江口(北盘江与南盘江两江交汇处)3km.整治前,该滩是北盘江上较有名的浅滩,枯水期因出浅而断航.在解放初期,因山洪暴发,上游大量泥石流由上而下汇入此滩,航道被侵占,水流被逼向左岸.  相似文献   

2.
林植  杨虎  郭峰  费卫平 《中国水运》2014,(4):239-241
受5.12汶川地震影响,幸福沟沟域内产生了大量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大量物源。目前,已有多条支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泥石流灾害,在后期演化过程中,主沟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危害严重。通过对该泥石流沟的详细调查,将沟域分为形成区和堆积区,无典型流通区,并研究了各区段的冲於特征以及该泥石流沟的堆积特征。  相似文献   

3.
川江青岩子滩航道整治方案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华  黄超 《水运工程》2004,(9):31-33
青岩子滩为川江著名的枯水浅、弯、险滩之一。该滩处于三峡水库的变动回水区,三峡成库后,泥沙淤积将引起滩势的巨大变化,文章分析了川江青岩子滩天然情况下的滩险特性,及碍航原因,三峡水库分别按135m、156m和175m蓄水水位运行期间该滩的滩势变化,并介绍了本次整治工程(针对天然情况和三峡水库按135m、156m蓄水位运行)及其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沟谷型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动力特征并对其活动性和危险性做出评价,以个旧市大屯镇老坡背村泥石流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结合历史灾害统计资料,系统分析了该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和动力学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危险性评价。该泥石流沟汇水面积0.61km~2,高差384m,沟内松散固体物质总储量为135.77万m~3,是典型的由暴雨而诱发的沟谷型、中高频、稀性泥石流。为山区沟谷型泥石流的防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洲滩守护工程的护滩效果及工程实施后局部冲刷坑形态,以长江下游较为典型的洲滩守护工程为例,采用大比尺局部动床概化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鱼骨型间隔式护滩带工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工程及试验具体情况,详细分析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了鱼骨型护滩带方案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不但能够较方便地比选不同平面布置的工程方案之间的护滩效果,同时可得到局部冲刷坑的形态参数,对工程设计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乌江折桅子滩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臣  付秀中  王志纯 《水道港口》2004,25(4):195-198,203
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乌江折桅子滩碍航成因,通过多组整治措施的研究,提出了具体整治方案,推荐方案实施后,折桅子滩航行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解决了该滩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舰船抵滩航渡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舰船航渡、抵滩过程的航泊安全、航线优化及管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该系统几个关键技术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可为舰船抵滩航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舰船抵滩航渡的安全组织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赵庆成 《水运工程》1994,(6):37-39,27
嘉陵江河口滩河段虽已经多次整治,由于种种原因,未达到预期目的,滩段河槽变迁频繁,水流不畅,碍航严重,1990年,对该滩段再次进行测量,设计及施工,由于该次整治考虑了河口滩整个河段,整治措施得当,整治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定日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定日县泥石流实际调查情况为基础,选取10项评价因子,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出各因子间的关联度,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如实的反应泥石流危险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为增进对长江下游通州沙河段暗沙、浅滩滩面水沙特性及近底泥沙运移现状的认识,首次在该河段引入坐底式 综合观测系统,通过各型自动水沙观测仪器获取通州沙河段洲滩及主槽的洪枯季近底层水沙运动过程并展开分析。实测数 据表明:该河段落潮水动力>涨潮;涨潮动力深槽≥高滩>低滩,落潮动力深槽≥低滩>高滩,大潮>中潮>小潮;水流 旋转性则表现为低滩>高滩>深槽;且水动力与潮差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基本均大于0.9;近底悬沙含沙量 表现为落潮>涨潮,大潮>中潮>小潮,深槽>低滩>高滩,洪季为枯季的1.5~2倍,该河段枯季期间近底悬沙含沙量与 水动力因子v2/(gh)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5左右,洪季在0.6~0.7,据此建立的输沙能力公式可用于该河段浅滩及深槽的近底层 悬沙输沙能力推算。  相似文献   

11.
粉沙质海岸的泥沙运动和外航道淤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特性和粉沙质海岸外航道泥沙淤积特点,针对粉沙质海岸存在的悬移质、推移质和近底流移质3种泥沙运移形态,提出了计算粉沙质海岸外航道淤积的三层模式,并推导了临底流移质淤积计算的实用公式,进而建立了适用于粉沙质海岸外航道淤积的实用公式,并以黄骅港实测资料为依据,计算了黄骅港曾出现的大风淤积,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趋势一致、量级吻合,公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航道整治需抓住工程实施的有利时机,在通航条件还未恶化前提前预防。以淮河出海航道(红山头—京杭运河段)大淤滩整治工程为例,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滩头不同侵蚀方案产生效果进行计算,分析若不对滩头进行守护将可能导致的后果,说明滩头守护的必要性,并结合河床演变分析提出滩头整治工程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岸直水道下段鳗鱼沙心滩头部护滩守护工程长达2.2 km,宽为0.58 km,采用缩小的完整护滩与两侧局部护滩进行试验,得到不同水流条件下护滩工程的冲刷坑深度与位置。研究了护滩工程边沿有无压载与排体抛石压载不同间距的影响,提出了边缘压石加宽与重点防护部位,为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并为相关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耿川  程凯 《水运工程》2018,(8):209-213
阜阳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包含颍河凤凰湿地建设,凤凰湿地在颍河边滩布置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形成边滩植被水流的形态。通过由实验室实测数据验证过的边滩双层植被(分别模拟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的流速分布解析解,推求颍河凤凰湿地的流速分布。结合流速分布结果,对工程的防冲设计进行验证,为边滩生态湿地项目的设计提供了边滩植被水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天云 《水运工程》2019,(10):86-92
针对长江上游变动回水区河段在三峡水库消落期表现出的复杂通航环境,以广阳坝礁石子河段整治为例,研究该河段浅滩和急滩复合碍航特性。采用船舶阻力计算方法,确定5 000吨级船型的自航上滩水力指标,通过定床物理模型试验,得出该河段滩险成因并提出整体治理思路与滩险整治方案。分析整治效果可知,工程实施后,航道尺度达到通航设计标准,可满足5 000吨级船舶通航的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郑英  吴伶  赵德玉  王领元  陈建 《水运工程》2012,(11):127-132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护滩结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防护后,河底流速有明显减小,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具有透水、消能、减小近底流速、局部改善水流流态的作用,从而有可能将近底流速降至不冲流速以下,甚至于使河床产生淤积.与传统护滩工程相比,四面六边透水框架能有效地避免实体护岸工程基础容易被淘刷而影响自身稳定问题,且适应河床地形变化能力强,不需要地基处理,不需要护底,直接抛投于床面,自身稳定,施工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周生利  刘常全  张俊 《水运工程》2012,(10):102-106
混凝土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是一种新型江河护岸工程技术。室内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均表明,这种新型的透水框架具有十分明显的减速落淤效果,优于传统的护岸、护滩工程技术,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护岸护滩新结构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心滩河段水沙运动规律较为复杂,碍航问题也较为突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采用护心滩建筑物对心滩进行守护,以达到恢复和改善航道条件的目的。以长江中游典型碍航心滩河段——沙市三八滩河段为原型,进行了心滩采用软体排护滩带守护的概化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详细论述了软体排护滩前后心滩和河床的冲刷变化规律以及软体排护滩带对汊道分流分沙比的影响。给出了水流挟沙力和动床阻力在心滩河段汊道及滩上的沿程变化规律。对心滩守护前后的水流挟沙力和动床阻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软体排护滩的整体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徐锟  张雯燕 《水运工程》2018,(6):142-149
通州湾海区地形复杂,滩槽相间,形成涨潮漫滩和落潮归槽的潮流特征;同时又是粉砂质海床,泥沙易起动易落淤。潮流是该海区的主要动力,维持着该海区的滩槽格局。针对滩槽地形下复杂的潮流条件,以通州湾港区二港池匡围一期工程为例,利用MIKE21-HD二维潮流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不同东围堤特征工况下的潮流条件,推荐渡汛前的东围堤暂建长度,以控制堤脚位置的潮流流速。  相似文献   

20.
汪生杰  胡殿才 《水运工程》2012,(12):194-199
近年来冀东油田为满足滩海油藏勘探开发需要,成功建造了一系列海上人工岛.工程海域属粉砂质海岸,浅滩、深槽、沙脊交错分布,海域地形条件复杂.工程处于外海且无掩护,风浪流较大,冬季受冰冻影响且冰荷载大.滩海油藏勘探开发用人工岛,安全环保要求苛刻.这对人工岛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冀东油田人工岛设计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包括人工岛功能、选址、平面布置、建设标准、保滩护底措施、围堤结构、岛域吹填及地基处理、对外交通码头等人工岛设计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