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富贵根 《机电设备》2006,23(4):I0013-I0014
船舶特辅机是船舶配套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船舶机械中除主机及其系统外,可以统称为船舶特辅机,船舶特辅机门类繁多,主要包括甲板机械,舱室机械及特种机械(含推进装置)三大类,船舶特辅机基本上都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所以船舶特辅机的发展离不开特辅机电技术。船舶配套设备占船舶造价的50%以上,而船舶特辅机又占到船舶配套设备40%-60%,在军船中船舶特辅机同样是舰船配套设备中的重要部分,由于舰船舰载武器、电子通讯设备等造价较大,船舶特辅机在军船中的造价比例有所下降,但在船舶机械中仍占有50%以上。船舶特辅机基本上是属于保障设施,甲板机械主要服务于航行、系泊、锚泊、救生、起重作业等。舱室机械主要用于生活配套保障和工作配套保障,特种机械则是一种满足船舶特种用途的船舶机械之总称。  相似文献   

2.
舰船辅机是舰船重要的配套设备,如何通过推进可靠性工作来提高舰船辅机的质量与可靠性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可靠性策划、设计、分析、数据统计等四方面详细阐述了开展舰船辅机可靠性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船舶辅机前沿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辅机是重要的船舶配套设备。我国的船舶辅机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针对我国船舶辅机专业中基础相对较好、市场需求前景大、国外重点发展的产品,选出了典型项目,列出了研发内容和关键技术,以有利于攻克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品牌产品。  相似文献   

4.
为改变我国造船完工量不断攀升,而船舶配套本土化率下降的现实状况,国防科工委提出了造船、配套协调发展战略规划。船舶辅机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船舶配套设备。本文在分析船舶辅机共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甲板机械、船舶电站、船舶调距桨装置、船用阀门遥控系统、船舶减摇系统等辅机设备的市场情况、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以及为缩小差距所需开展的技术工作,并提出了加速我国船舶辅机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舰船总体设计师的角度,论述了水面舰艇装舰设备特别是辅机声源弹性安装方式的选定准则。讨论了单级隔振及一般浮筏方式在水面舰艇上的适应性及应用前景,以舰船总体要素及声平衡设计的理念为基础,指出了旋转机电设备被动隔振方式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及单级隔振所能发挥的声学潜能。  相似文献   

6.
从舰船总体设计师的角度,论述了水面舰艇装舰设备特别是辅机声源弹性安装方式的选定准则。讨论了单级隔振及一般浮筏方式在水面舰艇上的适应性及应用前景,以舰船总体要素及声平衡设计的理念为基础,指出了旋转机电设备被动隔振方式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及单级隔振所能发挥的声学潜能。  相似文献   

7.
洪术华  焦侬 《船舶工程》2017,39(4):88-92
从船舶辅机信息化的现状出发,分析船舶辅机信息化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辅机信息化技术发展目标和思路;针对辅机设备发展的3个层级,指出当前船舶辅机设备信息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辅机设备的感知技术、信息分析技术和辅机设备的自学习和自决策技术,并需加强共性技术研究。伴随着辅机设备智能化发展的深入,今后将逐步研发出具有状态预测控制与管理以及功能协同控制及能量管理等健康智能型辅机设备。  相似文献   

8.
戴经平 《机电设备》1990,(2):41-43,11
1 前言六十年代以来,液压甲板机械得到很大发展,液压传动的起锚机、起锚绞盘、系缆绞盘和系泊绞车等(统称锚泊机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七○四所设计和研制了一些液压起锚绞盘,使用于各种类型舰船上。当时,液压起锚绞盘所选用的液压元件均为六十年代的产品,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这类设备已不能符合锚泊机械国家标准和舰船建造规范及标准的要求,更不能满足新设计舰船的需要。1986年后再次设计的液压起锚绞  相似文献   

9.
以舰船流固声耦合理论为基础,基于势流理论,开发了工程化的舰船湿模态附连水质量三维计算程序,将计算值与理论值、经验值及有限元数值解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程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流固耦合效应的舰船"声平衡"分析方法,研究了船—机—桨多点激励下船体—基座—设备间的耦合结构振动和水下声辐射。结果表明:舰船艏部自噪声随振源相对位置变化出现峰谷交替的趋势,通过优化主机位置可以降低艏部自噪声;舰船主辅机选型应充分考虑船体—基座—设备之间以及设备间的声匹配,兼顾多点激励力幅比和激励频率比。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舰船辅机协同设计多智能体(Multi-Agent System,简写为MAS)过程中,各Agent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冲突、联系和规律。为了有效地发现和消解Agent设计需求和控制规律,引入智能控制解决方法和数据网格服务技术,它能为舰船辅机产品协同设计MAS系统的构建提供技术保障。提出了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冲突解决控制模型。建立了模糊理论和灰色关联算法的冲突消解模型,目标是在舰船辅机协同设计MAS系统中,得出所有灰色关联度数值大于预定临界值的分类规则及设计结果,以便控制未来趋势和进行规划。最后用舰船辅机-船用锅炉选型MAS设计控制归类规律作为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的前身——第四产品设计室成立于1956年。八十年代以前,主要为海军建设服务。按照中国舰船研究院及各所组建时确定的专业方向,我所主要承担舰船特种和辅助机电设备的研究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与航行及锚泊有关的操舵、特种推进、减摇和锚泊系缆设备;与动力装置运行、舱室环境控制和舰员生活保障有关的动力辅机、空调制冷、饮水净化、灶具厨具、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保障设备;与舰船使命和特定作业需要有关的直升机着舰系  相似文献   

12.
陈志民  李江 《船舶工程》2017,39(5):57-59
从船舶对辅机的信息化需求出发,分析船舶辅机设备信息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按辅机设备信息化水平将辅机分为功能型、自动化型和信息化型等3个层级,结合智能船舶和船舶辅机智能化对辅机信息化的要求,探讨辅机信息化发展方向。分析结论对我国船舶辅机及智能船舶的技术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螺杆泵是一种典型的运输油类和高粘度液体的容积式流体机械,其具有压力脉动小、性能稳定、自吸性好等优点,在舰船的辅机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螺杆泵的损坏势必会影响辅机系统的运行。文章通过原因分析、拆检、故障排查、故障确认、故障修复等,解决了某船用三螺杆泵无法盘车的故障,为预防三螺杆泵发生类似故障提供了思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船舶配套业今后发展的若干思考 6—1船舶设备与技术船用小型通风机系列 l一1膜法空分制氮与富氧技术在船上的应用 1—5船舶柴油机气缸套温度测量传感器的研制 1—8关于设备寿命周期的数学论证 1—11走向21世纪的舰船辅机 2—1舰船用空压机的最新进展 2—6海上航行横向液货补给系统的设计 2—14舰船减摇装置 3—11减摇鳍装置液压系统常见敌障的诊断及排除3一15环状波形弹簧气阀的研制 3—18船舶艉轴承过度磨损的分析与修理 3—22新型通风百叶窗 4—1对进口液压甲板机械(绞车类)产品的技术分析 4—3屏蔽泵若干设计问题的讨论 4—7舰船V…  相似文献   

15.
舰船动力装置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振动主动控制技术是有效抑制低频振动,提高舰船隐蔽性和安全性、改善工作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近年来针对舰船动力装置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舰船主机及其动力装置主动隔振技术研究;舰船辅机--海水泵主动隔振技术研究;动力装置主动吸振技术研究;舰船结构主动消振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修船》2019,(5):42-45
为解决当前船舶辅机实时培训存在辅机设备体积庞大不易操作与实验空间有限等问题,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的发展,文章介绍了1种基于AR的船舶辅机设备虚拟实验系统。该系统基于移动智能端及三维开发引擎Unity3D,实现在移动智能端对船舶辅机设备虚拟实验操作。该研究还解决了船舶辅机设备模型的优化、人机交互等问题,使得船舶辅机虚拟实验更加流畅,智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的使用性很强,具有很好的适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简要论述舰船低噪声机电设备的军事意义和作用、国外舰船低噪声机电设备技术水平及我国舰船低噪声机电设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研制专业队伍、技术积累、基础理论研究、试验设施、总体设计与设备研制关系、设备研制与振动噪声控制关系、舰船条件的特殊性、低噪声设备加工工艺控制、加工工艺与设备振动噪声之间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舰船低噪声设备研制及技术的不足,并提出了我国低噪声机电设备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舰船综合报警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在舰船综合报警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舰船综合报警系统主要用于对船体及船上主要设备进行监控,确保舰船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文章介绍了某型舰船综合报警系统的功能,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并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辅机在船体上的几种预舾装方式.规定了辅机基座的加工要求.阐述了辅机设备的安装要求及检查方法.为船舶辅机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李乐东  赵伟 《机电设备》1996,(5):27-27,36
1 前言 舰船用搬运机械一般指叉车和搬运车两类。主要用于舰船内干货物资的搬运,是物资集装化运输和补给必不可少的设备。 以往,我军辅助舰船于货物资的搬运大都靠人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显然很难适应现代战争条件下海上快速补给的要求;且随着物资运输和补给的集装化或托盘化,再靠人力已无济于事,鉴此舰船内应用搬运机械便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但由于舰船内使用条件的特殊性,现有的陆用搬运机械在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很难满足舰船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研制适合舰船特点和要求的船用搬运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