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目前基于桥梁动力信息的损伤识别方法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尝试性地采用结构自重作为损伤识别分析的外部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混凝土裂缝损伤对结构的哪些响应变量有重要影响,以及影响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从而找到能较好的反映结构损伤的物理量。通过光纤传感器和传统电测应变片的对比试验,验证了光纤传感器用于损伤识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4.
非均匀收缩引起的应力,也就是新浇筑的覆盖板与既有基底层收缩量之差所引起的应力,在维修混凝土结构物时必须考虑。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混凝土梁应变测试测点数量和能达到最佳测试效果的测点布置方案,采用抽样分析理论,利用均值标准差与应变片数量及测点位置的关系,求得混凝土梁所需要的最少应变片数量,对推求混凝土梁梁底应变、中性轴高度及梁顶应变等几种典型应用下的测点布置方案进行讨论,并结合相关试验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允许相对误差为5%时,梁底应变测试需在腹板下方布置5个测点;腹板应变测试需布置5个测点;梁底、腹板应变同时测试需在腹板上布置6个测点。增加混凝土应变测点数量、测点远离中性轴并使测点重心与测试目标位置中心重合均可提高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是交通部联合攻关科技项目《重载作用下现有混凝土路面结构增强与排水措施的应用研究》的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室内足尺板试验,测试了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和普通素混凝土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其板角、板中和板边的应变值,分析了上下层布式钢纤维对增强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机理,验证了钢纤维对提高水泥混凝土韧性和抗裂缝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包括体外预应力加固普通混凝土梁、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研究表明体外预应力是一项有效的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技术,施加适当体外预应力能显著提高构件的抗弯极限强度,有效控制超载引起的受弯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发展,延长混凝土受弯构件在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条带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几何条件和平衡条件,用条带法实现积分.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进行电算分析.计算结果基本能够反映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两阶段受力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基于FBG光纤监测系统的混凝土桥梁张拉过程监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验证光纤光栅可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施工监测,在介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使用埋设在桥体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实时测量预应力索张拉过程中桥体关键部位的应变变化,评估张拉过程的质量,并利用监测数据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比较实测值与理论值,从而评价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特制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将其埋植于缆索的连接筒部位的外层钢丝上、以实现对缆索整体索力的测量。通过独特的传感器封装结构设计、特制的机械连接固定方式、埋植过程中的可靠操作工艺,有效地保证了光纤光栅的存活率;有效地保证了传感器在大应力状态下测试的长期可靠性、稳定性。内置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智能缆索工艺在长约400 m的253丝实索上进行了验证。经过有效的工艺验证及试验结果,智能索制作工艺方案可靠,传感器成活率高。研发的智能缆索可实现对整索索力进行在线监测,满足大型桥梁健康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16.
基于弯曲应变能的纤维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常采用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来评价其低温抗裂性,其中抗弯拉强度、弯拉应变和弯曲劲度模量被用作表征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室内试验揭示,以上三个指标并不能单独准确地反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借用弯曲应变能密度临界值这一概念,采用能量法对不同掺量下的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重新分析、评价,能较好地反映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也对这一指标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论认为,采用弯曲应变能密度临界值作为纤维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评价指标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施工过程中宽幅混凝土箱梁的收缩应变差对梁体应力的影响,以常平5号高架桥(跨径6×30m,全宽33.5m的整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背景,依照文献公式计算各施工节段间及箱梁各部位间的收缩应变差,再转换成等量温差施加于空间块体元模型上,重点分析了箱梁节段龄期差和各部位不均匀收缩应变差引起的收缩效应及箱梁各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单纯的箱梁不同结构部位不均匀收缩应变差引起的拉应力不会引起箱梁开裂;收缩应力主要与节段龄期差有关,节段龄期差引起的箱梁施工节段间的收缩应变差引起的收缩应力则可能使梁体开裂。 相似文献
18.
19.
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武岩纤维具有天然的与沥青混凝土的亲和力和耐碱性,能更有效地参与矿料和沥青混合料之间的结合。通过约束应力和冲击韧性试验,研究玄武岩纤维加筋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为玄武岩纤维在沥青路面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苏通大桥连续刚构桥主梁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苏通大桥连续刚构桥主梁所用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规律,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展了不同加载龄期配筋混凝土的徐变试验。对短期徐变试验数据分析得出,5 d和7 d加载龄期的徐变发展较快,当条件许可时,建议推迟实桥节段张拉龄期,以减小早期徐变,从而减小预应力损失。长期试验结果表明,配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小于现行桥梁规范公式计算值,徐变发展进程也与现行桥梁规范不同。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对现行桥梁规范徐变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出实桥所用混凝土的徐变预测公式。利用该公式对分批加载的试验试件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徐变试验结果和修正的徐变预测公式可为实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