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SB分布函数的分布特性,发现SB分布比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能更好地表达单向偏好因子的参数,结合合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建立了Logit交通方式分担模型和两种约束条件的SB分布Mixed Logit交通方式分担模型MIXED1和MIXED2,通过对比分析发现MIXED2模型对原始数据解释更合理,且更能体现出行者对出行时间认识上的差异性,文章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公交出行时间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实施公交优先后,公交客流转移量主要来源于自行车使用者。基于SB分布Mixed Logit模型不存在Logit模型的IIA缺陷,且能体现出行者对影响因素认识上的差异性,其更适合于交通方式分担建模。  相似文献   

2.
Mixed Logit模型及其在交通方式分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离散选择模型的典型代表Logit模型简洁易用的特点使其在经济、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Logit模型的两个重要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在分析了Logit模型固有的两个缺陷和Mixed Logit模型的良好性质后,比较了Logit模型与Mixed Logit模型的差异,对Mixed Logit模型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借助SAS统计软件提供的仿真算法给出了详细的工程实践应用范例。结果表明,Mixed Logit模型有着更丰富的物理含义,对个人出行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描述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采用系统捕捉和随机捕捉两类捕捉形式对出行方式的时间感知差异进行建模分析,以验证出行方式选择中时间认识的个体差异性,为更准确的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提供模型参考。系统捕捉通过在Logit模型中分别设置性别、收入与出行时间的交叉变量以捕捉性别和收入不同导致时间价值认识的差异;随机捕捉通过假定出行时间参数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以及约翰逊分布4种随机分布形式,利用Mixed Logit模型捕捉出行者对时间感知的差异。结果表明:出行方式选择中出行者对时间重要性认识存在差异,男性比女性对时间要求高,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对时间估值更高;随机捕捉较系统捕捉更能捕捉到出行时间的感知差异,且约翰逊分布较其他分布对时间感知差异性的模拟更优。  相似文献   

4.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假设时间和费用的参数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确定性常数等多种形式,得出了上海黄浦江水上巴士调查的旅行时间价值分布及数字特征,并根据时间价值分布函数进行方式分担,和Logit模型进行了对比.考虑不同出行者对时间和费用的不同敏感性,即具有不同的时间价值,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交通方式分担比以及分析交通定价政策对交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离散选择模型和Nest Logit模型的基本理论,针对Nest Logit模型可以考虑不同选择项之间相关性的特点,研究其在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方式选择方面的应用。分析综合交通枢纽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建立基于Nest Logit模型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确定其效用函数,计算交通方式选择概率,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在分析中山市居民换乘意愿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距离分别对出行者换乘交通方式选择进行预测,并把预测结果同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t方法的交通分配模型,该模型是动态出发时间选择和随机用户平衡的联合模型(DDSUE)。作为一种基于全路径的交通分配模型,在路径选择上,使用了Logit模型求出每条路径的选择概率;在出发时间选择上,采用路径通行能力和路径选择概率来联合确定交通出发量,然后利用总交通出发量和路径选择概率求出每条路径上的驶入量。最后以一个实际算例,并通过改变参数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交通规划的交通分配过程中,路阻函数的选择及参数标定直接影响交通分配的科学合理性。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典型的路阻函数,即美国公路局的BPR函数、Spiess的Conical函数、Logit延误函数、Akcelik延误函数的来源出处、特性及适用范围,分析确定了函数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以交通分配软件Tran—sCAD为研究手段,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调查数据以及天津市实际交通调查数据,对几种典型路阻函数进行了模型适用性评估与参数取值范围标定研究。通过不断调整改变参数值域观察其对应分配结果,最终给出了几种典型路阻函数的参数建议取值范围,为更加合理的进行交通分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轨道交通客流转移预测为目标,综合考虑居民出行选择习惯、交通信息及交通环境等因素,利用乌鲁木齐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SP调查(Stated Preference Survey)数据构建ML(Mixed Logit,混合Logit)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转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L模型能够反映出个体选择喜好的随机特性;居民出行选择习惯、交通信息及交通环境因素显著影响居民向轨道交通转移的选择;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建成后,预测可承担乌鲁木齐市南门附近居民31. 75%的出行,该部分出行主要是从常规公交、BRT和出租车转移而来,而私家车出行向轨道交通转移较困难。研究成果可为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特别是新建轨道交通的城市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广深城际运输通道为例,分析城际运输通道中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因素及其影响。传统的多项式Logi(tMNL)模型具有无关方案独立性,无法对不同出行者的选择偏好差异进行定量分析,故应用随机系数Logit模型分析城际交通出行选择行为。选取城际出行旅客的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心理潜变量(对交通方式舒适性、可靠性和便捷性的心理感受)、城际出行方式特征变量设计问卷。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共收集534份问卷,基于此建立并求解随机系数Logit模型。随机系数Logit模型估计结果的伪R2为0.17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城际出行旅客的收入、职业、私家车保有情况、家庭儿童数量以及对出行方式便捷性的感知对其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而出行方式的舒适性、可靠性对城际出行方式的选择行为影响不显著;改善交通方式的便捷性对提升城际出行方式的吸引力起关键作用。因此,在城际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中应着重考虑便捷性对城际交通方式选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客中长距离的城际交通出行影响巨大,现有研究侧重疫情暴发初期疫情对城际交通出行的影响,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旅客城际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旅客中长距离城际出行选择行为。针对民航、高铁、普铁和自驾等方式分别建立包含4种城际出行方式的多指标多因果出行选择模型(MIMIC),模型中引入感知防疫安全程度、防疫策略、乘车体验与出行习惯4个潜变量,探究潜变量与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并辨识模型参数,求取各潜变量的拟合值;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出行方式特性、旅客社会经济属性与潜变量的多出行方式联合选择行为模型(MIMIC-Logit),探究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旅客出行心理对其出行决策的影响;假设出行费用、时间与距离等变量的随机系数服从正态分布,采用抽样1000次的Halton序列对随机系数进行仿真求解,得到随机系数的回归分析结果。以2021年4月—6月到达西安旅客的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所提MIMIC-Logit模型的拟合优度与命中率分别为43.621%与83.312%,均高于多项Logit模型与随机系数Logit模型;旅客对不同方式的出行费...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完善现有城市交通分配模型,建立了一个基于交叉巢式Logit的多用户多模式随机用户网络均衡模型。该网络具有以下特征:网络中存在多类用户,不同类别用户的出行时间价值不同;用户可使用多种交通模式,不同模式相互干扰,且模式间路段阻抗影响满足对称条件。路径的选择采用克服多项式Logit模型的不相关备选方案独立属性的交叉巢式Logit模型来表示,并建立了一个等价数学规划公式来表示这一多用户多模式混合均衡状态,同时使用一个简单算例对基于交叉巢式Logit和基于传统的多项式Logit的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学规划公式与基于交叉巢式Logit的随机用户均衡条件具有等价性,证明了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相比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所提出的模型能更好地在混合状态下进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无人驾驶汽车对中短距离市际间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出行者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心理潜变量.然后将这些心理潜变量纳入到随机系数Logit模型建立混合选择模型.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效用函数中,车内时间、出入站和候车时间,以...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在一定的出行距离上会产生客流竞争,研究两者的共线关系,对于实现两者的有效协调,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方式选择影响因素,选取建模的主要变量:出行时耗和费用.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作为效用函数,建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方式选择的Logit模型.在建模的基础上,运用深圳市的交通调查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研究两者共线运营时的分担率变化规律.发现随着共线距离的增加,轨道交通分担率逐步增大,常规公交分担率逐步减小.在特定票制下,两者分担率曲线存在突变点.依据分析结果,提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网设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动驾驶技术和共享经济融合产生的共享自动驾驶汽车(SAV)可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为探究出行者选择SAV的行为特性,对受访者的社会经济属性、历史出行特性、行为态度特征进行调查,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出行方式选择意向调查问卷,收集到311份有效数据.为充分考虑个体异质性,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探究SAV使用者的潜在类别,并将所...  相似文献   

15.
袁建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3):118-124
针对上海浦东机场航空旅客,进行机场集疏运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研究,通过浦东机场航空旅客的SP调查数据,分析了集疏运系统服务水平对航空旅客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在按照出行目的、居住地情况和携带大件行李3个要素对航空旅客进行市场细分的情况下,建立了分类的机场集疏运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多元Logit模型,对影响机场交通方式选择的...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stimates values of time in the Paris region by investigating modal choice. It uses survey data from the 1997 Enquête globale de transport and results from simulation using the model developed by the IAURIF (Institut d'aménagement et d'urbanisme de la région Île-de-France). Initially, the authors applied conventional Logit and Probit models to give estimates for groups of users based on age, gender, income and geographic variables relating to the location of their residence and work. In general our values of time are higher than the official figure. Two extensions of the basic models were then tested. First, with a Mixed Logit model, the heterogeneity of users was considered, then ER-logit model was applied to examine income effects. The main finding i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income effect modifies values of time estimates. The paper also presents a separate distribution of values of time for car users and public transport users and an assessment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income that users take into account when selecting a transport mode.  相似文献   

17.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非集计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非集计离散选择模型的基本理论与建模方法,结合2003年北京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私人小汽车等在内的5种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交通方式作为居民出行的方式选择肢,确定了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特性变量及相应的取值方法,建立了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应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无约束最优化函数对所建的MNL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并通过命中率的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非集计建模方法能够较全面的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尤其是将出行者的个人特性影响因素引入模型,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出行空间和方式联合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出行者出行空间和出行方式之间的重要联系,本文基于非集计模型中Nested Logit模型的理论和方法,结合2005年国内某大型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建立了城市居民出行空间和方式的联合选择模型。模型为2层的NL模型,第1层为空间选择层,第2层为方式选择层,以此将出行空间选择和出行方式选择连接起来。模型采用统计软件STATA 9进行标定,并通过统计指标进行验证,深入分析了影响出行者出行空间选择和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最后,用同样的数据源建立了方式选择的MNL模型,通过对比联合模型和MNL模型的命中率和集计结果表明,出行空间和方式联合选择模型能够在较细的层面上预测出行者出行空间和交通方式的选择情况,从而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